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训练聋儿的言语和听力

听力练习

听力障碍是聋儿最本质的残疾。聋儿戴上助听器后,听到了声音,却不知道这是什么声音,也不知道这个声音的意义,更不知道如何分辨。所以我们家长有必要了解聋儿听力训练的方法,把听力训练作为首要任务。

我们称听力训练为听力训练。

首先说一下为什么要给聋儿进行听力训练。因为聋儿长期听不见或听得很少,他们的听觉功能处于最原始、最幼稚的状态。听力训练就是充分利用聋儿的残余听力,唤醒他们的听力。研究实验表明,聋儿对语言的掌握程度与听力训练的效果成正比。一般来说,他们听到的声音越多,他们的声音分辨率和对语言的理解就越强。

这里有一个现象。我们给家长写联系单的时候,包括听力和语言培训,而我们的家长只做语言培训。其实这种做法是极其错误的。听力训练和语言训练同等重要。我们要重视听力训练,孩子越小越要加强听力训练。

下面说说听力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供大家参考。

听力训练大致分为两步:一是听力训练,二是声音辨别训练。

听力训练还包括前期佩戴助听器的适应性训练。首先,第一次佩戴时注意最小音量,习惯后再调到合适的档位。听明亮的声音,给孩子选择一盘音色清晰、节奏缓慢的磁带,让孩子触摸录音机的扬声器,让孩子感受到声音的存在和震动。佩戴助听器的时间有短有长,比如刚开始可以戴3个小时,后来增加到4个小时,5个小时,直到孩子喜欢戴为止。

此外,家长还可以提供一些响亮的刺激,在聋儿能够承受的前提下,听听切菜做饭的声音、路上汽车的喇叭声、自行车的铃声、人群的喧闹声,从而建立聋儿的听觉习惯。

这是关于听力训练的,重点是声音辨别训练。这是我们父母的薄弱环节。声音辨别训练是帮助聋儿辨别不同的声音,特别是语言及其代表意义,培养聋儿的听觉定向能力、听觉辨别能力和听觉记忆能力。包括两个方面:(1)初步的声音辨别训练,包括对声音大小、有无、长短、节奏、高低、方向、自然环境的识别。

(1)识别有无声音。准备好小动物的录音机、磁带、头饰。

方法:放一段轻松的音乐,家长和孩子一起戴上小动物的头饰,小动物们走着爬着。音乐停止后,小动物们也停止活动,蹲下或假装睡觉,并在活动过程中随时提醒孩子们注意有无声音。当孩子明白游戏规则后,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准备一面鼓,老师可以示范,听到声音就举手,然后用背训练。

(2)区分声音的长短。

准备哨子和彩纸,将这张纸剪成长短不一的纸片,引导聋儿先听长短哨子。家长会示范,听到长哨就把长纸放一边,听到短哨就把短纸放一边。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还可以对孩子进行语言训练,教孩子说“长”和“短”这两个字。但不必刻意强调清晰,理解意思就好。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准备一个口琴和一个小动物头饰,给家长示范。听到口琴声,父母戴上小动物头饰,开始跳舞,直到音乐消失。做两次然后用粉笔画出这两次跳跃的路线。比较哪条线更长,哪条线更短。当孩子们明白了游戏规则,就让他们去做,然后他们就可以交换角色了。让孩子吹口琴,锻炼控制呼吸的能力。

(3)识别声音的次数。只需准备好鼓或锣、小猫钓鱼或小羊吃草的图片。引导聋儿听,告诉他们小羊要吃草了。一开始,家长可以敲鼓,让孩子画一根草。等他们熟悉了,就可以锻炼孩子对声音的记忆能力。连续敲几次鼓,让孩子画几根草。鼓的数量从少到多。敲两下再敲三下,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这个鉴定,这就需要我们的父母有一定的信心和耐心。

(4)辨别声音的方向。准备:电动玩具引导聋儿听玩具发出的声音。当他们熟悉后,父母可以把玩具放在一个安静的房间的任何角落,蒙住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沿着声音的方向找到玩具。如果孩子完成得不好,家长会反复示范。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可以换玩具。还有一种方法是选择几个孩子熟悉的父母,比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这些家长用毛巾蒙住孩子的眼睛后,从不同的方向叫聋孩子的名字,让聋孩子能找出是谁叫自己。

(5)识别声音节奏。包括音速等等。声速,准备:两段鼓与节奏对比强烈的音乐。手指娃娃引导失聪儿童在听到快速声音时快速移动,反之亦然。或者用跑步和走路代替手指娃娃。当听到快节奏的音乐时,聋儿做出奔跑的动作,当听到慢节奏的音乐时,聋儿做出行走的动作。声级,准备:鼓,哨子。两根钉子被分别钉在墙上,还有铁环。聋儿听到鼓声(鼓声属于低频音),就示意孩子在低处的钉子上放一个铁环。相反,当你听到高频哨声时,在高位置的钉子上放一个铁环。也可以加深难度,准备一把口琴,上下在墙上钉两排钉子,家长吹口琴,从左低音逐渐上升到高音,挂铁环的位置逐渐上升。让孩子明白意思,然后才能提高要求。为了更好的识别声音节奏,他们可以和你一起拍手,模仿你弹奏的节奏,砰-* *砰-*砰,直到可以随意模仿。之后,他们可以让孩子拍手,用相应的节奏模仿声音,或者记住一些儿歌的节奏,让他们用拍手的方式表现出来。

以大白兔和家庭歌曲为例,拍手只是一个过渡阶段,最终目的是让孩子能够说出有节奏的句子。很多聋儿在句子节奏上有缺陷,比如有的孩子一次只说一个字,或者一个句子的最后一个音很长。总之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采取对策。无论哪种情况,父母都可以通过拍手帮助孩子纠正语言的节奏。以上我说的就是聋儿的声母识别。当然也贯穿了聋儿康复的全过程。

(6)辨别声音的大小。准备:一个大苹果和一个小苹果,鼓。家长示范听到大鼓声就吃一个大苹果,听到大鼓声就吃一个小苹果,然后家长指导孩子吃完,或者拿两个大小不同的杯子代替。当他们听到响亮的鼓声时,他们指向一个大杯子,当他们听到小鼓声时,他们指向一个小杯子。

(7)自然环境的声学识别。辨别自然界中动物、物体、车辆的声音。具体方法:家长可以带孩子到路边听听车辆、铃铃、自行车、汽车喇叭的声音,然后做出判断。识别动物可以提供几组动物的图片。以羊咩咩叫的声音为例,咩咩,先熟悉声音,然后直接问孩子什么叫,丰富了孩子的想象力,锻炼了记忆能力。

(2)区分语言声音。这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孩子对语言的感知,为他们与正常人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包括以下训练内容。

(1)音素识别。声母识别和韵母识别。

(2)单词和句子的识别。

(3)声调识别。

首先,音素的识别。在汉语中,音位由23个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H SH R Z C S Y W和24个韵母AOEIU AI EI UI AOOU IU IE ER AN组成,在云南ONG。

声母识别是指对声母相同但声母不同的音节的识别。比如一组音节,bi(笔)mi(米)ni(有),都有一个不同声母的I。我们的父母可以通过使用物体或在书中寻找相应的图片来识别这组音节。比如mao(毛)、pao(润)、dao(倒)元音不同,即m p d识别方法同上,初始识别更复杂。家长一定要有耐心,和孩子一起克服困难。元音识别是对声母相同但元音不同的音节的识别,如白(白)、鼻(鼻)、北(北)。识别方法不同于首字母的识别。家长在寻找物体或卡片时,结合实际动作,要开动脑筋识别音素。

单词识别包括单音节、双音节和三音节识别。单音节由一个词组成,如手表、书、书,双音节由两个词组成,如妈妈、衣服、书店。三个音节由三个字组成,比如孩子,大红花。他们的鉴定方法是一样的。以双音词为例,识别水果名称,提供以下实物或图片:苹果、香蕉、西瓜、桃子。父母分别叫出这些水果的名字,然后在孩子身后说出一些水果的名字,让孩子拿出相应的物件。比如父母说苹果。如果孩子能正确取出苹果,就证明他们听到的语言信息是正确的。父母也可以提供一些蔬菜,交通工具等等。另外,可以从发音差距大的词开始识别,然后发音差距小的词,比如鼻子和耳朵,就是发音差距大的词,摘菜和海苔的发音差距小的也很难识别。

同时也可以教会孩子阅读,帮助聋儿更好的掌握语言。句子识别、句子辨别是聋儿对语言的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具体方法:家长可以在儿童读物中选择几幅难度适当的相关图片,并给每幅图片一句话讲给孩子听。然后,在孩子后面说任何一句话,让他指出对应的图片。也可以选择教材第二册《兔子和小鸟》,饭前洗手,这些都是句子识别的好材料。完全理解故事内容后,就可以识别句子了。第一张图中,小兔子拿着一个气球,让孩子学会听中心词“赢”。第四张图,兔子笑了,“笑”是中心词,让孩子指出父母讲的图。对于大多数聋儿来说,可以从认句开始,逐渐过渡到辨别单词。

声调识别,汉语有四声,1,2声,3声,4声,意思不一样。具体识别方法,家长可以准备玩具车,用纸画一个一到四声的轨迹。家长可以先给孩子发A的四声,然后让孩子听到一声就开到第一声,以此类推。声调识别可以从(a o e i uu)六个元音的每个声调开始,然后选择一些孩子熟悉的单词来玩听音找调的游戏。比如碗,让孩子听到单词后开到三音区。

另外还有一种方法,让孩子既能识别声母又能识别韵母和声调,分别在卡片上写23个声母、24个韵母和4个声调,让家长自己结合单词的拼音,比如cup。首先要确定声母是什么,韵母是什么,这也是聋儿最难的。声调识别与聋儿的言语可懂度密切相关。清晰度越好,孩子就越容易识别声调,所以声调识别一定要结合发音训练。如果聋儿一次认不出四个声调,你可以选择两个声调,逐渐加大。一开始可以选一个比较容易识别的声调,然后加两个声调,三个声调。例如,如果孩子们能轻易地认出他们,他们就能继续认出鲁鲁。

在孩子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分辨各种声音的能力之后,一个实质性的问题也就出现了。通常情况下,听力训练是在非常安静的环境下进行的。那么如何通过训练提高聋儿在嘈杂环境中的听力呢?具体方法:家长可以把房间装修成马路的一个角落放录音,市场噪音很大。在噪音中,他们可以分辨出各种声音,如牛叫、自行车铃声、火车声、母亲的声音,并告诉父母他们听到了什么声音。家长可以先示范,然后引导孩子听和说。如果不具备上述条件的家庭,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教授他们的名字,或者让他们在集市上选择性地听语言和汽车的声音。

听力训练的原则:(1)听力训练绝不是孤立的。必须与日常生活中的语音训练紧密结合,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2)对孩子态度好,多鼓励,少批评。(3)听力训练重在培养孩子的听力能力,而不是教孩子新的单词和句子,所以训练时尽量选择孩子熟悉的单词和句子。训练时不要让孩子看口型。(4)听力训练的步骤不是分离的,而是相互包容的。没有必要在进行第二步之前完成第一步。比如聋儿声母不好,可以先识别其他内容,比如数字识别,句子识别等等。

希望:我上面说的只是给家长提供素材。家长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需要多动脑筋。换句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对孩子学习的态度和投入程度,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康复效果。希望家长们把对听力训练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并付诸实践,在生活中检验并逐步提高自己的听力实际能力,和孩子一起做好听力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