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闭的释义

词目:幽闭

拼音:yōu bì

基本解释

1. [put under house arrest]∶幽禁;囚禁;禁闭。

刘向《列女传. 齐威虞姬》

虞姬者,名娟之,齐威王之姬也。威王即位,九年不治,委政大臣,诸侯并侵之。其佞臣破胡专权擅势,嫉贤妒能,即墨大夫贤,而日毁之,阿大夫不肖,反日誉之。虞姬谓王曰:“破胡,谗谀之臣也,不可不退。齐有北郭先生者,贤明有道,可置左右。”

注释

1.齐威王,田氏,公元前三五七年至公元前三二一年在位。

破胡闻之,乃恶虞姬曰:“其幼弱在於闾巷之时,尝与北郭先生通。”王疑之,乃闭虞姬於九层之台,而使有司即穷验问,破胡赂执事者,使竟其罪,执事者诬其辞而上之,王视其辞,不合於意,乃召虞姬而自问焉。

注释

1. 恶,恶语中伤。

2. 通,通奸。

3. 闭,幽闭,单独关押。

4. 竟,追究。

虞姬对曰:“妾娟之,幸得蒙先人之遗体,生於天壤之闲,去蓬庐之下,侍明王之燕,泥附王著,荐床蔽席,供执埽除,掌奉汤沐,至今十馀年矣。惓惓之心,冀幸补一言,而为邪臣所挤,湮於百重之下,不意大王乃复见而与之语。妾闻玉石坠泥不为污,柳下覆寒女不为乱。积之于素雅,故不见疑也。经瓜田不蹑履,过李园不正冠。妾不避此,罪一也。既陷难中,有司受赂,听用邪人,卒见覆冒,不能自明。妾闻寡妇哭城,城为之崩。亡士叹市,市为之罢。诚信发内,感动城市。妾之冤明于白日,虽独号於九层之内,而众人莫为豪厘,此妾之罪二也。既有污名,而加此二罪,义固不可以生。所以生者,为莫白妾之污名也。且自古有之:伯奇放野,申生被患。孝顺至明,反以为残。妾既当死,不复重陈,然愿戒大王,群臣为邪,破胡最甚。王不执政,国殆危矣。

注释

1. 惓惓,恳切。

2. 冀幸补一言。《诗.大雅.烝民》: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

3. 柳下覆寒女不为乱。柳下,柳下惠,展获,字禽。寒女,寒冷之女。

4. 覆冒。冒,侵犯。

5. 伯奇,周宣王时,尹吉甫之长子。母死,后母欲立其子伯封为太子,乃谮伯奇,吉甫怒,放伯奇于野。

6. 申生,晋献公之长子,被骊姬所谮,自杀。

於是王大寤,出虞姬,显之於朝市,封即墨大夫以万户,烹阿大夫与周破胡。遂起兵收故侵地,齐国震惧,人知烹阿大夫,不敢饰非,务尽其职,齐国大治。君子谓虞姬好善,诗云:“既见君子,我心则降。”此之谓也。

颂曰:齐国惰政,不治九年,虞姬讥刺,反害其身,姬列其事,上指皇天,威王觉寤,卒距彊秦。

注释

1. 既见君子,我心则降。出自《诗.小雅.出车》。

2. [confine oneself indoors]∶深居家中不外出

详细解释

1.

幽禁;禁闭。 汉 蔡邕 《琴操·拘幽》:“无辜桎梏,谁所宜兮?幽闭牢穽,由其言兮。” 唐 白居易 《陵》诗:“柏城尽日风萧瑟,松门柏城幽闭深。” 震述 《女子解放问题》:“夫昔之男子,以幽闭女子为志者也,以压制女子为天职者也。”

2. 指关闭。《后汉书·高彪传》:“冀一见龙光。以叙腹心之愿,不图遭疾,幽闭莫启。”

3.

古代施于女性的宫刑。《书·吕刑》“宫辟疑赦” 孔 传:“宫,淫刑也,男子割势,妇女幽闭,次死之刑。” 鲁迅 《且介亭杂文·病馀杂谈》:“谁都知道从 夏商 至 汉 ,有一种施于男子的‘宫刑’,也叫‘腐刑’,次于‘大辟’一等。对于女性就叫‘幽闭’。”

幽闭之刑、宫刑、椓刑三者的区别

幽闭 :禁闭。参见刘向《列女传.齐威虞姬》。

宫刑:男去势。

椓刑:椓音啄,《说文》:椓,击也。将女性耻骨击碎(击打致耻骨骨折)。由於耻骨此处骨折,故而此处无法被触碰,以达到禁淫的目的。幽闭:对女犯施行的宫刑,开始于中国奴隶社会时期,最早的记载见于《尚书·名刑》。这是少为人知的“技术”!明朝人王兆云在《碣石剩谈》中提到了此法的操作:“用木槌击妇人胸腹,即有一物坠而掩闭其牝户(pìn hù),只能便溺,而人道永废矣”,这就是通常所讲的“幽闭”。 至于是什么器官坠落,有人认为是孕宫,有人认为是产道前壁,但这两种脱垂并不能从根本上断绝性交。对此,清人吴芗见解独特,他说,妇女幽道深处有块小骨叫“羞秘骨”,一旦施加外力使它坠下来,就会像闸门一样闸封私道,无法性交,从而达到惩处女子的目的。但此说亦并没有现代解剖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