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提供道教《澄清韵》的经文
澄清韵①
琳琅振响,十方肃清②。河海静默,山岳吞烟③。万灵镇伏,招集群仙④。天无氛秽,地无妖尘⑤。冥慧洞清,大量玄玄也⑥。
〔注释〕
①澄清韵:道教主要经韵,列为早坛功课第一首经韵。其韵中经文源于《道藏》首经《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经尾)。所谓“澄清”,即指“玉宇澄清,纤尘不染”的神仙天界景象,是道教徒所追求、渴望到达的理想境界;要求信徒“三业清静”、“淡泊虚夷,心静神明,不染尘境,体兹正道,悟彼重玄”,以达到修道长生之目的,成为得道飞升的仙人。
此曲在坛中具有导引信徒宁静性灵的功能,亦具有荡秽除邪之作用。属阳韵。
②琳琅振响,十方肃清:“琳琅”,美玉,此处指教徒诵经时用的法器,如铛、镲、木鱼、手铃、铜罄、鼓、铙、钹等,同时亦指玉一般的声音。“琳琅振响”既指法器发出的“戛玉敲金”清脆悦耳之音又指教徒仰诵洞章、啸咏清越之美妙旋律。(道教科仪音乐中使用的打击乐器称法器。在道教科仪音乐中,也包括常用的笛、笙、管、琵琶、大阮、二胡等。)“十方”,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并上、下合为十方。“肃清”,肃穆、清静。此句言,开坛诵经音乐伴奏,发出金声玉韵,顿使十方肃穆、清静,呈现一片宁静妙境。
③河海静默,山岳吞烟:经云:“真心清静道为宗。”“清静”对于修道者来说十分重要,因为只有“清静”才能“渐入真道”(《常清静经》)。“河海静默”,静也;“山岳吞烟”,清也。全句言海不扬波,山岳清明。此句除了给人感到美妙之外,带给人更多的是无穷的思索。
众所周知,河海难能平静,山中多有烟云。如果吟唱此句时,想象自己仿佛置身于浩瀚无垠的太虚之中,俯视江河湖海则风平浪静,崇山峻岭中亦无烟云笼罩。一切都是那么的静,那么的清,那么的美妙。吟唱此句,可体悟和领略太上所言的“致虚极,守静笃”心恬意静时之难得境界。
④万灵镇伏,招集群仙:“灵”,神灵。道教认为万物有灵,乃至人体的各种器官俱有神灵。此处所言“神灵”,不仅指宇宙虚空众神灵,亦指所有住守人体各种器官的神灵。如“发神苍化字太元,脑神精根字泥丸,眼神明上字英玄,鼻神玉垄字灵坚,耳神空闲字幽田”,口神丹朱,舌神正伦,齿神罗千,喉神虎贲,心神丹元,等等。“镇伏”,镇静、潜伏。“万灵镇伏”,即指所有住守人体的各种器官的神灵镇静潜伏。如此端肃,自然感应群仙乘鸾跨凤,降临经坛。既此,人仙汇合,岂不乐哉!“招集群仙”,亦可理解为(人因清静)身中神明自来。
⑤天无氛秽,地无妖尘:道教认为人体本身便是一个小天地。此句的“天地”亦喻人体本身。“氛秽”、“妖尘”,代指致人天性迷混的七情六欲诸障碍。此句言,虔诚诵经,可令人清心寡欲,消除诸障,淡泊虚夷,不染尘境,使其本来纯真的天性重现。如此,可谓“万里无云万里天”。
⑥冥慧洞清,大量玄玄也:道教认为静则生慧。“冥”,静也。“冥慧”即指静中生慧。“洞”,洞彻。“清”,清楚。“冥慧洞清”言静中生慧彻悟大道。“大量”,无限,无穷。“玄”,玄妙。“玄玄”即玄之又玄。“大量玄玄也”指诵经功德,不可思议。心地清洁,则虚,虚则玄量开,玄量开则无所不容,无所不纳,故邱祖云:“玄量开时纳海山。”
《澄清韵》词,首先总写诵经(琳琅振响)可致清静(十方肃清)。接着写清静应达到的境界(河海静默,山岳吞烟)。紧接着写“清静”的功能:清静,可引来神明(万灵镇伏,招集群仙);清静,可见(现)天性(天无氛秽,地无妖尘);清静,可生智慧,彻悟大道(冥慧洞清)。最后照应首句(琳琅振响),指出诵经功德,不可思议(大量玄玄也)。
经文,与太上“致虚极,守静笃”的思想一脉相承,与道教体道修性,悟玄证道的教义亦十分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