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梧县教育

民国以前,苍梧绝大多数人口都是文盲,只有少数人能接受科举教育。明清两代,文科录取403人,科举录取39人。清末以来,教育逐渐普及。据广西各县调查,民国二十二年(1933),省立第四高级中学1所,男生203人,女生22人,共计225人。省级第二初级中学1,男生360人,女生44人,共计404人;省级第一女子中学1所,在校生303人;县初级中学1,男生396人,女生54人,共计450人;县职校1,男生62人,女生5人,共计67人;小学337所,男生16744,女生3622,学生总数20366人:适龄儿童56134人;有35,768名失学儿童。据当年统计,受过教育、识字的男性105928人,女性6700人,共计112628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8.1%。根据民国33年出版的《广西年鉴》,民国31年(1942),受过高等教育的有1427人,占总人口的0.35%。具有中专学历的8585人,占总人口的2.1%,具有小学学历的200426人,占总人口的48.87%。

解放后,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受教育的人数,特别是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增加了,文化素质不断提高。1964人口普查期间,全县具有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74400人,占总人口的47.34%。其中大专以上学历399人,占总人口的0.11%;高中生2488人,占总人口的0.68%;初中生14038人,占总人口的3.18%;小学学历157475,占总人口的42.74%;0.2岁以上的65438+52396人是文盲并开始识字,占总人口的14.22%。根据1982人口普查,全县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为351482,占总人口的67.84%,比1964高出17.5个百分点。其中,大专以上学历704人,占总人口的0.14%,比1964增加0.03个百分点;高中生29663人,占总人口的5.73%,比1.964高5.05个百分点。初中生70534人,占总人口的13.61%,比1964高9.8个百分点;小学文化程度为250581,占总人口的48.36%,比1964高出5.62个百分点。12文盲和初级识字人口63822人,占总人口的12.32%,比1964低1.9个百分点。根据1990人口普查,全县具有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34380人,占总人口的75.47%,比1982增加了7.63个百分点。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有1541人,占总人口的0.27%,比1982增加0.13个百分点;高中学历32352人,占总人口的5.62%,比1982低0.11个百分点;初中生98980人,占总人口的17.20%,比1982增加了3.59个百分点;小学文化程度为301534,占总人口的52.39%,比1982提高了4.03个百分点;12岁以上文盲59528人,占总人口的10.34%,比1982低1.98个百分点。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县城五洲育婴堂设立寄养家庭,招收3-7岁儿童进行启蒙教育。同年,美国基督教传教士协会在梧州创办了剑道小学,并附设幼儿园。宣彤时期,五洲工坊挂靠保姆培训中心,培训幼儿教育师资,只办了1班就关门了。15 (1926)广西省第一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民国20年,梧州模范小学附设幼儿园。到目前为止,在县城梧州有2所幼儿园,4个班级,165名儿童。从那时起,幼儿园被创建和废除。到民国38年,全县有3所幼儿园,9个班,在园幼儿235人,其中私立幼儿园1,幼儿77人。

1956年6月,在卫龙镇中心学校旧址成立幼儿园,6个班,194名幼儿,15名教职工。

受1958大跃进运动的影响,城乡社区队开设幼儿园班。全县共有季节性幼儿园班543个,在园幼儿13040人,幼儿园教师543人。大多选择生产队的年轻人或者老人当幼师、保育员。1959年有31822名儿童入园,32799名儿童有人看护。由于发展太快,老师也解决不了。1960调整后,17898孩子进入幼儿园。1962,农村学前班全部停课。县办幼儿园只有两个班,45个孩子,9个教职员工。1966“文革”开始后,幼儿园的教具、玩具、资料被没收清理,有的被烧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前教育逐步恢复正常。幼儿园根据幼儿的特点,制定作息制度、食谱、游戏和教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兴趣和直觉,使幼儿的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根据孩子的年龄,有小班(3岁)、中班(4岁)、大班(5岁)、学前班(6岁)。学习内容包括体育、语言、常识、计算、音乐、美术等课程,每节课设置为10 ~ 30分钟。

1985在乡镇开设学前班,为小学教育打基础。到1987年,全县有幼儿园13所,34个班,在园幼儿1117人;学前班1896个,教职工121人。从65438到0989,城镇和乡村的幼儿园附属于当地的小学。1990全县有幼儿园4所,31班,幼儿园1392人,小学77个班2503人,教职工122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清政府颁布《戏校条例》,规定小学分为高等小学和普通小学。孩子从6岁开始受教育4年,然后进入普通小学3年,再通过考试升入高等小学3年。其他学校如私立学校,应根据学校课程设置,开设修身、书法、读经、历史、地理、数学、体操、古文字词、作文等课程。

光绪三十年,知县周之基建议以丰台书院为校址,设立苍梧高等小学堂,同时区颜佳等人主张在城南、城北、城中设立三所蒙学。光绪三十一年,县城人李大元创办了一所公立女子小学。从那以后,出现了几所为天真女孩开办的小学,伊一小学、温岚小学、卫龙高等小学、明心(常州思冲)小学、旗山(常州正阳)小学、泗洲小学和从心(东安沙头)小学。后来,一些经营良好的私立学校改名为简易小学。光绪三十四年,苍梧县有高等小学1所,学生77人。两所二类(高等和初等)小学,140名学生;有9所小学,508名学生;有2所女子小学,有89名学生。

民国元年(1912),教育部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学校更名为学堂。该县的小学和蒙校已改为高等小学、初级小学和民族学校。民国4年,在农村和乡镇设置学校。到10年,全县有高等小学3所,高等和民族学校9所,民族学校54所,女子高中1所,女教师讲习班1所,女子民族学校1所,代课民族学校96所。15年,全县实行义务教育,小学教育发展迅速。到16,全县有高等小学34所,小学284所。当年,县城梧州有适龄儿童7212人,在校生3334人,入学率46.23%。农村适龄儿童35177人,适龄儿童13311人,入学率37.84%。

民国二十三年,该县在乡(镇)一级建立了中心民族基础学校,由乡(镇)长任校长。民族基础学校设置在村(街)一级,以村(街)长为校长,动员适龄儿童入学,实施义务教育。当时全县有中心民族基础学校30所,民族基础学校494所,在校生30654人,教职工978人。29年,学生人数增加到40436人。

民国33年,梧州沦陷,县城所有学校停课,许多校舍和学校家具被毁,损失惨重。抗战胜利后,学校逐渐恢复。到1938年上半年,全县共有民族基础学校52所,民族基础学校328所,在校生28811人,教师1436人。有9所私立小学,有2,429名学生和98名教师。

解放后,县人民政府按照“维持原状,逐步改革”的原则,基本上接收和使用了原有的学校和教职工,并对教育政策、学校行政组织、经费、教材、教学方法等作了新的规定,所有学校正常上课。1950年,全县共有高中32所,小学322所,在校生18138人。1951土改结束后,全县掀起了办学热潮。到年底,有679所小学,37,492名学生。1952有692所小学,在校生51083人,分别比1950高出95.48%和1.82倍。由于发展过快,设备、师资等方面不能协调发展,一些学校的教学质量有所下降。65438年9月至0953年9月,对全县小学在机构设置、招生制度、师资力量等方面进行了分批整顿。1956,全县有166所小学(含少数民族小学,下同),11116个班,在校学生40743人,教职工1274人。

65438年至0958年,教育受到大跃进运动的影响,在校学生人数迅速增加。该校六年制和九年制并存。由于缺乏资金和教师,教学质量受到影响。1961落实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政策,部分农村小学由公办转为民办,减轻了国家负担。并动员代课教师和超龄学生回家务农,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1966年秋,“文革”开始,县城学校“停课闹革命”,1967年春复课。

1969年,县革委会把小学下放给街道、工厂、生产队管理,管理单位派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和贫下中农管理委员会“进驻”学校。乡村教师回本大队工作,国家不发工资,大队记工分。学生主要学习工程和农业。65438至0980年,该县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普及初等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制定普及初等教育规划,调整领导机构,提高教师待遇,逐步改善办学条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教育质量逐步提高。65438至0985年,县教育局验收小学46所,全部达到普及要求,其中升学率95%,巩固率97%。之后,夏颖、邻水、新地、人和等乡(镇)小学验收,大部分达到普及要求。1990全县有小学236所,教学点457个,共220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1576人,教职工2931人。当年入学率93.6%(其中县乡94.2%,农村92.3%),巩固率97.8%,毕业率93.6%,普及率91.6%。

代表学校:龙圩中心小学、石桥中心小学。光绪二十二年(1896),李进督谭国恩等人在梧州创办中西学堂,开设语文、英语、数学等科目,是广西最早的学堂。光绪二十九年,知府周天林将其改为梧州附中,在校生100余人,开设修身、国文、历史、地理、英语、数学等课程。民国5年(1916),梧州附中改为广西省立第二中学。民国8年,县议会、教育会发起成立苍梧县初级中学,设在东教场沈工庙,当年9月招生。10年因两广战事,校务中断,13年恢复。民国23年与省二中合并,称广西省梧州初级中学。民国25年,县立初级中学,校址在常州少年团,后改为县立初级中学。36年接收省里五洲初级中学,更名为县第一初级中学。

民国时期,县城有一些私立中学。13,梧州私立培正中学开课。31年,学校大楼被日本飞机轰炸,所以关闭了。19年,梧州区芳浦集资在威信路(今朱敏路)创办私立智明中学,22年停办。23年,石华龙在梧州云盖山工人宿舍创办私立复兴中学,26年,学校迁至藤县。民国28年,县人苏敏等人在夏颖乡创办了一所私立夏新中学,其经费主要来自李宗仁、白崇禧、黄旭等政治家的捐款。民国36年改为县第二初级中学。31年,李在大坡乡创办私立中山中学,37年停办。民国37年,郡人石在梧州云盖山创办私立沧东初级中学。

1950,县第一初级中学由梧州市接管,更名为梧州初级中学;县第二初级中学由县里接管,改为苍梧县初级中学。同年,东安区人民创办私立东安中学,借用石桥中心学校上课,当年停课。1951春季,中山中学恢复招生。

1953年秋,县第一初级中学在卫龙大王山成立,钟山中学停办。县初级中学改为县第二初级中学(又称夏颖中学)。1956,县第一初级中学招收高中生,更名苍梧中学。同时,在原中山中学旧址建立县第一初级中学(又称大坡中学、中山中学),在广平建立县第三初级中学(又称广平中学),在石桥建立县第四初级中学(又称石桥中学)。仁和民办初中、长洲民办初中成立于7月1957,常发民办初中成立于6月1958。

1960中主张“全党要办人民的文化教育事业,要搞群众运动”。当年新设新地、里埠、六堡三所中学,常发、仁和、私立中学改为公立中学。1961年有初中2所,初中9所,高中11班,学生475人,初中62个班,学生2704人,教职工173人。1962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撤销荔埠、六堡、新地、广平、仁和五中,将其学生分别分配到一中、四中、苍梧中学继续学习,二中高中学生合并到苍梧中学。调整后,全县有初中1所,初中4所,高中10个班,学生403人,初中56个班,学生2274人,教职工228人。同年,龙圩镇建立了一所民办初中和一所民办、社会办初中。

自1966“文革”以来,全县中学已连续三年停止招生。

1969期间,县革委会将苍梧中学、大坡中学、石桥中学、夏颖中学、常发中学五所中学的大一新生作为附中送到各大队小学,而这五所中学只招收高中生。之后,全县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公社办高中,大队办初中”的口号,中学数量迅速增加,甚至很多大队都开起了高中班。到1972,全县15个公社除邻水县外,全部有了自己的高中,大队小学附设的高中班教学点73个,初中班教学点151个。1975,邻水成立“五七”中学,招收高中生。1977年改为邻水高级中学。1979根据自治区岑溪会议提出的“压缩高中,调整初中,发展农业中学,加强小学”的精神,逐步采取措施,调整中学布局。1980只保留了七所完全中学:苍梧中学、卫龙中学、钟山中学、邻水中学、常发中学、夏颖中学、石桥中学。之后完全中学基本稳定,初中增多(也有小学附设初中)。1990全县有完全中学7所,96个班,5427人,其中高中40个班,2176人。有25所初中,313个班,16593名学生,其中小学附属初中14所,38个班,1913名学生。全县中学教职工1269人。

代表学校:苍梧实验中学、苍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