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扫把挑战”你试了吗?又被收智商税了吧!来看看那些汽车真相
最近,想必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NASA立扫把挑战"刷爆了。
打开朋友圈,各式各样的扫把全都立起来了,紧接着菜刀、剪刀、黄瓜、辣椒等也都立来了,甚至连隔壁瘫痪10年的“吴老二”也立起来了。其实,这是一个美丽的谎言,扫把能立起来与引力无关,只要你耐心地找到平衡,姑且当做一个“宅家新游戏”。
同样,国内汽车起步相对较晚,直到2001年私家车才开始大规模进入家庭,因此人们对于汽车的理解并不全面,也不乏部分厂商和媒体出于某些目的而进行一些错误概念的灌输,导致很多人对汽车有些错误的概念。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汽车圈里经常听到的一些错误理解,看看真相到底是什么?
1、车越重、钣金越厚越安全。
买车的时候,我们常听别人说“这车皮薄,不安全”。
其实大多数私家车都采用承载式车身,其安全性主要通过车身整体架构的钢度,再辅以各种主动安全以及被动安全配置来保证的,跟车皮厚薄没有直接关系。
选车看铁皮、听关门声,这些都是忽悠人的,车重和钣金厚度并不是评价一款车是否安全的根本参数。直接影响汽车碰撞成绩的是车身结构件,而非外覆盖件的钢板厚度,皮薄骨硬的车子远比皮厚骨脆的车子安全。
2、SUV动力、安全胜过轿车。
很多人以为SUV动力、安全胜过轿车,让SUV饱受市场的青睐,很多SUV车型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SUV有两大类,一是城市型,二是越野型。大多数城市SUV的结构和动力和轿车基本是一样的,最大的不同是抬高了底盘,换了个外壳。轿车能通过的路段,它肯定能通过,轿车不能通过的路段,它也很可能不能通过。离开柏油路,除了底盘略高的优势以外,性能与轿车没有什么区别。
所以说,城市SUV就是图个样子,看上去比较威猛,但轿车可以让你获得相对低的价格购车,相对实惠的养护成本支出,更平稳的驾乘体验,更灵活的操控。顺便说一句,由于重心高,在某些坡道上,两驱城市SUV的表现有可能不如轿车。
3、日系车省油,但不安全;德系做工扎实,但价格稍贵;美系车大,但油耗高。
不可否认,这些是在汽车圈内由来已久的言论。早期这些国家的进口车,或者早期的合资车,在汽车工业起步不久的国人面前,留下了这么些根深蒂固的印象,由此口口相传,把这些车系打上了固定的标签。
随着汽车工业日新月异的发展,日系车里,也有常年霸占安全性测试前列位置的汽车;德系车的新技术运用最快,但做工也难说扎实,帕萨特就是典型案例;美系车也有省油的,日系也有费油的,油老虎的帽子真心可以摘掉了。
4、带“T”的车比自吸的好。
首先要承认,涡轮增压技术运用于汽车发动机,一定是汽车科技的进步,在排量没有增加的前提下,带来了更好的动力效果。但是,自吸成熟可靠的技术,大排量自吸发动机带来的驾驶体验-----动力的线性输出,后劲延绵不绝。那不是涡轮增压发动机可比拟的。
所以,二者各有优劣,切不可一叶障目,以偏概全。
5、鸡蛋不能用玻璃水洗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忠告”:如果有人用鸡蛋袭击你的前风挡玻璃,请你千万不要启动前雨刮的喷水功能。因为鸡蛋在掺水后将呈现白色,阻挡视线率高达92.5%,你将被迫停在路边而成为劫匪的囊中物。
这个谣言也只能骗骗没洗过碗的朋友了。鸡蛋打在玻璃上,如果只用雨刮器刮肯定是越刮越模糊的,但是加上玻璃水清洗后会效果好很多,完全可以做到迅速清理干净。
6、车内放过的水不能喝
类似的“忠告”还有很多,比如:千万不要喝留放在汽车里的瓶装饮料!车子在太阳下暴晒后,车内温度很高,会使瓶中的有害物质释放,直接饮用会危害健康。
其实只要你的饮料是正规厂家生产的,当饮料瓶在温度小于120℃时,是不会挥发和释放化学物质的,汽车内显然达不到如此温度。当然,开封过的饮料要及时饮用,长时间放置肯定要丢弃的。
7、挡住车牌小圆点不会被拍照
多数司机都面临过扣分罚款,违章是所有司机都不想面对的,因此有人“传言”:把车牌第一个字母后头的小圆点去掉,电子眼缺少了对焦点,就拍不清你车牌照号码了。
事实上,电子眼的对焦原理与手机的人脸识别是差不多的,即使你戴上口罩,相机还是会识别出你的人脸。同样的电子眼也不会以某个特殊的点作为对焦点,车牌照中间的点只是一个间隔符号罢了。另外,涂改车牌照属于违法行为,万一被眼尖的交警看出,又是一番波折。
写在最后:
刚才我们盘点了汽车圈里经常听到的一些错误理解,想必大家都了解了真相。其实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当我们遇到之时,结合自己的判断和分析,都了解一些,就一定能分辨出真相。随着私家车的进一步普及,大家对于车辆的理解也会进一步加深,很多误解将消失不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