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郑智化为什么退出歌坛?
郑智化:退出歌坛进网络 志在改变世界
当年的一曲《水手》令郑智化在华语歌坛独领风骚,但他却在风光无限的时候选择了功成身退,远走他乡。尽管近来媒体的报道都是他重归歌坛的消息,然而如今的郑智化真的不再是艺人,而实实在在是一个在网络行业打拼的企业家。这样的变化,令人好奇。
他坐在我的对面,递过来的名片很卡通,一眼让人看见的是一个左手持冰激凌、右手拿剑的娃娃,大约是个武士,上面大大地印着做得很趣致的“阿拉叮”三个字。这不算什么,惊动我的是娃娃脚下的两行小字:“大总管郑智化”。“大总管”的称谓在我这个内地人看来有些逗人,翻过名片背后的英文来看,原来对应的是“CEO”,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总裁。
台湾阿拉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CEO郑智化就这样出现在我面前,找不到一丝艺人的痕迹,还有些中年发福。尽管近来媒体的报道都是他重归歌坛的消息,然而如今的郑智化真的不再是艺人,而实实在在是一个在网络行业打拼的企业家。今年暑假,他潜心思考多年并开发的大型网络互动游戏“阿拉叮”将正式在台湾面市,这个可以时而穿行在虚拟世界、时而在现实世界中得到满足、被郑智化称做“人玩人”的游戏,如果成功的话,我不知道它会不会风行开来,是不是真的像网恋、手机短信一样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道德准则。郑智化却用十分平静的口气说了一句相当自负的话:“我要做就是要改变世界,如果不是,我就没有兴趣。”
口气很大。然而在20世纪的90年代,郑智化已经用歌声影响了华语世界的一代人。他的歌声中有愤怒有批判兼励志,使得腿有残疾的他,不是人们通常眼中的弱者,而是风靡歌坛的偶像级人物。1999年,在歌坛风光了十年的郑智化激流勇退,告别歌坛远走美国。那时候,性格决绝的他,以为自己离开歌坛,决不会回来。于是,他专心在企业界想要做成一番别人没做过的事业。
然而,他终究食言回归歌坛了,而且他不是从寂寞宁静中复出,却是正在他的另一个人生即将揭出新的谜底、另一番事业正是箭在弦上的关键时候,他决定重新恢复自己的歌手身份。这样的郑智化,好不令人好奇。
一切,似乎都应该从1999年说起。
打了十年的赌到期了
1999年是郑智化告别歌坛的一年,离开的原因不是单一的,其中的第一个,就是郑智化和别人打的赌到期了。
在进入歌坛之前,年轻的郑智化已经是相当成功的广告公司创意总监,他有音乐的才华,但他的条件在世俗的眼光看来是不可能在歌坛获得成功的,同事、朋友也不免开玩笑揶揄几句,年轻气盛的郑智化为了赌一口气,证明自己可以做到,1989年,他便和人签下一纸合约,保证自己决不会再靠广告挣一毛钱,而靠唱歌绝对可以唱十年之久。从此他放弃了自己十分成功的广告事业,进入歌坛。他说,给自己的目标就是十年。
十年的歌唱事业,郑智化说觉得自己没有愧对自己,然而他始终不喜欢在台前做一个明星。他只喜欢在台上唱歌的感觉,却很讨厌做一个名人或是扮演一个大家都会去看他的那种角色:“坦率来讲,我比较喜欢自由自在,喜欢别人不是太重视我,这
我可以去观察人家。以前做广告就是这样,我去观察这个世界,然后我有感觉,有自己的想法,可以比较有趣地去做很多事。可当你自己成为一个目标的时候,就变成了别人在观察你,所以我做歌手我觉得跟我本身的个性是有一点冲突。它给我唯一的快乐就是在台上唱歌的时候,当灯光照着我,当观众跟我互动,把我的歌唱出来那种成就感。”他的歌手生涯就是在这样的快乐和不喜欢的冲突中“挨过来”了。
在他唱歌的那些年里,正赶上整个世界因为网络的盛行而发生着巨大的改变。1997年,郑智化开始自如的运用网络工具的时候,正是全球网络泡沫经济大行其道的时候,他眼见着这股疯狂的网络热潮,无数人热情地投身网络事业。曾作为广告业资深人士、具有相当商业运作经验的郑智化对这种现象无法接受:为什么有这么多可以说是莫名其妙的行业也能在网络上募得上亿甚至是上百亿的资金?得到那些大财团的青睐?在他的经验里,那都是不可能成功的投资。他因此对网络有了兴趣,想知道人家到底在想什么。他说自己的个性就是,一旦有了兴趣,就一头栽进去。
于是1999年,等到打赌输了的一方在公开场合向他下跪认输之后,觉得自己已经完成歌坛使命的郑智化,开始奔赴美国苦心学习有关网络和财务管理的知识,想要自己创业,通过自己的参与证明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他想挑战别人没有挑战成功的东西———因为当初那些一窝蜂起来的网络企业如今大都“泡沫掉了”,只剩下几家大公司。而且他的挑战不是为了像一般网络公司一样只是为了盈利,他认为这样自己投身网络的意义就不大了:“我想证明,我们是不是有一个东西让人家去重新思考: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之间该怎样去运用?”
身怀远志的郑智化就这样在1999年转变了自己的人生。他说,自己大学念的是土木工程,这个专业最重要的就是借力使力,要计算这个工程可以承受什么样的压力,会不会倒。他说:“这跟做人的道理一样,你能承受多少自己要先计算一下,不要太勉强。所以我不会非要怎么样才好,我会尽力去做,做不到的时候我是很认命的人。”言外之意,我的理解是他至今所选择的事情都在自己的能力之内。
但是,那一年,改变郑智化的原因并不止于此,结婚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而对他产生颠覆性影响的是———1999年7月1日,女儿出生了。
从女儿出生的那一刻他想:“完了!”
郑智化说,自己过去就是那种云游四海、四处为家的浪子,一出家门就像走丢了,好不容易回家就像捡回来了,然而女儿一出生,就被她克住了。做了5年多的爸爸,郑智化觉得那不仅仅是父女的感觉:“那就是你前一辈子的情人。”他形容自己过去的幸福都是在刺激中的幸福,有了这个女儿之后,他的生命才知道什么是真正安定的幸福。女儿出生之后,他帮她洗澡、换尿布,为她读书,这都是以前自己不可能做的事情。并且,那两年除了读书,他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家陪孩子。以至于曾经觉得他很不安定的老婆现在会常常跟他讲:“你可不可以没事出去散散心?不要天天呆在家里好不好?”
郑智化把自己的创作天分都贡献给女儿,从女儿满月听到的第一支催眠曲到成长至今所听过的儿歌、故事,全部都是爸爸的原创。这个在郑智化的充满感情的叙述中显得格外聪明、顽皮甚至是鬼灵精怪的女儿,不仅把浪子郑智化变成一
恋家的模范爸爸,更是改变了他对人生的看法。
他说38岁以前或者说1999年以前,郑智化很绝对,做事喜欢分类,认为一切有始有终,觉得该结束就断了,没有什么断不了的,比如离开之后就绝对不要回来,做不到就宁可毁灭。然而结婚生女却让他发现这个世界上真的有没办法断的东西,从女儿出生的那一刻,他想:“完了!这辈子一直到闭上眼睛,这个人都跟我有关系。”这让他学会一件事,就是不要把事情做得很绝对,这是38岁之前的郑智化无法理解的。
他举例,说自己家里有一把椅子,客人来了,因为抽烟将椅子烧了一个洞,要是以前的郑智化他会把椅子丢掉或者不计代价和成本也要将它修补成原来完美的样子,但是现在他会留着那个洞,并享受这个洞留下的一段回忆:某天某个朋友来到家里……他说自己花了38年的时间才学会这样的道理:“可见我这个人有多么的晚熟!”
就是这样的变化影响到他在歌坛的复出,让他反思为什么要对音乐这样残忍,尽管自己不喜欢当歌手,但自己不要去当那种传统的歌手不就行了?当然,这样的想法是在他吃惊的发现,众多自己的歌迷对他的告别表示不满并热切期待他回归之后。2000年,郑智化接到众多内地演出的邀请,2001年他终于下决心参加公益性质的演出。在回来之前,因为不知道如今的内地歌迷怎样看待自己,他很好奇地到网上搜索相关的信息,结果发现歌迷为他建立的“郑智化音乐联盟”,歌迷所表现出的那种热爱令他非常感动,于是和版主相约,乘着演出的机会到北京和歌迷们进行一次“网聚”。没想到和歌迷的这次交流竟成了一次“批斗大会”,他非常吃惊,原来自己一个离开的决定会让歌迷这样伤心,原来自己的音乐会是这样重要。他开始想,何必要做得这样绝?离开是自己个人的决定,却和那么多人有着无法割裂的关系。
郑智化决定“出尔反尔”,回到歌坛,他说这是“还债”:“因为觉得不管这个世界怎么改变,还是有很多人跟着自己成长过,也许一些新的人根本不知道郑智化是谁,但不用去在意我要跟人家去争什么,而是去回馈,用自己的音乐去跟人做感动的交流。”他很讨厌台湾有些人说“在台湾不行才到内地混”,过去他会因为不愿给人家这个口实而不回到内地做音乐。然而他现在却放松下来,此番的复出,郑智化不为生计,不为挣钱,他说就算内地只有三个人喜欢自己的歌,他也会为这三个人做下去:“就像有孩子一样,我有一个孩子还是两个孩子,我付出的爱必须是相同的。”抱定此信念,他说,不管世界如何改变,不关我事。
但提到唱片业的现状,郑智化依旧表现出他愤怒批判的本色,他对于由于世界五大唱片公司的进入而变得只有商业没有热情的台湾唱片业深恶痛绝,眼见着台湾唱片行业飞速下降的行业利润,他说自己只有毫不同情的两个字:“活该!”
内地歌迷呼唤已久之后,郑智化选择在2005年的现在回归歌坛,因为现在,他努力创业的公司终于到了一个可以开始的时候,他的公司研发的项目“阿拉叮”已经完成,即将上市。他腾出一口气,可以做音乐了。
荷尔蒙经济和脑力经济
在提及自己的公司和公司目前所做的事,郑智化屡屡使用的一个词是:“我的事业。”这是他现在最为在意的主业。他说他喜欢写历史,做歌手只是个人的成就,而做企业家不一样,企业是个有机体,集合更多的优秀
才集体去创一个事业,而且企业可以传承。他希望今后如果成功的话,除了郑智化,还是一个团体的成功。而作为一个优秀团体的领导者,其中难度的挑战和成就感,显然是与做歌手不能相比的。
如今投身IT业,他说倒不是多么热衷这个行业,只是一个简单的想法:“想证明我的想法是对的,你们错了。”而他的想法,他说,你只有在“阿拉叮”出来的时候才会明白,真的讲不清楚,当初他为这个项目到处去找投资的时候,没有人听得懂他在说什么。但是他说,自己不是一个做梦的人,一个项目想出来一毛钱挣不到他是不会去做的。从1995年知道网络开始,他就一直在想可以在网络上做的行业,到2000年的时候,他想了60种,每一种行业他都做了厚厚一本完整的方案,然后再冷静下来,设定自己是这个行业的竞争者会怎么办?这样经过反复论证,他毙掉了其中58个,之后又去掉其中技术还达不到的一个,剩下的一个就是“阿拉叮”。
为了这个项目,他创业5年。
通常很多艺人退居幕后开公司,都会选择自己最熟的行当来做,郑智化却找了离自己最远的一个尖端行业,为此太太常说他“吃饱了撑的”,简单的不做,偏要去做最难的。网络行业里他也没兴趣做那种简单的类似铃声下载之类的功能性、应用性的行业,他要做的是开创性的、能够改变世界改变人的思维的东西!他说:“如果要说我跟别人最大的不同就是我知道我要什么,我很清楚我不要什么。别人说什么,我从不动摇,这一生都是这样。”在他唱歌最红火的那些年,有人跟他说让他多出点情歌,这样可以赚更多钱,他说,我打不到那个市场,不用多说了。他说他们不懂。
影响世界,那么郑智化的事业目标应该不仅仅在华语世界,他却说,自己不光是要赚钱,而是想当老师,告诉人家一些经验,告诉人家可以这样做,他说,如果成功,可以启发很多年轻人。一个叫“阿拉叮”的网络游戏,郑智化竟然这样有自信去改变世界,在我们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之前,我们无法知道这是他口出狂言,还是真的有备而来。我仔细请他给我解释他所要做的东西,那个把虚拟和现实连接在一起的游戏听起来玄妙无比,又并非不可想象。我这等没有商业头脑和只知道利用网络查资料的人无法想象其市场远景和深远影响,只能遵照郑大总管的嘱咐,为了商业秘密而三缄其口,不做披露。然而,我却听明白了他其中想告诉人们的一点,科技是为人服务的,不能为了科技而科技,被网络本身捆住了手脚,网络不过是一个平台,他说他对所谓网络经济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人的情感和需求,是他称为“荷尔蒙经济”的东西,比如娱乐就是“荷尔蒙经济”,就像美国人说的:“你哭,你笑,你感动,所以你付钱。”
随着“阿拉叮”的推出,企业家郑智化会出一本书叫《脑力经济》,他会跟人探讨,当今很多行业都发展到极致的时候,那新的生长点在哪里?他会说不要做“me too”的行业,他要谈网络最大的市场不是人们常说的资讯传输,而是“孤单”与“无聊”。他说这一代人和下一代人最大的悲剧是他们非常孤单,因为来得容易,去得太快,永远没有真感情,寻求感情的次数越来越频繁、越来越空洞也就越来越需要。这就是他的“阿拉叮”最大的市场所在。
他会在书里说网络里面犯的错误,他说对于一个懂得成功的人不会总是要追随一些漫无边际的新玩意儿跟新思想,那都是假的,而是要回归到原始
尽管每天的资讯都在告诉人们出现了什么新东西,但在他的观念里世界没有新东西,所谓的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没有根本的区别,因为所有的做的东西首先都是跟人有关,所以要先把人搞懂,而不是把技术搞懂。而很多人的误区被新技术捆住了手脚。这就是郑智化想通过自己的创业成功告诉人们的东西。
这样的见识,彻底让人忘记这是一个曾经风靡一时的著名歌手,只看见一个深思熟虑的企业家。
只吃一种东西和决不能让人看的油画
“阿拉叮”会不会像郑智化希望的那么成功,没有人可以预先不负责任地下结论。一切要等到今年下半年之后甚至是过后几年的反应和考验。郑智化说自己不怕失败,失败之后他会再重新修正重新再来,他说自己一生愿意挑战,他还说:“有人到30岁这一生就已经定局了。我好像一生没有定局。”因为今年44岁的郑智化已经用他的经历证明,他的生命很丰富,未来的变化,连他自己也不清楚。因为一件事如果他找到答案之后,他就会马上想去找另一件事的答案。
为了这种寻找,他的生命注定变化不停。
但是他又笑着说:“还好,我只有两样东西是守旧的,一个大概是家庭,一个就是吃。”家庭的稳定不用多叙,但在吃的问题上,喜欢挑战和变化的郑智化却保守得让人觉得匪夷所思,这是他饱受太太和朋友诟病的一大缺点,因为非常可笑的是,他几乎永远只吃一样东西。他的一个助理曾经因为这样的原因,无法忍受而离他远去。
他在录音室录了几个月的音乐,助理负责为他买午餐、晚餐和宵夜,他竟然吃了整整四个月的蛋包饭。因为他根本就不愿意试别的。大概录音到了3个月的时候,助理终于受不了了,因为他每次到那家饭店的门口,老板娘远远地看见他就说:“哎哟,蛋包饭都准备好了。”助理去找郑智化谈,问他可不可以换别的?因为之前他非常崇拜郑智化,觉得他非常有创造性,应该是一个多彩多姿的人,结果和郑智化相处之后,发现他是一个极其无聊的人,竟然几个月只认准蛋包饭而不愿换!助理以离开作为抗议。
郑智化坦承自己在吃的问题上就是这样无聊,太太从来不问他“今天吃什么?”因为知道他的答案永远就是韭黄炒肉丝、小白菜、竹笋汤,到北京来,知道他的朋友也从来不问他要吃什么,因为如果让郑智化做决定的话大家都会吃不消,他永远的回答是:“涮羊肉。”而且永远是国展附近不起眼的那一家。他不是懒得去想什么好吃,而是觉得,那个已经很好吃了,为什么要换?
其实他在吃的方面很挑,很偏食。他不愿意尝试更多吃的东西的最大原因,竟然是怕吃到不好吃的东西。也由于吃的口味上的问题,他说“阿拉叮”如果将来要拓展国际市场,他唯独对美国没有兴趣,原因就是美国的东西太难吃了,一说起美国的吃,他一副服了的样子:“喔!找一家饭店要开车找好远好远的路。我吃了太多的垃圾食品!到美国整整胖了8公斤!”一次,北京的朋友到美国看他,大家在吃烤羊排,一个朋友说:“要是这时候我们在北京,吃涮羊肉就好了!”听了这话,他说自己眼泪都快下来了。他就这样因为吃而拒绝在美国居住。
除了吃,郑智化不为人知又同样不可思议的是他的绘画。在谈到自己为女儿画东西的时候,聊得兴起的他突然对我说:“我告诉你,我所有的才华当中最强的是画画。如果说我有音乐才华的
,在我的才华中占10%,剩下90%统统都是绘画。我音乐没有什么才华。”而他没有选择自己最有才华的画画作为主业,原因竟然是舍不得卖!他说自己的那些油画什么的,大概将来是用来陪葬用的。而这些画他绝不给别人看,他说这是自己私人的东西。他觉得音乐可以变成生财的工具,画画他就不想弄得那么复杂,就画给自己看就行了,一点都不愿意卖,他说:“那就是我嘛!”
他说虽然深知自己的才华不是在音乐上,而是绘画,但是他一点让别人看见自己绘画才能的愿望都没有,他希望在他将来成了成功的企业家之后,这只是总裁的小兴趣而已。郑智化的画都是油画,有关这些画,他说自己专门有一个秘密助手,一旦不小心画被曝光了,这个助手就会立刻把这些画都烧了。在这个问题上,郑智化一如既往地决绝。他说:“作为歌手,我已经掏心掏肺给人看了很多东西,只剩这一个给自己了。”大概可以让世人看到郑智化与绘画有一星半点关系的,就是他即将推出的“阿拉叮”,那里面的卡通形象是他亲手设计的,在他名片上那个拿着冰激凌的小人“终极武士”,以及“阿拉叮”的标识设计,都是郑智化的手笔。有趣,但能看到的真是有限。
在私人的问题上,他很有原则地有所保留,但是有关他雄心勃勃的事业,他谈起来是会滔滔不绝的。郑智化并不跟我谈什么发唱片或开演唱会的计划,他不忘自己是企业家,他和我约定,也许半年一年后,他的事业成功或失败了,我们再进行一次访谈,他说:“那样更有意义。”我心中不知为什么没头没脑地冒出那句著名的歌词:“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