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音器幼儿园大班教案
“扩音器”幼儿园大班教案1活动目标:
1.探索声音在管状物体中传播的现象。
2.感受声音传播这一科学现象的神奇,体验合作探究的快乐。
3.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和发现现象,用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4.培养动手观察和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多个塑料管,多个塑料弯头,几个可以塞进塑料管的布头。
2.《声传》教学挂图,教师教学资源。
活动流程:
1.引导幼儿用塑料管做一个“扩音器”,两人一组玩“小声说话”的游戏:请对着扩音器的口轻声说话,看话筒口的幼儿是否能听清楚。
2.引导孩子一起拼出不同长度和形状的扩音器。两人一组玩“耳语”游戏。一个人在一端轻声说话,另一个人在出口处倾听。试试看两个扩音器能不能听到声音。出来的声音一样吗?
3.引导孩子一起拼出一个带多个耳机的扩音器,组织孩子玩多人“打电话”游戏。
(1)做一个一嘴的麦克风,两个同样长度的耳机,三人一组做游戏。接收器处的两个孩子在一段时间后交换位置,听听两个接收器的声音是否像之前一样响亮清晰。
(2)制作一个一嘴的麦克风和三个同样长度的耳机,四人一组做游戏。接收器中的三个孩子在一段时间后交换位置,听三个接收器的声音是否一样响亮。
4.引导幼儿将布条放入塑料管,比较有布条和没有布条的塑料管在传声方面的差异。
5.通过观看教学挂图或课件,了解生活中通过管道扩音的例子,比如用扩音器说话,用听诊器听心跳声。
活动扩展:
幼儿园走廊可以装一个长麦克风。
活动反映:
在以往的活动中,我主要是以向导和组织者的身份进入和开展活动,和孩子们还是有一定距离感的。在今天的活动中,我尽量以小朋友玩伴的身份进入活动,和小朋友一起玩,一起发现,让小朋友觉得我是他们的大朋友,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探索兴趣,让他们敢于提问。
“扩音器”幼儿园大班教案2的设计意图
在一次饭后区域活动中,两个小女孩用纸杯当小电话,模仿大人聊天,彼此聊得那么开心。别的小朋友觉得很好玩,也拿纸杯当小手机玩打电话的游戏。突然,一个孩子说:“如果纸杯真的可以当小电话来传递声音,那该多有趣啊!”听了这个提议,孩子们兴奋地谈论起对“用纸杯做手机”的不同看法。我立刻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根据大班幼儿动手能力强、爱探索的特点,设计了这个科学活动“奇妙的扩音器”。预设着眼于儿童的自主学习,旨在引导儿童通过做和玩获得科学知识,进一步激发他们积极尝试和探索科学的兴趣。
一.活动目标
(1)理解声音可以通过棉线、铜线、塑料绳的振动传播。
(2)学会比较观察,可以对探究的问题进行预测和验证,并作出准确的记录。
(3)感受探索科学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1.对“扩音器”这个玩法有了初步的了解。
说明:引导孩子探索让扩音器传递声音的方法。
(2)材料准备:
1.PPT多媒体课件:奇妙的麦克风和电话室。
2.两人份儿童操作记录资料一套(话筒用细绳连接,话筒用细铜线连接,话筒操作记录卡用塑料绳连接)。
3.场地准备:园区内相对开阔的活动室。
三、活动过程
(1)展示用棉线连接的麦克风,激发孩子的探索兴趣。1.孩子们可以自由地玩用棉线连接的麦克风,并探索如何玩麦克风。
说明:老师今天带了什么?棉线连接的麦克风可以传声吗?请找个舒服的地方两人一组试!
2.分组再探究,发现棉线只有拉直振动才能传递声音。
引导要点:两个孩子合作探索,发现需要把棉线拉直,把麦克风贴近耳朵才能传递声音;声音传递时棉线会振动。
(2)幼儿分组探究,引导幼儿探究声音通过连接器的振动传递,并记录实验结果。
1.展示由三个不同连接器连接的扩音器,并学习记录。
指令:看!老师还带了两种不同的麦克风,一种用铜线连接,一种用塑料绳连接。请比较三种不同连接器连接的麦克风,看看哪一种的声音传输能力更强。请小朋友当小裁判,边做实验边在桌子上记录实验结果。
指导要点:介绍录音形式,引导孩子学习录音的内容和方法。
2.孩子们两人一组合作进行实验,比较三种不同连接器的传声能力,并记录探索结果。
引导点:让孩子两人一组探索,引导他们有目的地记录连接器是否笔直,是否能感觉到振动,是否能传递声音。
(3)分享交流,启发幼儿通过传声筒用文字表达对声音传播的探索和发现。
1.儿童交流的实验结果。
说明:经过你的探索,请告诉孩子们什么样的扩音器传递声音的能力最大?
指导要点:根据自己记录的结果,引导孩子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
2.播放课件,了解声音传播的秘密。
说明:为什么用铜线连接的麦克风,不管有没有拉直都可以传输声音?让我们来看看这个秘密。
知道声音是通过接头的振动来传递的,铜线振动又硬又快,声音很容易传到另一个麦克风,所以铜线无论是否拉直都可以传递声音。而棉线和塑料绳是柔软的,松散的棉线和塑料绳会抑制、削弱并最终吸收振动,使振动无法到达对方麦克风。只有拉直的棉线和塑料绳才能很好的传递振动,这样声音才能随着拉直的棉线和塑料绳的振动顺利的传递到麦克风的另一端。)
(4)了解“扩音器”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感知电话传输的秘密。
1,启发孩子寻找扩音器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电话传输的秘密。
问题:请想一想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东西使用了“扩音器”的传声原理?
2.观看课件《电话间》,初步了解电话传输的秘密。
引导点:引导孩子理解电话如何传递我们的声音,如何接收。
第四,活动延伸
(1)在科学区放上孩子们自制的不同的“扩音器”,鼓励孩子们继续探索,发现更多班级间声音传递的奥秘。
(2)在艺术区提供素材,鼓励孩子自己制作不同的喊话器,通过尝试和改进更多的喊话器,激发孩子的理解兴趣和探索欲望。
附加信息:
1,麦克风小秘麦克风利用声波引起固体振动传播的原理。一般固体的透声能力强于空气和水,线拉直后类似固体,可以提高透声能力,减少声波损耗,达到透声效果。声音是通过连接器的振动来传递的,铜线快速的用力振动,声音就很容易传到另一个麦克风,所以铜线无论是否拉直都可以传递声音。而棉线和塑料绳是柔软的,松散的棉线和塑料绳会抑制、削弱并最终吸收振动,使振动无法到达对方麦克风。只有拉直的棉线和塑料绳才能很好的传递振动,这样声音才能随着拉直的棉线或塑料绳的振动顺利的传递到话筒的另一端。
“扩音器”幼儿园大班教案3活动目标
1.试着用纸杯做一个纸手机(麦克风)。
2.观察声音传播过程,明白声音是可以传播的。
有趣的实践
活动总结
-用纸杯做一个麦克风,观察声音传播的过程,把几个纸杯连在一起,和朋友玩纸手机游戏。
准备活动
-自由选择活动-科学领域-大眼小眼活动纸-扩音器(声音可以传播吗?)
活动内容
引入
1.看着卡通扩音器,听着身边的声音,听着产生的声音。
嘘!安静,我们教室里有什么声音?
窗外是什么声音?
-用你的手掌敲桌子。什么声音?
-拍拍手。那是什么声音?
-你能听到远处的声音吗?我怎么能听到远处的声音?
发动
2.观看视频扩音器,谈论实验目标、备件和实验顺序。
-我们今天要做的实验叫什么名字?
-做实验需要什么?
-用扩音器和你的朋友说话。
-看看实验的顺序。
1)用锥子在纸杯底部打孔。
2)将线穿过孔,用回形针固定。
3)开始玩扩音器游戏。
活动:扩音器游戏
3.用锥子在纸杯底部打一个孔,将线穿过孔,用回形针将线固定,完成音管。
4.通过扩音器与远方的朋友通话。
-线路怎么能听到声音?
-让线弯曲,听。听起来怎么样?
-让线听直了。听起来怎么样?
-声音是如何通过电线传播的?
-纸杯上除了螺纹还可以用什么连接?
结束
5.实验结束后,大眼小眼活动纸()-扩音器(声音可以传递)写下实验结果。
需要注意的事项
-用长气球和弹簧做一个扩音器。
活动评估
-评估对声音通过麦克风传播过程的理解。
——评估是否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关于教师活动的信息
扩音器的声音通过声音和空气的振动传到纸杯上,纸杯的振动传到直线上,振动后形成直线。振弦把声音传到另一边的纸杯里,振动的纸杯会把声音传到耳朵里。
气球扩音器——发出声音后,声音的振动引起纸杯的振动,纸杯的振动引起气球和气球内空气的振动。
弹簧麦克风-弹簧可以传送两种声音。因为弹簧是弯曲的,声音传播会比整个弹簧慢,所以你会听到回声一样的声音。
幼儿园四班“扩音器”的教学目标;
1.通过给孩子制作喊话器,培养孩子的动手制作能力。
2.培养孩子的探索欲望。
3.愿意在游戏中与同龄人合作,体验游戏的乐趣。
4.能够用清晰的语言讲述你的观察和发现。
采用的科学方法:
探索实验和观察的方法。
儿童材料:
2个纸杯、线、回形针
操作步骤:
1.将线的一端穿过纸杯。
2.用回形针把线固定住,留在杯子里。
3.同样,将线的另一端穿过另一个纸杯,用回形针固定。
4.完成后,对着一个纸杯说话,另一个纸杯放在耳朵上听。
活动流程:
(一)儿歌介绍
1,“打电话”
两个小娃娃在打电话。
嘿嘿嘿?你在哪里?
唉,唉,唉我在幼儿园!
2.活动探索
孩子们,我们每天都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老师正在讲话,孩子们能听到。为什么?因为我们身边有很多空气宝宝,所以声音可以通过空气宝宝传到孩子的耳朵里。声音还能通过什么传播?你想想,如果我们都在湖边钓鱼,如果一个小孩在湖边大喊大叫,我们会钓到鱼吗?不会的,鱼都被吓跑了,因为声音隔着水鱼也能听到,小鱼也会被吓跑。然后,请把耳朵放在桌子上,轻轻地敲桌子,我们会听到叮当声。为什么?原来我们敲桌子的时候,声音会透过桌子传到我们耳朵里。这是因为桌子是实心的,实心也能传播声音。
今天我们来做一个麦克风,展示一下成品。就像刚才我们儿歌里的小朋友打电话一样,让小朋友观察两个杯子有什么联系。让两个孩子试试。实验过程中,麦克风的线要拉直。为什么他们能听到彼此的声音?正是因为两个杯子用一条线连接起来,声音才沿着这条线传到另一个孩子的耳朵里。就是因为线是实心的,实心可以传播声音。
㈡进行中的活动
1,物质探索
展示纸杯、线和回形针,提醒孩子们上节课我们用纸杯、回形针和线做了什么宝贝。想想我们会在这堂课上用这些东西做什么。让孩子们发挥想象力。
2.孩子们可以自由探索。老师指导孩子用穿针操作,然后分别在两个纸杯中间穿孔。将线的两端插入被子底部的小孔中,并将两个回形针分别系在线的两端。不要掉下来,然后拉直线,或弯曲它来听纸杯发生了什么。
3.摘要:声音通过三种介质传播,气体、固体和液体。扩音器通过线路传送声音。如果线没有绷直,就听不到声音。
(3)互动类:小朋友,下面哪个叫的更清楚?(第二)
(四)教师和孩子一起总结,教师提问,进行作品展示和点评。
1,总结:声音是靠介质的振动传播的,地球电话的连接线只要一说话就振动。曲线在说话时不能振动,所以不能传播声音。
2.问题:你对书中的科学了解多少?
3.作品点评:哪个扩音器声音最清晰?
(5)总结与延伸:讨论为什么线直时声音大,线弯时声音大。
(六)撕页、成品、回袋
活动反映:
幼儿园科学活动强调幼儿在教师指导和自身活动的帮助下,操作和感知周围事物,不断发现问题并试图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孩子在已知的基础上独立探索未知,在不断的尝试中获得成功,最终获得知识。
“扩音器”幼儿园大班教案5活动目标
1.知道电话是受扩音器的启发而发明的,感受传递声音的乐趣。
2.对科学活动感兴趣,愿意继续探索扩音器的奥秘。
3.在活动中,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
4.发展孩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要准备的活动
纸杯音管、不同材质的管子(硬管和软海绵管)、多媒体资源、查询结果显示板、塑料管和棉花。
活动过程
先以参观“声音体验馆”为主线,通过玩纸杯介绍活动,了解声音的传递。
1.老师问:这是什么?玩纸杯手机怎么让声音更清晰?
2.两人一组玩“耳语”游戏,然后分享你刚刚听到的内容。
3.老师简要总结:能听到很小的声音,说明纸杯手机是可以传递声音的。通过播放幻灯片,让孩子知道纸杯电话传递声音的秘密。
二、通过玩不同材质的管子,引导孩子探索声音传播与材质的关系。
1.教师指导孩子们观察差异(颜色,硬度...)的这些管道。它们能像纸杯一样传递声音吗?哪种管道传输声音更清晰?先让孩子们讨论和猜测。
2.老师:用贴星星的方法把你认为的结果展示在前面的展板上。
3.成对使用不同材料制成的管道来验证刚刚猜测的结果。
4.分享交流和探索的成果,然后通过播放幻灯片了解到软海绵管可以吸收声音的秘密。
三、将幼儿分成三组,利用现有材料自由组装音管,了解如果改变音管的组合形状或往音管里塞东西,声音会发生什么变化。
1.老师问:这些管子能传导声音吗?管子做得很长之后声音会怎么样?如果你把棉花放在管子里,还能听到声音吗?如果你把管子弄弯了,你还能听到声音吗?引导孩子先猜结果。
2.尝试改变管道的组合形状,或者将它们分成四组,以探索声音会发生什么变化。
3.分享交流探索的成果
老师总结:管道变长后声音变小。
管子弯了,还能听到声音,说明声音会转。
棉花塞好后,噪音就消失了。
扩展活动:
知道了电话是根据麦克风发明的,进一步探究生活中还有什么是根据麦克风的原理制作的。
教学反思:
在以往的活动中,我主要是以向导和组织者的身份进入和开展活动,和孩子们还是有一定距离感的。在今天的活动中,我尽量以小朋友玩伴的身份进入活动,和小朋友一起玩,一起发现,让小朋友觉得我是他们的大朋友,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探索兴趣,让他们敢于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