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对讲座的评论

你知道老师的评语怎么写吗?老师们,来看看下面的评论吧,希望能帮到你们。

老师评论1 1,

(1)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电视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打开学习和理解课文的“方便之门”;

(2)可以用例子来引起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但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激发讨论,鼓励学生主动发言,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教学设计的理念是可以接受的。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注意通过把握过渡语、控制教学节奏、促进师生互动来展示教学设计,以达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4)注意板书,教学生如何记笔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

(1)教学设计思路清晰,课堂教学实施良好,基本达到教学目的;

(2)本课最大的特点是以实例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思维,注重过程体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培养良好的讨论氛围,体现合作、探究、互动、评价的课堂模式,达到“三维目标”的要求;

(3)如果我们更好地把握语言的节奏和情感,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互动性,这将是一堂非常成功的课;

(4)板书。

3、

(1)能创设案例情景,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通过物理学史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3)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可以自然引入,直接应用于课堂教学;

(4)利用小组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团结协作精神以及分析数据的能力;

(5)建议:注意语速、节奏和过渡语(数理逻辑);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表达自己的观点;

(6)教室容量大;

(7)注意板书;

(8)小游戏→亲身体验(结合实际)→调查研究→研究性学习课题。

4、

(1)要教会学生如何轻松处理数据,如何从数据中发现结论(规律);

(2)其实这门课不需要使用网络教学,只需要引用多媒体课件即可;

(3)要留点时间给学生思考和讨论(新老师的缺点),注意控制课堂节奏和语言)

(4)课堂教学方式比较传统,希望青年教师大胆探索改革。

5、

(1)可以通过创设案例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利用课件解决教学中的“难点”;

(3)通过听、说、读、写训练学生学习外语的基本技能;

(4)教学思路清晰,教学效果尚可,但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和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5)能够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录制→视频剪辑)→数据库

6、

(1)可以利用课前演讲和课文资源,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

(2)可以用例题、习题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发言,促进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大胆引导学生讨论,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4)基本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表现力等。)需要培养和提高;

(5)教学设计的思路基本合理,但应从实现“三维目标”出发进行改进和补充,并注意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运用。

7、

(1)基本教学技能尚可,利用对话、播放录音、观看视频片段和图片等方式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听、说、读、写)。

(2)教学方法较为传统,尤其是课堂语言氛围有待改善(教师汉语较多),师生互动有待加强(要让学生主动思考讨论),内容过早回归考点;

(3)该班采用了先进的教学手段(网络教学),但效果并不比其他教学手段(多媒体、语音室)更明显。能不能算是一个综合班?

8、

(1)按照常规教学思路训练听说读写能力;

(2)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材料,让学生直观感受学习内容;

(3)可以利用网络培养学生收集数据和分析信息的能力,以及分享成果的感受和态度,获得成功的喜悦,促进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效率;

(4)建议:在现代教学中,还要注意发挥教师的语言、肢体动作等情感艺术,加强师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9、

(1)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知识由浅入深:灌输,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总结,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分析例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2)教学过程逻辑严密,教学思路严谨。作为新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

(3)建议:①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讨论,适当控制教学节奏;②创设的例子可以增加一些难度,更好地训练学生的思维;③备课要考虑很多因素,上课要灵活(学生可以讨论案例)。

10、

(1)教学设计思路总体清晰,通过创设案例情景、学生的探索性实验和“活动”,促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分析讨论数据处理,培养学生分析案例的能力等。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2)教学语言有待进一步提炼,节奏感有待进一步增强,课堂上的把握和组织能力有待进一步提炼。

教师听课评语汇总2张永红听课心得

薛辉老师的语文课给我的印象是准备充分,精辟,重点突出,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方平老师的英语课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安排合理,效果良好。

林炎和陈红梅的班级有所进步,但他们仍需努力。要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虚心学习,不断提高,努力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

杨增贵:

3月1,听了王娟的《梦想家园》,认为林炎的教学组织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知识点讲解清晰,所选习题讲解准确,教学各个环节都能有效衔接,课堂容量充足。但根据一年级学生的情况,可以增加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口语练习,如果能使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对知识点的讲解和巩固会更有效。

3月6日,我听了孙立新老师的《我对美好生活的选择——直面升学与择业》。我认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与学生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话题。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讨论学生面临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在教学中,能深入浅出地教学生,能启发学生思考和讨论。教师的语言表达清晰、简洁、幽默。建议教师加强对学生分析问题、提炼问题、总结问题能力的培养,提高要求。

3月8日,听了智美老师的一堂课,觉得这节语法课的内容和知识点联系紧密。所选内容突出了重点和难点,加深了学生的体验,便于学生理解。老师在讲解语法时可以注意引导和启发。在课堂上,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还略显欠缺,可以加强各个环节的紧凑性。教师应该提高对学生纪律的要求。

3月8日,我听了何老师的“透镜光的折射”一课。我认为老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不错,课堂讲解水平清晰,老师基本功扎实。老师在讲解中注重知识的记忆和整理,在教学中结合习题及时巩固,板书也相当清晰规范。但作为复习课,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可以进一步提高,可以给学生适当的课堂互动空间。

梁少海:

3月6日听了王斌的《第二次电影大战》一课,觉得这一课知识点清晰,条理清晰,板书大方。教师要注意总结,可以接触书本以外的知识,扩大学生的听力。教学语言生动、丰富、形象,但与学生的互动有点欠缺。

3月8日听了郭守禄教授的分数加减法,觉得课程语言幽默风趣,生动形象。我着重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动手说话,注重纠正反馈,注重双基训练。

3月6日,我听了王文峰的《我的老师》一课。我觉得老师的语言语调抑扬顿挫,普通话极好,板书漂亮,基本功扎实,能有说服力,逐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事件和人物,解决讨论点是有效的。并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习惯较好。

3月13听了张老师的《鸟(专题)》一课,认为专题内容丰富多彩,一定程度上积累了学生的文学素养。课件制作精美,涉及知识面广,开阔了学生视野,点面结合,练笔自如,效果良好。

3月13日,我听了王老师同年写的《论辩》。我觉得老师可以让学生在理解中背诵,逐步掌握这篇文章的重点和难点,但是气氛就没那么活泼了。老师注意引导学生积累一些文言文的虚词和固定用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翻译成汉语。做到讲练结合,新旧知识衔接疏通,分析精准。郭瑶

赵宽业《分数总论》,举一反三是数学教学的重要方法。潘潇老师恰当地采纳了这一点,这是值得的!老师示范——学生示范——巩固练习的流程清晰,训练更具体,巩固及时。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注重细节,多了一点严肃,少了一点轻松。

3月7日李秀霞的一面,通过学生课前讲新闻,既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又能培养全体学生参与分类、评价、鉴别的能力。重点词句分析,为学生语文素养打下坚实基础。学生参与面很广,但似乎缺少一些激情。

3月2日陈刚《二元线性方程组的解法》能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注重解题的示范作用。教室又满又干净。但是课堂就没那么热闹了,很多学生能解决的事情都被老师代替了,课时也更长了。

3月5日,王俊山的“生命是人类最宝贵的东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很好,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对这门课程的热爱,大多数学生都能围绕老师的问题进行思考。教学形式多样,通过讲授、讨论、朗读来达到示范课的目的。

3月10刘的中国结说明教师可以在组织旧知识的基础上教新课,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过渡是自然的,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高。老师可以耐心的进行个别指导,很有亲和力。但是示范效果不好,其实在这里分组学习会更好。

蒋占晓

3月2日郭晓红《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举一反三引入新课,详细讲解例题,反复强调个别错误,及时反馈巩固。题目类型全面,课堂气氛略显沉闷,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待拓展。

3月2日

李军强的《海燕》能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体会到海燕的优秀品质,教师在课堂上起着主导和引导作用。新课程的理念有所体现,但课堂内容略显单薄,要注意引导学生积累知识,丰富知识。

3月6日,杨增贵的《光》,知识点总结的很清楚,方便学生整理。对容易混淆的概念,可以结合物理现象进行分析,学生容易理解。复习内容详细,适当。但是作为复习课,教室容量还有待增加。

3月7日郭永林的《数的根》,知识点总结得很清楚,用来让学生回忆和复习知识点,方便学生记忆和整理。将知识点与相关例题、习题相结合,强调与实践相结合。例题规范,针对学生基础不扎实,采用这种复习方式可以进一步巩固基础,值得肯定。

何连赢

3月5日薛辉《分数的归约》,习题设计难度合理有序。在整个课堂上,围绕寻找共同原因这一关键设计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基本上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的探索、学生的口头回答、学生的模拟练习、学生的板书表演等多种形式来解决问题。,但课堂气氛略显沉闷。

3月5日李秀霞《分数的化简》通过分数运算类比引出分数的化简,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教室容量大,但习题需要优化。老师多讲解,师生双边活动需要增加。

3月8日,郭瑶的《图表的建立与编辑》可以用生活实例引入课程。课堂气氛活跃,内容讲授形式多样。评论

3月7日,全寿魁写了《行走在书法世界》。这节课从书法欣赏开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内容安排的有条不紊,但是学生的反应有点枯燥。

赵建国

3月6日,张永红的《电影战争》内容详实,内容丰富,条理清晰。并且可以适当增加相关知识。如果能适当增加一些互动环节,气氛会更好。

3月8日,李春涛的分数加减法,用幽默的语言,把枯燥的讲解变成了生动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有效学习,落实两基,效果很大。

李福才

3月5日包郑超《关于分数》可以精挑细选练习题,有梯度题目,针对中下生提问。注重知识的联系,运用知识迁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理解。学生主动参与不够,有待提高。

3月6日,朱金辉写出了分数乘法。黑板整洁清晰,语言流畅有条理,课堂组织有序,题目设置有梯度,课堂容量充足。有必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