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婴儿如何护理?
一、新生儿护理的基本知识
对于新手父母来说,新生儿护理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事情。新生儿护理涉及新生儿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准备不足,家长可能会手忙脚乱。那么你了解新生儿护理的基本知识吗?新生儿护理需要注意哪些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1,饲养知识
母乳是喂养新生婴儿的最佳方式,越早喂养越好。在宝宝出生后的半小时内,如果妈妈的乳房还没有分泌乳汁,也要让宝宝吮吸乳头,促进乳汁分泌。同时,母乳喂养还可以增进孩子和母亲之间的感情。
给宝宝喂奶时,喂奶姿势也很重要。其中,专家公认的最科学的喂奶姿势是“垂直抱姿”,即喂奶时宝宝的头微微抬起。宝宝也可以一边喝奶一边看妈妈,增进感情。给宝宝喂奶前,妈妈要保持乳头清洁。喂奶后最好将乳房内剩余的乳汁挤出,防止乳汁沉积,促进乳房正常分泌乳汁。
2.衣服和尿布
新生儿皮肤娇嫩,衣服和纸尿裤要选用吸水性好的纯棉衣服。其次,衣服的颜色要浅,既能防止宝宝受到漂染色素的感染,也方便家长及时发现衣服上的污垢,保持宝宝的清洁。宝宝头发稀疏,头部散热快,容易着凉。天气冷或室外刮风时,最好给宝宝戴上一顶小帽子。
尿布需要经常更换。妈妈们要勤勤恳恳、小心翼翼地洗尿布,每天至少洗四次,晚上至少洗两次以上。每次换尿布,宝宝的小屁股都要洗干净擦干,最好擦一点护肤油。如果用纸尿裤,要透气柔软,不能裹得太紧,保证宝宝臀部干爽透气。
3、睡眠和睡姿
新生儿每天睡眠时间长达18-20小时,但新生儿不宜睡眠时间过长。家长需要每隔2-3个小时叫醒孩子,让孩子运动或给孩子喂奶。
新生儿的睡眠姿势会影响呼吸和头骨的发育。良好的睡姿加上舒适柔软的枕头有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新生儿最好平躺睡眠,以免压迫肺部导致呼吸不畅。喂奶后最好侧睡,防止平躺时胃被压,奶溢出。
4、疾病护理
新生儿免疫力低,哺乳时注意卫生是非常必要的。父母或其他人在接触婴儿前应该洗手。细菌接触婴儿的皮肤,可能导致皮肤感染。给宝宝洗完澡后,用干毛巾擦干水分,在皮肤不易清洁的褶皱部位涂抹爽身粉,或者用吹风机慢慢吹干。皮肤潮湿也容易发生皮肤感染。
如果新生儿出现便秘、发热、感冒等症状,要及时就医,不要自行处理。
二、新生儿护理要点
1、口腔清洁:宝宝刚出生时,要快速清洁口腔,防止宝宝误吸羊水而引起肺炎,但不要擦洗口腔。新生儿口腔皮肤娇嫩,以免误伤孩子。
2、皮肤护理:新生儿皮肤娇嫩,需要精心护理,穿宽松的衣服,随时保持干燥清洁。新生儿皮肤娇嫩,不宜触摸尖锐物体。
3、脐带护理:配合医生保持脐带干燥清洁,如有炎症,应及时消炎。脐带剪断几天就会脱落,要小心。
4、睡眠护理:注意充足的睡眠和睡姿。睡眠充足的新生儿有体力吃饭,良好的睡姿有利于宝宝更好的生长发育。
5.洗眼:为了防止新生儿患眼炎,应用0.5%新霉素或0.25%氯霉素清洗眼睛。及时为孩子清理眼角周围的异物,保护视力。
6.保持恒温:新生儿应在温室中保存一段时间,然后保持在自然温度下。温室温度要控制在25度,宝宝体温保持在36、5度。
7、注意姿势:要用正确的姿势护理新生儿,尽量不要让别人随意抱起,不正确的姿势会对孩子的骨骼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8.健康环境:新生儿应在通风、无噪音的房间休息。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没有噪音,让新生儿可以安心休息,心情平和。
9.特殊生理现象:新生儿有“马牙”,女婴阴道分泌红色异物,宝宝生理性黄疸,都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果这些症状长时间不消失,就需要立即就医。
新生儿三七个错误的护理动作
以下是关于新生儿护理的7个错误动作,家长们要注意了。
1,让新生儿坐直
这种行为对于新生儿来说是绝对禁止的,因为此时新生儿的脊柱非常脆弱,强行使其垂直会导致脊柱甚至弯曲变形,3个月大的宝宝就可以垂直站立了。
2.给宝宝做瑜伽或者武术。
这些暴力行为只会对骨骼尚未发育完全的婴儿造成伤害,还可能导致婴儿脑出血或视网膜出现问题。
3.冬天给宝宝洗冷水澡
宝宝身体抵抗力差。如果直接用冷水洗,容易导致宝宝感冒生病。冬天不建议给太小的宝宝洗冷水澡。
4.摇晃婴儿
许多成年人喜欢摇晃他们的婴儿,以便让他们入睡。其实宝宝是被你惊呆了,不是睡着了。摇晃婴儿很容易损伤其颈部的肌肉和韧带,严重时甚至会扭伤婴儿的颈部。而且宝宝的脑组织像“豆腐”一样脆弱,过度频繁的摇晃会导致脑出血。
5.打底裤
很多上了年纪的人认为孩子的腿天生弯曲,需要绑腿矫正。幼儿教育专家告诉你,其实用捆绑的方式包裹宝宝,使髋关节长期处于伸展的位置,不利于宝宝髋关节的稳定,容易出现髋关节发育不良。随着年龄、月份或年龄的增长,逐渐出现半脱位,如不及时治疗可能致残。
6.注入冷水
有的家庭让宝宝淡然的喝凉水,夏天让宝宝吃冰激凌和冰棍,因为宝宝的消化系统并不完善,一旦喝凉水,很容易引起腹泻。
7.睡姿塑形枕
宝宝很容易被旁边的固定枕头挡住而导致窒息。而且固定的睡姿也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