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能用棉签掏耳朵?
另外,虽然耳垢会不断产生,但其实我们并不需要经常清理,因为它会自动清理。我们平时吃饭说话的时候,那些小块的耳垢和杂物会自动从耳朵里掉出来,一般不会堆积在耳朵里,造成耳道堵塞。
那么,也是这个问题的重点,用棉签掏耳朵是不是更好的选择?
我们的耳道其实比较窄。如果用棉签挖耳朵,大概会觉得棉签的头刚好能塞进耳道。这种情况下,大家都要思考一下。棉签头已经塞住了耳道。耳垢是哪里来的?很多人的耳垢是干的,但是粘着不容易粘出来。如果是粘稠的耳垢,可以粘在棉签头上,但是我总是担心会不会有棉絮卡在耳道里。
另外,如果要用棉签掏耳朵,第一步是先把棉签放进去,这样放进去的过程中,快出来的耳垢不会被刺伤吗?这一定是不可避免的吧?
很多同学说,如果棉签不能用,那我们用什么掏耳朵呢?很多人说耳勺太硬,会伤耳朵。其实作者特别想问,谁会拿着东西使劲戳,感觉到了就一定挪到别处去了?当然,在掏耳朵的时候,不管用什么工具,都要选择人少的地方,向周围的人说明你要掏耳朵。请不要触摸它们,以免受伤。
抠耳朵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喜欢抠耳朵,外面就有一个抠耳朵的服务员。但是在平时,很多人喜欢用棉签掏耳朵,因为方便扔掉,但其实用棉签掏耳朵并不好,也不建议用棉签掏耳朵主要是为了耳垢。为什么这么说?接下来,我就和大家聊聊这个问题。
我们通常掏耳朵是为了掏耳屎。而这种耳垢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俗称,但在临床上却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叫做“耳垢”。它实际上是我们外耳道的耵聍腺分泌的一种新的分泌物。
而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有些人的耳垢是干的,看起来是片状的,而有些人的耳垢是湿的,看起来是油状的。这是因为耳垢分为两种,一种是干型耳垢(干型耳垢),一种是湿型耳垢(油性耳垢),通常称为“油性耳垢”。在我国,大部分人是干性的,只有少数人是油性的。
在我们的认知中,很多人认为“耳垢”是一种无用的垃圾。既然是垃圾,自然要清除,所以我们喜欢把耳朵抠出来,把里面的耳垢清理干净。但实际上,耳垢虽然是一种分泌物,但并不是无用的垃圾,相反,它还有一定的好处。
首先,无论你的耳垢是湿的还是干的,对耳膜和耳道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第一,耳垢可以有效防止小昆虫进入内耳,避免损伤耳膜。第二,耳垢有一定的润滑作用,避免耳道太干引起的瘙痒;第三,耳垢有一定的酸性,可以防止细菌在耳内繁殖。
其实正常情况下,人耳中的耳垢是可以自行脱落的。比如干耳垢可以随着头位的变化或移动,下颌关节的活动而脱落;但是对于一些油性的耳垢,自动清除就比较困难了,因为湿耳垢比较粘,会容易残留在外耳道内,容易造成耳道堵塞,从而影响听力,过多也会流出耳朵,所以湿耳垢需要定期清理,也就是刮耳。
一般来说,掏耳垢需要专门的掏耳勺,但是很多人喜欢用棉签掏耳垢,因为很方便,随时可以扔掉。和我一样,耳垢本身属于油性耳垢。如果不定期清除,很容易堆积。在来不及用耳屎掏勺的时候,我也试过用棉签掏,但其实用棉签掏耳朵效果并不好,对耳朵也不好。
首先,我们的外耳道表面有一层纤毛,这些纤毛本身的功能就是可以不断的清理耳垢或者脱落的皮屑。但如果长期用棉签掏耳朵,由于外耳道狭窄,棉签往往较大,在掏耳朵的过程中容易损伤纤毛,使纤毛脱落,影响耳垢的正常排出,甚至棉签会损伤外耳道壁,容易引起感染和中耳炎。
其次,用棉签掏耳朵也不能很好的清理耳垢。因为棉签属于比较大的前端,虽然在我们伸入耳道的时候可以有一部分油性的耳垢粘在棉签上,但是更多原本在外耳道的耳垢会随着棉签的动作被推向更深处,甚至会堵塞耳膜,或者耳垢粘在鼓膜上,导致耳内打鼓,从而引起耳鸣或者影响听力。
再次,用棉签拔耳朵时不容易把握力度。如果拔出过猛过深,不仅会损伤外耳道皮肤,还会损伤鼓膜,从而损伤听力,甚至引起感染。
最后,由于棉签是粘在木棍上的,我们掏耳朵的时候,很容易造成棉签上的棉花脱落,导致棉签上的棉球掉入外耳道,从而堵塞耳道,甚至引起感染。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需要掏耳朵,不建议用棉签掏耳朵。可以用一些专门用来掏耳朵的耳勺或者用镊子夹出来。
对于一些干的耳垢,不需要经常挖,因为耳垢会自己掉出来;但对于一些潮湿的耳垢,由于粘性较大,不容易自行脱落,需要定期清理,否则容易造成耳道堵塞。
相信大部分人小时候都有躺在妈妈腿上让她挖耳屎的经历。因为耳垢长得多,堆积在耳朵里,那种痒痒的感觉真的让人很想拿出来。我一取出耳垢,就觉得全身轻松多了。如果长时间不清理耳朵,很可能会引起耵聍栓塞,尤其是油性耳朵的朋友。
不是,最近有个大叔来找我,说总觉得耳鸣耳塞,听力越来越差,但是找不到原因。我仔细看了看他的耳朵,原来是有耳垢栓塞。耵聍栓塞虽然不会对我们造成立竿见影的伤害,但是久而久之就容易引起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了解耳垢的相关知识。
耳屎没用吗?临床上耳垢又称耵聍,是耳道内腺体分泌物形成的物质。一般是与脱落的皮肤、正常皮肤细菌、积水、耳道内偶尔出现的毛发混合在一起,形成我们习惯称之为耳垢的东西。虽然耳垢看起来有点脏,但它是一种排斥水的保护性物质。因为耳垢可以排斥水,所以它可以保护我们的耳朵免受死水的负面影响。
此外,耳垢具有潜在的抗菌和抗真菌特性,适度的耳垢可以降低耳部感染的风险,如外耳炎。众所周知,耳垢是淡黄色的油脂,所以它还有防止异物侵入耳朵的优点。可能大家都应该知道,我们的耳朵有干有湿。与干耳相比,湿耳的耳垢更多。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大多数人并没有过多的耳垢,因为我们的身体可以通过咀嚼或说话时颌骨的运动来清除耳垢。
但是,耳朵虽然好,但是好的东西太多也会出问题,比如最常见的耵聍栓塞。一般来说,儿童、老年人、耳道小或狭窄的人、耳道入口处毛发过多的人、认知障碍的人患耵聍栓塞的风险较高。当然,耳垢栓塞也容易发生在两类人群身上,即很少清除耳垢的人和耳朵潮湿的人。
最后,如果感觉耳朵好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或者听力比以前差了一点,很可能是耵聍栓塞的初期症状。如果耳垢完全堵塞了耳道,那么我们的耳朵会有一种被封闭的感觉,听力会明显下降;当然,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耵聍栓塞术几乎不会造成任何痛苦。一旦出现耳痛,就要注意耳道的炎症。
为什么不能用棉签掏耳朵?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耳朵是可以自我清洁的。一旦耳垢干燥,下巴的每一个动作,无论是咀嚼还是说话,都有助于清除耳垢。但是很多人的耳朵比较油,耳垢比较多,为了方便就用棉签。严格来说,棉签绝对是清洁耳朵的首选。但是我想告诉你的是,用棉签清洁耳朵,一定要对耳朵的解剖和生理有很好的了解,否则很容易给我们带来潜在的伤害。
当我们用棉签清理耳垢时,由于我们的外耳道比较狭窄,如果把棉签想象成推动药液的柱塞。它们可以将柔软的耳垢渗透到耳道中,附着在耳膜上。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不仅不能很好的清除耳垢,更容易造成耳垢栓塞。另外,我们的耳膜很脆弱,可以用棉签刺破。如果用棉签做硬塞,耳膜无法正常活动,容易造成听力严重下降。
另一方面,耳朵里的水可能被截留在耳垢后面,我们可能会听到水在耳朵里流动的声音。如果我们触摸耳膜,我们也可能会按压下面的小听骨——锤、砧、镫。它们是身体中最小的骨头。它们就在耳膜下面,附着在耳膜上。如果听小骨受损,我们的听力和平衡可能会有问题。
最后,当我们用棉签掏耳朵时,它会摩擦耳朵内部的皮肤。你摩擦耳朵皮肤的次数越多,释放的组胺就越多,进而会刺激和发炎皮肤,就像蚊子叮咬越来越痒一样。另外,由于耳垢的润滑性,用棉签清除耳垢只会让我们的耳朵更加干燥。
如何安全清洁耳朵?如上所述,当我们说话和咀嚼时,松散的耳垢会自动排出外耳道。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清理耳垢,更不用说掏耳朵了。特别要注意这四种情况,即外耳道狭窄或弯曲、耳朵出油、耳部手术后结构异常、洗澡或游泳时经常有水流入耳道者。因为他们把耳垢推得更深,更容易造成外耳道甚至耳膜损伤。
对于正常健康的人来说,如果真的需要清理耳垢,建议一个月清理一次。我们在家里清除耳垢最安全的方法是在淋浴时使用干净的毛巾。当然,我们也可以用滴管吸入少量橄榄油,然后轻轻挤一滴到耳朵里。然后,轻轻按摩耳朵,让橄榄油慢慢融入耳垢。
最后,我们用干净的毛巾彻底擦干耳朵。建议每周试一次,1-2周。注意,如果我们认为我们的耳朵有任何皮肤损伤或耳膜破裂,我们必须避免使用橄榄油,并包括任何其他物质。一般来说,有症状的耳垢是需要治疗的,滴耳液是首选。
与没有治疗作用相比,使用滴耳液可以增加耳垢自行清除的可能性。但是,水基滴剂和油基滴剂的有效性没有显著差异。另外,不建议用棉签在耳朵内进行清洁,更不要说对耳朵的伤害。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棉签在外耳上的使用非常有限。一般来说,除了特殊情况,耳垢一般不需要我们去清理。如果真的要清理,一定要力度适中,慢慢来。
结论:一般来说,耳垢是正常功能耳朵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它几乎没有症状,不需要治疗。因为我们的耳朵有自我清洁机制,任何进入耳道的东西都可能对我们的耳朵造成伤害。在没有禁忌的情况下,可以优先考虑软化滴耳液,促进症状性耳垢的自洁。
医生不断提醒人们不要用棉签清理耳朵,但很多人都不理会。除了棉签,最好不要用别的东西挖耳朵。因为这样会把耳垢推进耳朵深处,导致听力下降,甚至损伤耳膜。人体的耳朵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也是非常脆弱的。如果经常掏耳朵,又不知道控制力度,可能会造成听力下降,耳朵受伤发炎,甚至对耳朵造成永久性不可逆的伤害。用棉签掏耳朵还有一个最大的危害,就是容易把耳垢从耳朵的外耳道推到耳朵深处,甚至会堵塞耳朵,造成耳垢的堆积。所以不要用棉签扣耳朵!
不建议用棉签掏耳朵,原因如下:
1)掏耳朵时,由于棉签太大,进入外耳道时容易碰到外耳道壁。一方面容易引起刺痛感,另一方面容易将耳垢碎屑拖入耳道深处。在门诊遇到过用棉签掏耳朵的患者,直接把耳垢堆在鼓膜上,导致耳朵里有咚咚的声音,误以为是耳鸣,在门诊把耳垢取出后就恢复正常了。
2)如果棉签的力度把握不好,用力过猛,很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甚至耳膜,甚至引起感染。
3)掏耳朵时如果不小心把棉签的棉球掉进外耳道,外耳道内就会出现异物。
我是耳鼻喉科的吴医生。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我们外耳道的结构。我们外耳道的长度大约是2.5±3.5cm,成人外耳道的前三分之一是软骨,后三分之二是骨。外耳道狭窄的地方有两处,一处是软骨与骨的连接处,另一处是鼓膜前方0.5cm。成人外耳道的内径约为0.6-1。毛囊有耳毛,可以持续清理耳后或脱落的皮屑。用棉签掏耳朵容易把耳垢推得更深,还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造成感染,所以我们提倡平时不要用外耳道。@耳鼻喉科吴医生
把棉签塞到耳朵里其实正好相反,耳垢可能会被推进耳道深处。
如果耵聍长得太快,在家清理耳道时最好用软棉签,绕外耳道轻轻转几圈,深度不要超过2厘米,然后耳朵朝下,耳垢可以自己出来;尽量不要用钉子、挖耳勺等尖锐物品挖耳朵。
小时候经常看到长小指指甲的人,问他们为什么留那么长?他们会说“抠耳朵”。
家里的老人习惯用火柴棍和回形针“抠耳朵”。
现在,已经进化到用棉签“抠耳朵”了。棉签的好处是随意扔掉,干净卫生。
但是用棉签掏耳朵怎么样?
拿出来的脏东西,黄色或白色,有个医学名称,叫“外耳道耵聍”(发音:dρng níng)。说话是“耳垢”还是“耳屎”。耳垢太多,总觉得耳朵眼睛痒,忍不住想掏出来。
虽然俗称“耳垢”,但耳垢并不是无用的“垃圾”。
想象一下,如果你把棉签伸进耳朵里,看似掏了一些耳垢,但实际上你会把更多的耳垢捅进耳道深处。
这些耳垢可能会粘在耳膜上,加重耳膜的负担。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耳朵可以通过耳膜的振动来传递声音。如果耳膜上附着的耳垢过多,会影响振动的效果,从而损害听力。
而且如果耳垢刺进耳道深处,不容易清理干净,会滋生细菌和病毒,使耳朵发痒疼痛,甚至感染。
其实你根本不用掏耳朵,它们会自己清理的。耳垢慢慢干的时候,吃饭聊天打哈欠的时候,只要下巴动一下,耳垢就会自动掉出来。
对于实在忍不住清理耳垢的强迫症患者,请专业医生帮忙清理。
掏耳朵,尤其是让别人掏耳朵,是一件很幸福的事,那种酥酥麻麻的快感让人流连忘返。
但是你知道吗?其实耳垢也不是没用,经常掏耳朵也不是什么好事,轻则皮肤出血,重则耳聋。......
这个问题我可以回答。我女儿有过这样的经历。
她有用棉签掏耳朵的习惯,比如耳朵痒喜欢洗完澡用棉签掏耳朵。她一开始也没当回事。我不认为这样做有什么不对。直到有一天我和她说话,发现她眼睛一直盯着我,好像不明白。我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她说,你为什么小声说话?我说老样子!这感觉不对。因为我以前的一个同事就是这样的。我说话的时候她只是用两只眼睛看着我,然后因为发炎有点聋,就去医院检查了。输液后。
有了同事的例子,我让她去医院耳鼻喉科。医生检查发现,是因为她经常用棉签掏耳朵,棉签把耳垢全部推进去了,形成了固体耳垢块,影响了听力。医生为她取出了耳垢,她的听力自然恢复了。医生还特意告诉你千万不要再用棉签掏耳朵了。
后来我特意在网上给她买了一个夜光挖耳勺,可以在顶部起到照明的作用,是挖耳朵的神器。我每六个月给她拔一次耳朵。到目前为止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看到这个问题,脑海里不禁浮现出1的图像和1的声音。
1影像是我小时候邻居家的阿姨们,她们特别喜欢拔我们家孩子的耳朵,而且不需要什么专业工具,也没有棉签。他们只是伸出手,从口袋里拿出一根牙签。1个声音是母亲不变的话语:“挖不出来!”
虽然挖耳自古有之,但似乎这一千年的奇葩在近几年发扬光大了!不信你可以关注一下你身边的沿街店铺。回过头来看,一些闪亮响亮的“掏耳朵”招牌,就是掏耳朵的美称!
那么,掏耳朵有什么危险呢?为什么不能用棉签掏耳朵?
掏耳主要是清除耳垢,耳垢是我们外耳道软骨的皮肤里的分泌物。医学术语叫耵聍,是我们耳朵的耵聍腺分泌的一种粘稠液体,干燥后形成的痂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耳垢”、“耳屎”。
但是需要提醒你的是,少量的耳垢可以保护外耳道皮肤,防止灰尘和异物进入内耳道;而且正常情况下,耳垢会自行排出;只有当耳垢大量堆积、结痂、结块,导致外耳道堵塞、听力下降、耳鸣、耳痛甚至头晕时,才有必要请专业医生抠耳朵。
否则,随意拿1棉签进行不专业的拔耳,至少会造成以下三种危险。
因为外耳道的皮肤很嫩很薄,很容易划伤耳朵,更容易让微生物侵入,从而导致外耳道的感染。
如果因掏耳而患上外耳炎,往往会出现外耳道皮肤水肿、皮肤表面渗出、脱屑、瘙痒、疼痛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伴有听力下降。
一般情况下,由于耳膜位于耳道最深处,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所以不容易被损伤或穿孔。
但是如果拔耳不当或者引起外耳道炎症,甚至化脓性中耳炎,那么它们都可以破裂,鼓膜穿孔。
大多数鼓膜穿孔患者的症状是:耳痛、耳闷、耳鸣、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
化脓性中耳炎,顾名思义,主要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如果拔耳不当,外耳道反复感染,或鼓膜穿孔,致病菌可通过穿孔直接侵入中耳。
一旦患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出现严重的全身和局部症状,如寒战、发热、腹泻、持续时间较长的严重耳痛、听力下降并可能伴有耳鸣等症状。
你同意我的观点吗?
特别提醒:评论区推荐的药品要认真试用,不要带钱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