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肉已经被端上餐桌,养殖户又该何去何从?

说到“能否替代传统肉类”为时尚早,人造肉还不成熟,有很多缺点,现阶段人类还需要继续饲养家畜。“人造肉”其实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素肉,由大豆等植物蛋白加工而成,是豆制品生成的各种食品,这在各国的素食主义者中非常流行。另一种是与真正的动物肉类相似,由动物干细胞制造出的肉,其大致过程是把氨基酸、糖、油脂等物质在器皿中培养干细胞,让肉慢慢“长大”。现在所指的“人造肉”,一般都是指这类由干细胞培养的肉,无论是牛肉,还是猪肉或鸡肉。

“人造肉”会不会产生这样真正的肉类香味及营养素,有没有真正肉类的口感,如纤维硬度、湿度、柔嫩度等,现在我们还不得而知。

理论上“人造肉”能不能培育成功,受多种因素影响。一是营养和味道要与畜牧养殖的动物肉相同或相似;二是培育的经济成本要与传统肉类相当或低于传统肉类,这也意味着需要技术创新;三是要解决人们食用时的心理不适感等。

当今人类仍然离不开传统的动物肉,因为无论是从肉类的营养还是味道来看,“人造肉”目前都不能取代畜牧养殖动物的肉。但毋庸置疑的是,“人造肉”是应对和解决粮食安全的新方式之一。

联合粮农组织(FAO)的统计表明,2016年世界猪肉产量为10820万吨,其中,中国、欧盟(27国)、美国的猪肉产量占世界的79.95%。与此同时,全球牛肉产量为5874万吨,美国牛肉产量在全球牛肉总产量中占比最多,为19%。

在培育“人造肉”时,由于是在器皿中培养细胞,也容易受各种微生物的影响,如被酵母菌和霉菌污染等。因而不排除用抗生素或其他药物,以及添加剂的可能性。对此,也需要有解决的方法。此外,“人造肉”的性价比、成本能否优于传统肉类,技术上是否成熟到能进行批量生产,以及其可能保护环境的优势是否能得以体现,这些疑问都需要进一步的科学研究予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