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托马斯的游戏评价

绘画表面:

托马斯是一个孤独的长方形。每个人都应该帮助他,以便找到一个朋友来摆脱单身。游戏的画面很抽象。光看画面,你会觉得它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了,但是播放的流畅性和动作的真实感还是很不错的。

声音:

游戏的音乐和游戏的内容一样抽象,却又充满了活泼的生命力,抽象风格的画面带给人独特的感觉。

开始使用:

游戏玩法很简单。你只需要控制托马斯移动到每一关的虚线处就可以过关了。很快,当托马斯找到朋友时,你要协调好方块间的移动顺序,互相配合,为托马斯找到更多的朋友。

创造力:

虽然画面简单抽象,但是游戏很好的展现了横版动作游戏的精髓和乐趣。我们也应该佩服设计师的独特创意,通过简单的造型来展现游戏中的角色个性。

可玩性:

游戏简单有趣,关卡丰富。可以动手动脑玩。在看似简单的关卡中,仍有许多谜题有待挑战。锻炼大脑逻辑,真心推荐。

《孤独托马斯》评价:孤独游戏体验生活

“孤独”在中国文学中被赋予了非常崇高的含义:孤独是王道,独一无二才是唯一。独一无二的王者,高贵冷艳,不接受任何人的赞许,也不需要任何人的怜悯。但在今天的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孤独来形容孤独,所以把托马斯曾孤独翻译成孤独的托马斯也不算错。只是游戏鸟边肖认为孤独比寂寞更合适。我今天要讲的就是这个孤独的小广场——托马斯。

他的名字叫托马斯,他生活在一个灰色的空间里。他孤独,他渴望朋友,他需要有人依靠。头顶不断的光亮是他的向往,但无论他如何努力奔跑跳跃,留给他的都是身后长长的影子。当边肖第一次进入游戏时,他被托马斯背后的影子所吸引。那不仅仅是阴影,那是人性最无助的一面。

孤独的托马斯抓住了人们的孤独感,用非常抽象的画面向大家展示了人性的弱点。黑色的边框,背景中不断变化的灰色方块,白光下投射的阴影,远处的电子音乐。边肖的心突然变得安静了,就像一个空荡荡的山谷,他的面前只留下了红色。

游戏中的一切都是单色的,主角选择了象征人心的暗红色。开发者没有设计非常复杂的操作,只是排列了左右方向键和跳转键。这三把钥匙都是托马斯找到同伴之前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游戏很简单。相反,因为我们能控制的东西很少,很多看似简单的关卡都很难通过。

在游戏中,我们需要将控制盒移动到最后的白盒中。前期只有一个箱子的时候比较容易。当后面有更多的伙伴时,将它们全部移动到相应的盒子中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因为你会遇到很多起伏的障碍物,还有长距离的跳跃,错综复杂的楼梯。这些都很考验玩家的耐心和控制力。有时候我们会遇到难以逾越的沟壑,这个时候我们的心情会变得非常烦躁,一次次的失败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心理打击。如果这个时候选择放弃,很可能会错过后面的精彩。因此,我们应该冷静下来。冷静是每个成功人士的必修课。

相比难度更高的关卡,《孤独的托马斯》中还有更气人的设定。在游戏中,玩家往往需要控制托马斯跳高,一步走错就会掉下来,回到原点。努力爬了很久,瞬间跌到谷底的感觉是疯狂的。当边肖第一次演奏时,他对托马斯有很大的怨恨,因为这是孤独的。边肖觉得这个游戏生来就是为了娱乐大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游戏?

边肖拿着这个拼图继续游戏。一次次的失败让边肖几乎崩溃。心中一个声音一直在呼唤:“放弃吧!这是个破游戏!”边肖正要判断游戏是否纯粹的时候,突然想到,生活中,经常听到“放弃吧!”这样的称呼。每当遇到自己觉得无法克服的问题,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放弃。反正生活还要继续。生活中如此,游戏中也是如此。直到现在,边肖才醒过来。《孤独的托马斯》不是游戏,它是生活的写照,它更像是一件艺术品,而不是游戏。

是的,《孤独的托马斯》的魅力正是因为它不是一款简单的游戏,而是一件艺术品..它来源于生活,但又比生活更真实。它把生活中的各种事情放大呈现给你,让你感到无助和孤独。玩家才明白,游戏的画面,游戏的颜色,游戏的背景音乐,都是心理暗示,让人不自觉的感到那种孤独。

但如果是单纯的虐待玩家,那么这款游戏只能称之为垃圾。幸运的是,在遭受了随时会掉到谷底的楼梯、无底的水池、燃烧的火坑之后,玩家第一次遇到了自己的伙伴——黄色小方块。正是这个黄色的小方块让边肖明白了孤独的托马斯最终想要传达的思想,是对人与人之间枷锁的致敬。

原本难以跨越的沟壑随着小黄块的加入变得容易,但玩家需要思考如何在伙伴的帮助下克服困难。随着小黄片的加入,游戏的角色切换模式也开始了。玩家可以点击左右色块切换角色,从而控制两个小方块互相帮助。一个人的旅程变成了两个人的互助,然后他们遇到了新的伙伴——一个黄色的长条,一个蓝色的大方块,一个红色的横条。(稍后会出现紫色和绿色方块)

五个朋友各有特点。边肖偷偷给他们起了绰号。红色的还是叫托马斯,黄色的叫土豆,黄色的叫竹竿,蓝色的叫红薯,红色的叫扁豆。托马斯的属性是中庸,相对平衡;土豆长得矮,跳得低,但身体柔软,能通过短通道;竹竿是高富帅,跳得高,身材修长,让队友爬到更高的地方;红薯作为最大的家伙,经常碍事,但它能浮在水面上,让朋友从水池中穿过;小扁豆作为唯一的横向伙伴,总是在特殊的水平上发光,也可以作为弹簧,让伙伴跳得更高。

有这么多朋友的参与,通关变得有趣多了。玩家可以根据关卡的地形任意组合,利用自己的特点来克服关卡中的陷阱,游戏的策略也在这里凸显。现在回头看第一批关卡,会不会有一种忠妻的感觉?边肖其实很羡慕托马斯,因为虽然他独自一人,但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一起前进的伙伴。与几乎没有朋友的边肖相比,托马斯是幸运的。

到了后期,游戏不再是单一的黑梯,而是有了水和火等光明元素,关卡也不再是死黑,而是加入了很多活动器官。整场比赛不再流露出悲凉落寞的气氛,而是逐渐走向欢快轻松的路线。不得不说,《孤独的托马斯》在游戏氛围的渲染上远远落后于很多游戏,甚至很多游戏都没想过。

快餐游戏时代,游戏的本质已经开始腐烂,更不用说游戏的内涵这种深层次的东西了。有人说这是因为开发者的错,是他们创造了现在的我们。但事实上,《孤独的托马斯》一直被称为冷门游戏。这也是开发商的错,还是我们只是拿开发商当挡箭牌?边肖觉得是我们自己的惯性决定了今天的游戏市场,开发者只是顺应了我们的心态。所以,即使文案中“各器官用尽”,“孤独的托马斯”最后也只是得到了“作弊游戏”的评价。

当然,边肖认为60元的门槛费确实很高。虽然游戏可以作为艺术来欣赏,可以作为人生哲学来体验,但它仍然无法逃避它本身就是一个游戏的事实。对于大众消费者来说,是否值得这样的价格需要考虑。如果是简单的收藏,我觉得不需要那么高的费用。虽然艺术品的价值不能用常理来判断,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带着艺术品的标签随意出价。

在边肖看来,如果不算高门槛费的话,《孤独的托马斯》还是一款不错的益智游戏。画面有点不一样,但也符合自己的气质。如果换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如何体现“孤独”的元素?除此之外,游戏在背景音乐的选择上也非常出彩,甚至在故事和人物上加入了配音。游戏的可玩性要等到小伙伴们的出现才会慢慢体现出来。前期的关卡有点枯燥,不过好在后期有非常精彩的内容可以填充,不过难度自然“非同一般”。对益智游戏情有独钟或者想挑战心理素质的玩家可以试试,前提是你愿意买这趟旅行的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