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朋友前,是不是该问下她看不看“咪蒙”?

自咪蒙靠精心炮制的重口味心灵毒鸡汤在新媒体届爆红以后,反咪蒙的大军迅速集结,「交朋友前,先问问他/她看不看咪蒙」已经成为他们圈子的一句流行语,好像在他们看来,这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看咪蒙的,一种是不看咪蒙的,凡是不看咪蒙的,都是他们需要团结争取的对象,凡是看咪蒙的,都是需要被他们抨击和拯救的对象。

这种思维方式,和咪蒙在公众号上炮制的那些非黑即白的毒鸡汤的写作方式有什么分别呢?他们的确是不看咪蒙的,但他们是咪蒙公众号的潜在受众。对于这些通过表示自己不看咪蒙以自诩自己三观很正的人,我常常报以最纯洁的微笑,然后心底闪过一句:智障。

如果你跟我一样,曾经在七年前就与咪蒙相逢,曾经迷恋《圣人请卸妆》中那种自由、恶搞、痛快又不失学术严谨的表达,你对咪蒙的看法一定不会像今天这样粗暴,咪蒙的文字之所以变成今天这幅鬼样子,归根结底是这届读者不行。这届读者基本上已经不愿意读起点爽文之外的文字了,他们更愿意斗图,如果一篇文章中全是干巴巴的文字,一张图片都没有,他们无论如何都提不起兴趣,至于作者在行文中掉书袋和各种化用,他们根本就不会买账,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读过那么多书,你掉那么多的书袋,他们完全get不到你的梗。所以咪蒙之所以变成今天的咪蒙,完全是因为咪蒙下沉了,她把自己的目标读者从小清新下沉到那些看着郭敬明的《小时代》长大的90后95后,这部分读者其实跟当年《知音》的读者除了年龄层上不一样之外,没有别的差别。

上图这个叫马凌的女人,就是咪蒙,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形象,当你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你一定想不到她是那个写作出非常偏激的《致贱人:我凭什么帮你》、《不是我太高调,而是你玻璃心》的咪蒙。一个读着魏晋文章的女文青,一个毕业论文是《阮籍诗歌与玄学本体论》的文学硕士,一个写出《圣人请卸妆》、《守脑如玉》的小清新,竟然沦落到每天在公众号上炮制新媒体时代的新知音体文章,完全都是读者逼的啊。

明明是我们把一个好端端的马凌逼成了今日的咪蒙,我们却又要简单粗暴地以「看不看咪蒙」作为衡量一个人品质的标准,我们是不是太过分了?我逼完咪蒙,又要逼朋友了吗?所以我相当反对以看不看咪蒙作为交朋友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