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豹被韩信生擒,为活命献爱妃薄姬,刘邦:收下爱妃,你去吧

魏王豹名叫魏豹,魏国王室后人,因灭秦有功被封西魏王,所以史称魏王豹。魏豹此人朝三暮四、反复无常。他先投项羽,后归刘邦,因见刘邦势去再降项羽, 惹得刘邦大怒,发誓踏平魏国

伐魏之战的重任自然是落在大将军韩信的肩上,韩信还是那些"惯招儿",奇兵、正兵,交替用之,打得魏豹找不到不北。不过 此战之所以为后人津津乐道,并不在于韩信如何用兵,而是因为此战的起因,魏豹为什么见刘邦势去就再降项羽。

许负是秦汉时期有名的相面师,她相面很准,在当时名气很大,被汉文帝认作义母,汉高帝刘邦封为"鸣雌侯"。

一天许负见到了魏豹的爱妃薄姬,说薄姬生的孩子以后肯定能做天子。魏豹听到这话喜不自胜,心中暗想, 自己的儿子既然能做天子,那么不就说明自己也应是天子?

天子的老爹一定是天子?这话本来就不对,哪一朝的开国皇帝不是凭自己打拼出来的?更何况,许负只说薄姬生的孩子以后能做天子,并没有说薄姬和谁生的孩子呀。 魏豹一厢情愿的认为他自己就是准天子,真是愚蠢至极。

相面师许负的话并没有错,薄姬后来生的儿子果然当了天子,这个天子就是汉文帝刘恒, 刘恒他爹是隔壁的老刘,和魏豹没有半毛钱关系。

当时魏豹在刘邦手下做事,他一想到自己是未来的天子,未来的天子怎么能够寄人篱下,给别人打工呢,所以借着刘邦势力渐弱的机会,起兵造反背叛了刘邦。

虽说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不过像魏豹这种奇葩人,还真不多见!

黄河临晋渡口是魏国边防的险要关口,韩信带着三万大军赶到这里的时候,正值秋风萧瑟,黄河河流湍急之时。这还不算,韩信看到对岸,魏兵防备森严。原来魏豹得到韩信将带兵前来攻打的消息后, 早就在此 布下重兵几十万。

面对这个险关,韩信并不怎么意外,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这本就是行军打仗时司空见惯的事儿。既然魏国集重兵于对岸,咱们汉军就也在岸边安营扎寨。两军中间隔着一条恶浪汹涌的黄河,魏军不可能对汉军发动什么突然进攻,但汉军此来就是要"收拾"魏国,对岸的魏军心里肯定有个大大的 "鸭梨"!

两军相持在黄河两岸,既然魏军不能实然进攻汉军,汉军肯定也不能轻易进攻魏军,韩信要解决进攻的实质问题,还得另辟蹊径。在大多数将士们休息后,韩信带着少数心腹四处勘查地形和军情。

韩信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要寻找出奇制胜的机会。强行渡河攻击是下下策, 伤敌一千,自损八百,那种莽夫式的打法,韩信是断然不会采用的。

很快,韩信等人发现黄河上游的夏阳地段是魏豹的软肋,这里虽然水流湍急,但几乎没有什么魏军防守。

接下来就剩下怎么渡河的问题,如果要渡河,就需要船,船从哪来?收集民船,一时间也收不了那么多;造船,最快也得三四个月的时间,拖得太久。无论收集民船还是造船,还有一个致命的弊端,就是动静太大,动静一大,那就成了广而告之,还怎么能叫奇兵?

聪明人就是聪明人,韩信想出一个妙招。他叫人收集了许多木盆、木瓮等木质器具,全部口朝下连结起来,这样的木筏简单易做,十分实用。

几天后的一个黄昏,韩信令人在蒲板佯攻渡河,以吸引魏军的注意力,然后派五千精兵从上游的夏阳偷渡过河。也就是几个时辰,韩信的五千精兵就逼近安邑城。

所谓奇兵,就是神不知、鬼不觉,出奇不意地打击敌人。 韩信的这五千奇兵,对于魏豹来说就好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或地下冒出来的,魏豹根本就防不胜防。

魏豹赶忙派军驰援安邑,可他们赶到时,韩信的五千精兵早就攻占了安邑城,等待魏豹的是四处地喊杀声。

更令魏豹没有想到的是,他刚派军驰援安邑,韩信的大部队马上就从蒲板渡过黄河,这样汉军对魏军就形成了前后夹击的势态。很快,魏豹的二十多万军队,就被韩信的三万人打得七零八散,魏豹本人也成了无家可归的丧家之犬。

魏豹一路逃窜,先败安邑,再败曲阳,等他逃到武恒时,身边只剩下二十骑人马。韩信一路追杀,直到把魏豹装进囚车。

魏豹怕死,他向刘邦写信求饶,说是愿意献上他的爱妃薄姬。这也叫男人?自己没本事不说,还要拿老婆来换命!刘邦给魏豹回了封信,"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爱妃我替你照顾着,你不必再挂念,好自为之吧。"

这次刘邦没有杀魏豹,可魏豹很快就死在了刘邦部下的周苛和枞公手中,杀魏豹也没什么实质性的罪名,只是"反国之臣,难与***守"!

雪者

魏豹不应该埋怨相面人,因为薄姬生出的儿子确实当了皇帝,只是这个儿子不是和魏豹所生。魏豹妄想着君临天下,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不说,最后还因此丢掉性命,这就是人算不如天算。

韩信此番用兵,依旧是奇兵、正兵交替用之,并没有因为魏豹不懂用兵而轻视他。韩信在用兵方面始终能够胆大心细,小心谨慎,这恐怕就是他一生从无败绩的原因吧。

成千上万人的生死荣枯,被我们一页翻过,多少王侯将相在我们的指间轻轻滑去。 历史 的魅力就在于,我们读的是真实发生的"故事"。我们研究 历史 ,是为了传承文化,更是为了做好自己。

参考资料:

《史记》、《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