为何古人说“宁可野宿荒坟,不可夜居古庙”?古庙比荒坟还可怕吗?
中国有句老话,叫:“宁宿荒坟,不住荒庙”。
大意是说:出门在外,如果晚上找不到落脚的地方,宁可睡在荒草狐地的野坟,也不要到可以遮风挡雨的古庙睡觉。
与之类似的话还有“ 一人不进庙,两人不看井,三人不抬木 ”等等。
这些话都有一个***同点:人性的恶。
那么,“宁宿荒坟,不住古庙”这句话里所表现的“恶”,究竟是如何体现的呢?
《聊斋志异》中记载了这么一则故事——
相传,有个名叫王五的布商,常年外出卖布行走江湖。有一年,走到青州地界,天色将黑却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就在王五想着晚上在哪里落脚时,忽然看见一座荒庙,此庙门墙破烂、草木伶仃。
王五心下想:倒也是个遮风避雨的好去处,就进了这座寺庙。
进去之后才发现,这座荒庙里竟然还有一个和尚!王五心中还激动了一下,毕竟,荒山野岭一个人住在庙里也挺瘆人的,有个和尚陪着,也能壮壮胆。
和尚见有生人过来,也是热情之至,佛号不止,忙请王五入庙。两人互相问候一番之后,和尚双手合十,道:
什么意思呢?施主啊,您看我这荒庙,山门被人偷走了、佛祖也掉漆了,您能不能行行好、施舍一些,好让佛祖脸上有光?
和尚都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这儿又是人家的一亩三分地,王五怎敢拒绝呢?想也没多想,便答应捐资修庙。和尚见王五说话如此干脆,衣着又十分阔绰,料定他身上还有很多银子。于是,和尚领着王五进了寺庙之后,指着庙里的大小殿宇,说,这些都需要捐钱修缮,您看您能不能再捐些?
王五这时才缓过劲儿来:“这和尚分明是讹上我了!”
不过,毕竟是和尚的地盘,谁知道这些大殿后面,是不是还藏着和尚的同伙。王五卖布走南闯北这么多年,也见过不少场面。遇到这种情况,只能坚决拒绝,然后麻溜儿离开就行了。
谁知,王五拒绝的话还没说完,和尚不知从哪里拿出一柄戒刀,威胁王五将钱交出来。王五无奈,只好把钱全部拿出来,并恳求和尚放他生路。和尚却恶狠狠地说:
意思是说:看你这么不情不愿的,肯定对我怀恨在心,这要是让你走了,那还了得?不如送你上路吧,下辈子当个好人。
王五临死之际,方才想起,很久以前,长辈们对他说过的一个忠告——宁宿荒坟,不住荒庙。
出门在外,走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一个人睡在荒坟,顶多就是跟狼虫虎豹打交道,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若是睡在荒庙里,且不说这荒庙年久失修,随时都有塌方的可能,一旦遇到歹人,跑都跑不掉啊!
明朝旅行家徐霞客,也曾有过和王五差不多的经历。《徐霞客游记》记载:
1618年,徐霞客孤身一人前往南直隶徽州府齐云山时,天降大雨,他无处落脚时,恰好看到一处荒庙,便住了进去。荒庙里除了他,还有五个和尚。夜深时,徐霞客被五个和尚团团围住,欲杀之而劫财。
谁料,这五个恶和尚虽然常年行恶,这回却啃了个硬骨头——他们死也没想到,徐霞客是个练家子,且有高强的武艺。徐霞客常年游历在外,也算是“阅人无数”的老江湖,岂是这几个恶和尚所能比拟?
三下五除二,徐霞客就将这五个恶僧拿下,次日将他们押赴衙门处置。
试想一下,如果徐霞客没有高强的武艺,怎能孤身闯荡江湖数十年而毫发无损?即便如此,不是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徐霞客依旧不敢随意睡在荒庙。
细细想来,单是《水浒传》里,发生在荒庙里的“故事”,真真不能算少。
比如说,林冲上梁山之前,风雪山神庙杀死陆谦;武松上梁山之前,在一个古庙里差点被孙二娘给剐了;武松在去梁山的路上,又在蜈蚣岭的一座破庙里,杀了几个恶人;赤发鬼刘唐落网,也是在一座破败的荒庙等等。
看来,荒庙的可怕,早在明朝就已经深入人心了。
荒庙本身并无可怕之处,真正让人害怕的,是出没在荒庙里的歹人。就像在一座城市里,如果不是万不得已,谁会天桥底下过夜呢?
说一个明朝时期发生的故事吧,你或许就明白为什么古庙这么可怕。话说在明朝嘉靖年间,书生李有才前去进京赶考,当然他可不是孤身一人,而是带着自己刚娶没几天,如花似玉的新娘子。
在他动身前,他是无论如何都不同意自己的妻子跟着去的,因为路途遥远,跟着自己也是吃苦。奈何他的媳妇执意请求,并且两人是完婚未久,如胶似漆,难以分割,李有才便同意带着她去,只是对打趣说在路上可不要喊辛苦哦。行至深夜,两人便找地方休息,吃点东西,睡上一觉,打算天亮便接着赶路。
两人四处张望,发现了一座古庙,可是庙里灯光微弱,似乎没人,二人没有办法,只能前去庙里寄宿。进入庙里面,他们发现有三人在这个地方,两男一女。一个女的似乎在剁猪肉,另外两个男的,一个在烧锅,一个在洗手。李有才夫妻二人生性单纯,没有多想,他们以为这几人是卖东西的小贩,于是便向他们询问是否可以在这里居住一宿。三人都笑着说,那真是求之不得,帮助别人会令他们感到幸福。
第二天天一亮,李有才便继续动身了,只是他的妻子并没有陪伴在他的身边。
这个故事挺扯淡的,虽然是虚构出来的,但是也足以说明古庙的危险了,那真是比坟地可怕多了。
古代可不像现代,到处都是高清摄像头,治安这么好。所以,古代一些人由于各种原因,可能走向极端的道路,比如说去当强盗土匪,专门靠打家劫舍。这些人理解错了“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以及“富贵险中求”的真正含义,干起来不法的勾当。
强盗们由于被官府通缉,他们需要改名换姓来伪装自己,并且他们不会居住在固定的地方,而古庙往往成为他们休息的地方。
这个时候,要是孤身一人来到古庙,碰到这些亡命之徒,那可真是一只小羊走进了狼群了。要是碰到尚有人性的土匪还好,他们只抢钱财,并不会伤及性命,要是碰到完全不讲道义的土匪,往往人财两空。有些强盗会专门在古庙设伏,他们是专门拦截过往的行人。
其次的话,古庙也不是一个适合休息的地方,因为它往往是破败不堪的。要是运气好,没有遇到土匪啥的,碰到个豆腐渣工程,那也是够遭罪的。睡着睡着突然掉下来房梁上的柱子,轻则担惊受怕,重则英勇负伤,再重的话,一命呜呼,直接去和阎王爷聊天了。
如果要是下着大雨大雪啥的,在荒坟休息的话,那确实没啥意思了。如果要是天气挺好的,在夜晚的时候,荒坟要比古庙强多了。
首先来说,强盗一般不敢在夜晚的时候,跑到坟地去干坏事。因为强盗干的都是一些伤天害理,丧尽天良的事情。古语有云,白天不干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强盗怎么还敢专门跑到坟墓那去呢,除非胆子非常大的。
而且在荒坟的时候,以天为盖,以地为床,亲近大自然,呼吸呼吸新鲜空气,不比破旧的古庙要好的多。
古庙也好,荒坟也罢,不管是住在哪里,安全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没了性命,其他的都没有意义了,你说是吧。
古庙是否比荒坟可怕,看看徐霞客和朱元璋的古庙遭遇,应该会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1618年,徐霞客为了增补《游白岳日记》中的游记内容,孤身一人前往南直隶徽州府齐云山婺源段莘的祥光路。因祥光路上有“ 五里建亭,十里设庙 ”之说,***有亭20余座,庙10余座,还有“ 天下祈福地,如愿齐云山 ”之称。
一日,徐霞客来到一座必经的进香古庙,该庙始建于元朝初年,位于辞香亭的前方。相传,庙旁有一片水塘,水塘边有一个隐秘的藏宝洞,洞中藏有无数珍宝。后来,多有人前来寻宝,结果均“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
正所谓:“ 财宝动人心 。”依旧有不死心者,不远千里来到此处寻宝。不知从何时起,又是从哪里来了五个假和尚,也是寻宝之人。由于盘缠用尽,寻宝成空,随心生歹念,占据古庙干起了打家劫舍的勾当。
徐霞客可是走南闯北、阅人无数的“ 老江湖 ”,初打交道,便看出几人对自己心存歹意,随心生警惕。虽说他是旅行家、文学家和地理学家,但他同样也有一身武艺,要不然岂敢孤身一人“ 独行天下 ”。
正当徐霞客打算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时,突然冲进来五个大汉,将他围在了中心,想要将他拿下。谁知,徐霞客武艺高强,反将五人打翻在地,并交予不远处的溪口镇公署进行处置。
假如,徐霞客是一个普通的过路人,必然被这五个歹徒所害。因此,可以说,古庙是歹徒占据的主要窝点,凶险万分。
相传,元朝末年,朱元璋参加起义军后,曾一度失利,并遭到官府缉拿。
一日,朱元璋化装成乞丐,刚从凤阳城中逃出,不幸被一名想领朝廷赏银的叛徒出卖,进而遭到官兵的追捕。
逃跑途中,朱元璋想到了一处古庙可以藏身,立急奔了过去,并躲到了神像后面,门口破损的蜘蛛网竟然奇迹般被蜘蛛迅速“ 修补完整 ”。不久,庙外传来官兵的脚步声和说话声。有人说,逃犯应该没有进庙,庙门上的蜘蛛网还在;有人说,管他了,进去看看也无防。说着,就有人向庙门方向走去,没走几步,竟然惨叫一声,抱着鲜淋淋的脑袋退了回来。原来,由于古庙常年失修,大风吹过,房檐瓦片突然掉落,正好砸在了那名官兵的头上。
众人一看,感到这里实在晦气,急忙转身返了回去。
朱元璋心知已经安全,随后走出古庙,准备另谋去处。谁知,当他刚刚走出庙门,就听身后连续传来“咚嗵”之声。当他回头一看,吓得连呼侥幸,原来是庙顶突然坍塌。
身为“逃犯”的朱元璋,也将避难之所选在了古庙。可见,古庙多为罪犯栖身之所,极为凶险。同时,由于古庙年久失修,极易发生坍塌事件,更是危机重重。反观荒坟,最多只是受点雨露风霜之苦,却无人身安危之险。因此,相比之下,对于出门在外,又错过宿处的异乡客来说,荒坟反而比古庙更加的安全。
据爷爷所说,他年少的时候和同村的伙伴一起去邻村看戏,回来时天已经黑了,山路不好走,他们就决定留宿在邻村村外的一个庙里。他们从小也听大人说过晚上不要留宿在庙里,但是当时没有其他选择,他们一行几人便在那庙里找了个地儿睡下了,谁知道刚睡下便被闯进来的几个人给堵住了。那几个人看起来不好惹的模样,后来他们几个被抢走了身上仅有的一些财物,连爷爷新买的外衫都被抢走了。爷爷几个人被吓得一身冷汗,再也睡不着了,天刚蒙蒙亮便立马起身回村了,后来回想才发觉是遇到盲流子抢东西了,果然这黑夜的庙宇容易窝藏一些不轨之人,怪不得说晚上不要留宿庙里呢!
之前听爷爷讲这事儿的时候,我只当是平常事,不过是遇到抢东西的罢了,但其实细想,古人“宁可野宿荒坟,不可夜居古庙”的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是有一定依据的。
俗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鬼神之说信则有不信则无,对于内心坦荡荡,没做过什么亏心事儿的人来说,荒坟实在不是什么值得害怕的地方。但是反过来想一想,什么样的人最怕鬼神呢,当然是做过伤天害理的坏人了!出门在外,大家最怕遇到的就是打家劫舍图谋不轨的坏蛋,而很多时候是怕什么来什么,特别是在 社会 不安稳的时期,拦路打劫的人有很多。在这个时候,走夜路的人在哪里落脚便是最重要的事了,你还别说,这个时候最安全的地方就是荒坟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做坏事儿的人他不敢来,他亏心啊!亏心事做多了当然害怕鬼敲门,所以那些做尽坏事的人是绝对不会到荒坟来的,这里就是野外落脚的最好的地点。
另外,坟地一般地理位置是很不错的,适合在更深露重的夜晚留宿。坟地一般处于高岗上,因为高岗地的地下水位都比较低,不易积水,坟地这样的地方肯定是不能积水的。所以在以前夜晚赶路的人都会找一片地势较高的高岗去休息,免于湿气侵体。这两点加起来,荒坟既是高岗地,又没什么坏人出没,虽然可能不是很舒适,但是却是图安全的人必选的。
与荒坟比起来,很多人都认为古庙是一个好得不得了的留宿之地,至少能够遮风挡雨抵御风寒。其实大家都错了,在野外深夜,古庙是很危险的,赶路的行者旅人会想到来这里躲避风雨、歇息留宿,那些坏事做尽、打家劫舍的歹徒当然也会想到这样的地方,在这样的地儿,他们才能得到好处,所以在古庙这样的地方周边,常常隐匿着种种危险。被抢夺财物还是小事,无非是破财消灾,但是很多时候遇到那些残忍的歹徒,那是可能连命都要丢在这里。
相传,朱元璋早年参加起义军后曾遭到官府捉拿,打扮成乞丐模样的朱元璋仓皇逃窜,逃到一个古庙藏了起来。不料官府的人也找到了这个地方,料定朱元璋没处逃跑定会帮在这里,这可是藏身的好地方,于是便要进去搜查。可是还没进去门口就有人捂着脑袋出来了,原来是这破庙落下来的瓦片砸到了脑袋上,这行人顿觉的晦气,再看这门上蜘蛛网还在,便想这破庙这么破败定不会有人,便离去了。朱元璋死里逃生,连忙除了古庙,谁知他刚出去门身后的古庙便轰然倒塌,朱元璋吓得失魂落魄。
所以说“不可夜居古庙”的说法是很多先人实践过后得出的结论,为后人作出提醒。
古代的人口户籍制度不像现如今,可以用电脑存档记录,古代很多无人认领的尸体被直接扔到乱葬岗,好一些的起码还有人能帮忙埋葬一下,但没有墓碑,运气不好的就直接被弃尸荒野,无人掩埋,不能掩于黄土之下得到安息。时间一久,荒草丛生,荒坟就是由此而来的。
是为了供奉自己先祖、供奉某些神灵或者为了纪念逝者而建立的寺庙。现代有很多寺庙都是用来供奉菩萨,类似转运菩萨或者送子观音等等,也有用来纪念英雄的、追悼文人能匠的。
寺庙的建议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 历史 ,装修华丽的寺庙也很常见,宏伟的建筑更加吸引百姓前来祷告,随之而来的也会有很多“香油”钱,如此一来,这样的寺庙通常会生生不息,香火不断,后代的人依旧可以见到它,这样的大寺庙一般来讲会存在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