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告别》究竟好在哪里?
你觉得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不喜欢也没必要强迫自己喜欢。阅读本身是很私人的行为,喜欢的就是好,不喜欢的也没必要强迫自己接受。《漫长的告别》对我的影响延续至今,传达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以及性格色彩,与我而言真的是慢慢变成的一切。“我不是生你的气,你就是那种人。我有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弄不明白,你举止文雅,素养颇高,但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你坚持你自己的原则,这些原则只属于你个人,与任何一种道德伦理都没关系。”“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一些人在不断地追赶,一些人在努力的逃遁。
在包藏万般罪孽的夜里,有人正在咽气,成为残废,被飞来的玻璃割伤,在巨轮之下支离破碎,在方向盘前头破血流。被殴,被劫,被勒死,被强奸,被谋杀。忍饥挨饿,病魔缠身,百无聊赖,孤独绝望,懊悔自责,担惊受怕,怒气冲天,冷酷无情,焦虑不安,哭泣颤抖。一个不比其他城市更糟糕的城市,一个富裕的,生机勃勃的,充满骄傲的城市,一个迷失的,精疲力竭的,极度空虚的城市。”“这一切取决于你的位置,你的个人成就。我没成就,我不在乎。”“大多数人过了一辈子,花费了一半的经历来维护他们根本不曾拥有的尊严。”“特里,你打动过我。一个点头,一个微笑,挥一挥手,这里那里某个清净的酒吧里一起清清静静的喝杯酒。好时光一去不复返。
回头见,阿米哥。我不跟你道别,我已经跟你道过别了,那时那么做还有意义。那时它意味着沉痛,孤寂,不可追回。”这样的文字,令人痛心疾首的深沉和钱德勒所塑造的马洛侦探本身所刻意表现出的“不在乎”“无所谓”在第一次读就深深打动了我;其实是在乎的,并试图挽回一切。不过他抵抗得过命运吗?并不可以。就像我们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