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阳冈》语文课文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景阳冈》语文课文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景阳冈》语文课文教学反思 篇1武松打虎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所以就《景阳冈》这篇文章的内容来说,比较接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容易接受。但如果按照以前的教学方式,通过一遍遍的读和繁琐的提问、回答来进行教学,学生必然会产生阅读厌烦情绪。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采用了“为武松写简历找工作”的形式,让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把读书变成学生自主的行为,自读自悟,并在其中结合写的训练,从而更好的感知文章内容和人物特点。
“打虎”部分重点是过程和人物英勇,通过一默读、二对读,激发想象的方法理解了过程,“吃酒”部分重点是人物性格,通过小组研读,角色对读,情景表演等形式表现体会人物性格。
小练笔的随机进行,大大提高了阅读教学中写的密度,从而也极大提高了语言文字训练的强度;而且,这种练笔始终紧扣在理解领悟课文的内容、思想、情感这根线上,保证了教学主线的统一性,教学过程的流畅性,情感氛围的和谐性,体现语言教学工具性和情感性的高度统一。
学习语言文字离不开读写训练,只要安排恰当,形式灵活,方法得当,这样一节语文读写训练课同样令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学课文时,很多同学质疑:“武松这种不听别人劝告,一急孤行,这不叫勇敢,是鲁莽”,还有同学指出武松在同猛虎搏斗后,手脚酥软、筋疲力尽的状态不应写,似乎有损英雄形象,
同学们读后能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这就是进步。我先肯定了同学的思考,我再请同学们联系武松性格特点及自己的实际来理解,同学们领悟到:这样的描写,非但无损于英雄形象,反而使人物形象更加朴实、丰满、逼真、可信。
《景阳冈》语文课文教学反思 篇2第二教时从抓人物的动作入手,研读打虎这一部分。本打算在五一长假前上的,后因身体欠佳推迟到了今天才开出这一次学校的教研活动。说实在的,那次备完课后也没再做太多的思考,只希望把课堂留给孩子,让孩子多呈现一份精彩。昨晚躺下后却不自觉地思虑起来,以至于过了十二点还毫无睡意,于是把想到的即兴记了几字,凌晨1点多终于进入梦乡。
早上起来第一庆幸身体没出问题,匆匆到学校后知道自己一定还是会丢三落四,我把讲台桌和教案都移到了一边,只想投入地和孩子一起学习。课毕后,总觉得打虎只打了个不死,自己的激情与调控力还难以把打虎推向高潮,尤其是后半部分生怕时间耽误有点蜻蜓点水了,学生读得不到位,演得不出力,讲得更是胆怯,动的课堂没有动出效果来,很是遗憾!细细回顾以下几点值得思考与改进:
1、教师自身不够“虎”,如果定身量做的话,这类课文一定不适合自己如此纤细柔弱之辈。然而我想教材容不得自己随意挑选,反正是学校里的教研活动挑战一下也好,所以也就这么打一回了。一开课就进入了一种常态,把事先想好的激励动作与语言也忘了;想在课中唱上一句“该出手时就出手”调解氛围的,终究也没喊出来;研读后安排整理整个打虎过程时想让最洪亮的那个同学来好好读一读,她坐在最后又让她失去了一次表演的机会……最终还是源于“武松与老虎”的形象在我心中都只是半成品,还没有完全整个的活灵活现地跳出来。教师的“导”得欠虎,学生也学得不够虎吧!
2、学生不敢“虎”一把。平时在课堂上敢于积极举手参与热烈讨论的,敢于擦拳磨掌显显身手的孩子就很少,坐上几个听课老师就更加拘谨了,害羞了,这也似乎成了高年级孩子的一种通病。班上女孩27个,男孩18个,本来就阴盛阳衰,女孩温柔,男孩更缺乏虎气,再加我这么一位温柔型的教师,哎,老虎攻击都不知道闪呀!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吧,想要“虎”一点的课堂非临时抱佛脚可得!
3、简单的语文总不简单。昨又读了于永正老师的《简简单单教语文》,他把语文课堂归结为读与写两个字。我也想让孩子喜欢读这个武松打虎的故事,喜欢读《水浒》,喜欢读名著。但受多年的教学改革的浪潮袭击,反而越来越简单不了,光读不练行吗?光说不写行吗?语言与文字的训练能丢吗?而今还说“语文”不仅仅是语言与文字,更是语言与文学,语言与文艺,语言与文化……上课前还有点虎劲的话,上课后剩下的实在是害怕与凉意,就如同生宝宝时的心情一样,当医生的手术刀下来的时候什么都豁出去了,娃娃出来了又那么担心大家品头论足,何况也许是个畸形婴儿呢?
《景阳冈》语文课文教学反思 篇3《景阳冈》一文改编自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水浒传》第23回。全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武松趁着酒性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经过。赞扬了武松豪爽倔强、沉着机智和英勇无畏的性格。教材可分为“喝酒”、“上冈”、“打虎”、“下冈”四部分。
我重点指导了《缩写》,用了一课时。在缩写前我一直在思考用怎么样的语言才能让大家轻而易举的弄懂缩写是怎么回事。在课前我画了一棵大树,用文章喻大树,缩写就是给大树(文章)修枝剪叶,图文并茂地为大家解说了一下缩写。
在具体学习缩写文章之前,我先带领大家一起来理顺缩写的步骤,方法。在缩写前,要弄明白文章大意,在不改变中心主题的前提下进行缩写。在所写的过程中,主要方法是删和改,删掉文章次要部分,留下文章主要不内容,对于保留下来的文章主要内容要进行改写,将冗长复杂的句子简单化。最后一步就是对照原文进行修改。
然后根据课文里给出的《景阳冈》例文,我带领大家一起结合例文回想缩写的步骤、方法,加深大家对于缩写方法的认识把握。对照《景阳冈》原文,让同学们把例文中的句子在原文划出,看看作者是怎样从课文中抽重点的,进行对照学习。然后让大家在课下写作过程中揣摩,怎样把复杂语言简单化。这一节课教学目标算是完成了,而且结合例文讲解,比较生动形象一些,不难理解。
《景阳冈》语文课文教学反思 篇4《景阳冈》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改编的。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
课文中武松的形象栩栩如生,让人过目难忘。作者运用了多种表现方法来刻画人物,特别是在动词的运用上,很有特色,对表现武松打虎时的惊心动魄的场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文章大大增色。因此我特别注意在教学中抓住人物的特点进行教学。
一、打虎前写喝酒,抓语言见特点。教课文描写武松打虎前的内容,先让同学们快速默读这一部分,并画出武松的语言。通过武松的语言,体会武松有什么特点?然后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完课文后同学们举手回答:通过武松的语言,我体会到武松具有倔强的特点。通过武松的语言,我体会到武松这个人比较豪爽。我觉得武松很勇敢。我还觉得武松有点爱面子。我根据同学们的口述板书豪爽、倔强、勇敢、胆量过人。然后我趁热打铁追问,你是通过哪些句子体会到武松具有这些特点?学生个个举手发言,非常踊跃。
二、景阳冈上打虎时,我抓住武松和老虎的动作进行教学,提问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是通过他的什么来写的?
(动作)板书⑴、力量超人。“武松双手抡起哨棒……把那树连枝带叶打了下来。……把那条哨棒折成截……”“……揪……按……提……打……”
⑵、机敏过人。从武松三次“闪”突出武松的“机智”或“机敏”。老虎的动作让学生通过读课文来体会,学生找出动词为“一扑……一掀……一剪”
通过学生的回答我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老师高兴地看到,同学们能够根据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体会人物的特点。在今后的阅读中,希望同学们能够根据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准确把握人物的特点。在你写作时,也要为你笔下的人物设计出符合他的特点的语言、动作、心理,这样,你笔下的人物就会栩栩如生,你的文章就会更加具有感染力。
这节课的教学,基本上完成了教学任务,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品读课文的时间不够充分,课文带有一定的文言色彩,学生书读得不够流畅,不能把这篇经典名著读得有滋有味,这些都是这节课的遗憾之处,在今后的语文教学和学习中,应该把课文美读作为重点进行训练。
《景阳冈》语文课文教学反思 篇5《景阳冈》选自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写的著名长篇小说《水浒传》。文章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机敏的英雄性格。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
1、教学效果(思效)
抓人物动作,见特点。
打虎中的精彩动词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这些动词既善于变化,又贴切自然。将武松的人物形象根植于动词中,是作者的精妙所在。教学这部分时,我抓住武松和老虎的动作进行教学,首先我请学生读一读片段,找一找表现武松动作的词语,把你认为最精彩的词语勾画下来,再想一想从这些词语中能够看出武松什么样的特点,把你对词语的感受写在片段旁,做一个眉批。力量超人。“揪、按、提、打”,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演一演,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感悟武松的英勇、机敏。
同时,我让学生找出老虎的动作,然后提问老虎进攻使出了哪“三招”?学生找出动词为“一扑、一掀、一剪”,武松则避其锋芒,只“闪、躲”应之。这“闪、躲”充分表现了武松的沉着冷静、有勇有谋。因此写老虎的凶猛,是为了衬托武松的武艺高强,沉着冷静。
2、教学收获(思得)
(1)品味“闪”“躲”。
“闪”和“躲”的意思相近,但内涵有些不同。“闪”是闪避,即迅速侧转身子躲避,它表现了武松动作敏捷、武艺高强。武松在遭到老虎的突然袭击,“闪”是本能反应,说明武松动作之敏捷;“躲”是躲避,指故意离开或隐蔽起来,使人看不见。“躲”是有意为之。闪和躲,同时说明了武松既有优秀的本能又有沉着冷静和勇敢无畏的性格。
3、不足之处(思失)
为了使导入课文更有效,我在课文开头时,播放《好汉歌》,引导学生学唱。可是,由于对这首歌不是很了解,我自己没有带领学生学唱,没有放开,学生的情绪也没有完全调动起来,今后要善于突破自我。
4、改进措施(思改)
结合新时代,注入新元素。
武松打虎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按部就班地教学会使学生产生阅读厌烦情绪。在以后教学时,我们可以结合新时代,注入新元素,采用“为武松写简历找工作”的形式,让学生说说武松的事迹、特点、专长,让这项活动贯串整个教学过程,把读书变成学生自主的行为,自读自悟,并在其中结合写的训练,从而更好地感知文章内容和人物特点。
《景阳冈》语文课文教学反思 篇6《景阳冈》一文中武松的形象栩栩如生,让人过目难忘。作者运用了多种表现方法来刻画人物,特别是在动词的运用上,很有特色,对表现武松打虎时的惊心动魄的场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文章大大增色。但是,我在教学时引导学生理解武松喝酒、上冈时却是这样一个场面。
师:“在武松打虎的过程中,我们了解了他英雄气概,同时,课文写武松打虎前喝酒和上冈,同学们快速默读这一部分,并画出武松的语言。通过武松的语言,你体会到武松具有什么特点?”
生:“是一个野蛮、不讲理的人,店家不给他筛酒,他就敲桌子,打板凳”。生:“是不识好歹的人,店家叫他住下,是怕他被老虎吃了,他反而说店家要害他,要他的钱财”。
生:“对,他就是蛮横无理,尽管他是英雄,我不喜欢他”……
这时,学生们议论纷纷,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没有一个是我想要的,鉴于时间关系,我说:“同学们,从武松喝酒、上冈,我们看出了他豪爽,倔强的个性特点,现在……”
下课了,学生将信将疑、满脸不解的目光下离开教室。课后,我想,学生为什么这样认为呢?他们的说的不错,在他们看来,一个人敲桌子打板凳就是不讲道理,就是不礼貌的行为,这种行为在家里一定会被家长责骂,家长会说这个孩子将来没有出息,会进牢房。在他们的生活中,对于这种人就是这样评价的,而我,却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听学生的见解,一味的遵循书本,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学生的思想中去,这未免也太牵强了。
作为一篇略读课文,又是名著中的一个精彩片断,全文在动词的运用上很有特色,对于表现老虎的凶猛,体现武松打虎惊心动魄的场面,表现武松朴实丰满、逼真可信的人物形象,突出文章的中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只抓住武松打虎这一部分进行反复朗读、体会、讨论,感受名著的精彩,激发学生对名著的热爱。
抓住“闪”字体会武松机智勇敢。引导学生说说“闪”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躲”。
再让学生试着把“躲”字放到文中读一读,体会那个词更合适?引导学生体会“闪”字的巧妙之处。学生自然体会到:“我觉得用‘闪’字好,用‘躲’好象显得武松没有别的办法了,只好躲开,而用‘闪’可以表现出武松反应很快,动作轻巧。”我也觉得用‘闪’好,这个‘闪’字,还让我们感觉到武松在躲避开的同时,也在想如何对付这只大虫,看出他武艺高超。
借助视频感受人物形象。对于武松赤手空拳和打死老虎一部分,先让学生动笔找找武松分别用哪些招式来对付大虫?并让学生试着表演,学生的表演多位浅尝辄止,接着播放武松打虎的视频,直观感受当时情形的危急和场面的惊险。看过之后,再让学生体会武松的动作,这是,武松那种智勇双全、力大无穷、本领高超的高大形象跃然纸上。在这样反复体会中,作者用词的恰当和名著的精彩之处,也自然激发起了学生的兴趣,我们目标也达到了。
学完全文后,也深深感受到了自身的许多不足之处。如在课文开头自然引导孩子唱《好汉歌》这一环节,自己没有放开,学生的情绪也没有完全调动起来,今后要善于突破自我。其次,在语言机智方面还很不够,我想,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必须博览群书,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以自己的知识魅力来感染学生,以自己的教育智慧引导课堂,达到学生快乐学习,我们享受教学的境界。
《景阳冈》语文课文教学反思 篇7在讲授了《景阳冈》一课之后,有些感悟。下面将本节课的设计理念、设计意图以及存在的不足作以反思。
一、认真参读教材,了解课文的编排目的。本文是五年级五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是本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体会名著的魅力”,学习本组课文,要理解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感受名著的魅力,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本单元的前两篇讲读课文《将相和》、《草船借箭》中,已经对积累语言、感受名著魅力做了铺垫,《景阳冈》作为本组的略读课文,本课我以“欣赏”为主线,培养学生欣赏名著,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
由于本课的篇幅较长、内容较多。因此,我整体把握教材,抓住文章中有代表性的语言,进行欣赏。例如,对话描写中的“叫”字;心理描写的句子,标点;动作描写中的“闪”字以及“按”、“踢”、“揪”、“提”、“打”字。通过对这些字、词、句的品味,让学生感受名著中语言的魅力,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二、抓住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培养学生欣赏语言的能力。
《景阳冈》一课抓住人物对话、心理、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本课教学我就抓住对武松语言、心理、动作的描写,利用各种教学方法,认真品味语言,了解武松的性格特点。
对于武松与店家的对话描写,我引导学生抓提示语“叫道”,通过指名读、分角色读、齐读、让学生进入文本角色,通过语言让学生体会到武松的直率、豪爽、倔强、多疑;对于武松的心理描写,我引导学生抓描写武松心理变化的句子,通过联系上下文、品读标点等方法,体会了武松的内心变化过程,了解了武松胆大、要面子、自负的性格特点;对于武松动作的描写,引导学生通过勾动词、比较动词、品读动词等方法,体会了武松的勇猛、机智、无畏的性格特点。
《景阳冈》语文课文教学反思 篇8《景阳冈》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武松打虎的经过,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机敏的英雄性格。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有几点值得反思和改进:
1、抓住语言描写感悟人物特点。教学武松打虎前写喝酒这部分课文,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感受人物的特点。教学课文描写武松打虎前的内容,先让同学们快速默读这一部分,并画出武松的语言。引导学生通过武松的语言,体会武松豪放、勇武的性格特点。然后分角色朗读课文,在分角色朗读中进一步感受武松的语言,体会武松倔强、勇武的特点。
2、抓住心理活动描写。教学武松上冈这部分课文时,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找出描写武松心理活动的语句。感受武松的倔强、固执和无畏。
3、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能够根据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体会人物的特点。为今后阅读积累了根据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准确把握人物的特点的阅读方法。无形中,也让学生感受到,在写作时,也要为笔下的人物设计出符合他的特点的语言、动作、心理,使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使写出的文章更加具有感染力。
在本课时的教学中,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如:有些体现学生主动性的动手,动口的活动还不够到位。如果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读一读、演一演,教学效果会更好。
《景阳冈》语文课文教学反思 篇9本课篇幅较长,同时又是一篇阅读课文。为此教学时,我采用以学生自学、自悟为主,教师加以适当的启发、诱导、点拨,达到长文短教的目的。
我让学生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叙述顺序。抓住描写武松吃酒的内容,通过武松与店家的对话,集中表现了他豪放、倔强的性格。抓老虎“一扑、一掀、一剪”来势汹汹和武松“一闪、一闪、一闪”的竭尽全力、沉着机敏,表现武松的机智勇敢。我还抓住武松的三次心理活动进行教学,让学生品析武松无所畏惧的精神。我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进行,而后思考:三碗酒过后,店家为什么劝他不要喝了?武松是怎样说的?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学习、讨论、交流。
学习课文8~12自然段也是同上第3自然段的方法,先出示自学提纲:武松和老虎搏斗,课文分为哪几段写的?每一段各有什么表现?表现了武松的什么性格?通过这样学习,学生对武松的性格特点有了充分了解。
《景阳冈》语文课文教学反思 篇10《景阳冈》是一 篇独立阅读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机敏的英雄性格。学习目标确定为能简单复述和体会人物性格特点这样两项。 下面是我对《景阳冈》的教学反思。
武松打虎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所以就《景阳冈》这 篇文章的内容来说,比较接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容易接受。我让学生初读课文后,用一个字赞扬武松,很多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如:武松真牛啊!武松真猛啊!武松真勇啊!等等,在初步整体感知后,再深入到文字中去,请学生找出表现武松性格特点的句子,加以品读。从而提升出“武松真‘神’啊!”以“神”字贯穿全文,重拳敲击“打虎”部分,通过一默读、二对读,激发想象的方法理解了过程,“吃酒”部分重点是人物性格,通过小组研读,角色对读,情景表演等形式表现体会人物性格,最后安排“探究新发现”,使学生重新认识到武松其实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紧凑。
不足之处:我的过渡语言还不够精炼。在学生 思想不集中时,没有加以提醒和激励。很多环节还存在缺憾,如可以加一个小练笔,来夸夸武松,从而把握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