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规模第一到质量第一
?昨日的秦砖汉瓦,今日的杭萧?这句在钢结构行业家喻户晓的广告语,不仅从建筑文明传承的角度说明了杭萧在建筑观念深刻变革的历史中承担着强大的使命和责任,从而明确了战略位置建筑的品牌定位。秦砖汉瓦?秦煌和吴晗扩张版图的宏大寓意表达了杭萧希望成为行业领导者的强烈抱负。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一些资料,欢迎学习参考!
当杭萧在1999第一次宣布这个口号的时候,董事长丹·尹牧要做行业领袖的野心已经初具规模,但当时杭萧的综合实力还不够强大,不被行业强国所重视,其野心也没有被对手清晰感知。事实上,丹·尹牧对于杭萧未来的发展已经有了清晰的战略愿景,那就是做行业内最大最强,真正能推动中国钢结构的发展壮大,真正能屹立于世界钢结构之林。
经过几年的南征北战,以及无数次的变动,杭萧在2003年成功上市,成为业内第一家上市公司。钢结构行业第一股?2003年、2004年连续两年在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企业排名中名列第一。工厂面积200万平方米,厂房面积65万平方米,钢结构年生产能力60万吨,公司已经无可争议地成为行业最大,而且似乎已经坐上了头把交椅。但是论资排辈永远只有一个规则,就是靠综合实力,需要的是全能冠军,而不是单项金牌。张飞力大无穷,勇猛无比,但也不过是个五虎将。外表看似沉默的丹·尹牧是有远见的。当然,他不会只是张飞。他清楚地意识到,只有大规模还不足以认为成功。
然而,杭萧是否真的实现了丹·尹牧董事长当初做大做强的战略愿景?杭萧在5年间迅速扩张,成立了9家公司,包括7家钢结构控股子公司、1家新型建材公司和1家物流公司。总的来说,运营不错,但差远了。强大?离战略目标还有一定距离。不可否认,杭萧做了很多优秀的项目,在业内也获得了很多奖项。但是,并不是每个项目都是优质项目,也不是每个项目都能达到获奖的要求。这说明企业的质量有待精细化,其产品质量远没有像企业规模那样成为行业内无可争议的第一。
2003年,杭萧提出?做大、做优、做强?经营理念,?更大?、?还好吗?、?更强?三者的顺序在业内一直有争议,是先做大再做精做强,还是先做精做强再做大。其实它们之间是没有先后顺序的,应该是一个同步的过程,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在扩大规模的同时,一定要注重产品质量的提升,反过来又会促进规模更快更良性的扩张。如果只注重规模的扩大而不注重质量的提高,那么这样的规模可能是非常危险的规模,是效率低下的规模,是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规模;而如果只注重质量的提升,不注重规模的发展,就不会强大。瑞士作为精品,在国际舞台上没有话语权。动力应该是综合实力、技术、质量、服务、效率、规模等相关因素的体现。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一家企业应该像美国,而不是像日本或俄罗斯。日本经济很强,但是国土面积太小,只能算是弹丸之地。经济再强,也很难成为世界超级大国。俄罗斯是一个大国,除了军事工业强大之外,整个国家的综合实力还不够强大。美国幅员辽阔,技术和经济实力先进,因此无可争议地成为世界第一大国和国际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和主导者。
那么,杭萧如何实现从规模第一到质量第一的提升呢?
第一,要从注重规模扩张向注重质量转变。从决策层、管理层到运营层,都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做精做强,夯实基础,是杭萧成为最好的钢结构公司的必由之路。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让所有员工充分认识到,员工的卓越战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与我们每个人每天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相关,与我们焊的每一个焊缝、钻的每一个螺丝孔、画的每一张图纸、组装的每一个零件,甚至是接到的每一个电话的语气都息息相关。要做到精而强,就要从每一个员工、每一个岗位的平凡小事做起。做好每一件小事,做好每一个组件,我们最终的项目毫无疑问会很优秀。各子公司应开展一系列宣传和讨论活动,深化质量意识。
第二,要打造精英团队。公司要通过各种渠道引进人才,更加注重从企业内部培养人才,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专业素质。同时也要建立员工优胜劣汰的机制,让优秀的员工得到发展,而马虎、敷衍、质量意识不强的员工没有生存的地方。只有精锐的队伍才能建设出优质的工程,一个精锐的师就能让强大的辽军送出去?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叹气。
第三,建立鼓励创造优质产品的机制。这是我们能否真正成功变强的关键。没有一个好的机制来保证,一切都可能流于形式,或者随着时间而不了了之。只有机制才能把理念和实践结合起来,把理念长期付诸实践。公司的文化是追求卓越,如果我们在制定制度时没有充分体现这种文化,那就是一句空话。比如在车间制定工资时,如果优等品和合格品甚至勉强合格品同价,生产优质品的员工最终只会生产合格品甚至勉强合格品。公司必须围绕?更强?制定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分析、修改和优化原有的制度和政策。
有了满满的精品意识,有了精英团队,有了鼓励打造精品的机制,航晓才能真正做强,成为当之无愧的行业旗手。
建筑钢结构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结构,行业本身存在很多问题,很多企业不注重质量是通病,这和早些年温州的制鞋行业颇为相似。早些年,温州皮鞋以其低廉的价格迅速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市场。但是因为不注重质量,树立了劣质的品牌形象。温州鞋成了劣质鞋的代名词。消费者骂温州鞋,温州鞋失去了市场。他们怎么可能又大又强?温州商人痛定思痛,重塑品质形象。他们在杭州武林广场烧了一把火,烧掉了劣质的温州鞋和不注重质量的意识。现在温州鞋重获品牌生命。除了得到国内市场的认可外,还出口到世界各地。
杭萧要举起质量的大旗,身体力行?质量第一?理念,做精做强钢结构;以其巨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大力倡导钢结构行业追求卓越品质,推动钢结构行业更加稳健的发展,尽快缩短与日本、美国、德国等钢结构技术成熟国家的距离,最终成为行业领导者,就像广告语一样?昨日的秦砖汉瓦,今日的杭萧?由谁反映?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算算浪漫的数字,看看现在?的豪情。这是中华民族的豪情,中华民族正在走向伟大复兴。这是所有梦想走向世界,成就百年基业的中国企业的豪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