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场上感人故事要有作者题目

我的英雄爷爷

这是一个“1个自愿军排长战死了3个美国鬼子”的真实故事——

这一仗打得很惨败:一个排的自愿军牺牲了就剩下一个李排长!

朝鲜某高地。冬夜,北风“呜呜”地大吼大叫着,铜钱大的雪片飞飞扬扬,飘落在已经阵亡的自愿军战士的身上。在朦朦胧胧的月光映射下,分明可见那雪白的雪,血红的血,还有横七竖八的自愿军战士土灰色的脸和怒目睁圆的眼睛……

美国鬼子的大军走了,不知怎么撂下了3个鬼子在尸横遍野上,鬼子对还在动弹的自愿军一个也不放过,用刺刀将自愿军刺死才罢休,还在有的自愿军包里摸上摸下——搜重要东西。

李排长侧卧在战壕沟里,拉了2个牺牲的战士在身上作为掩护。当3个鬼子从身边走过后,他捡起一枚哑(坏)手榴弹,悄悄地跟在鬼子后面。当前2个鬼子走过山坎,后1个鬼子在路边撒尿的时候,李排长一步冲上前去,用手榴弹狠狠地砸在鬼子的腮帮上,鬼子应声倒下。李排长掀掉鬼子的钢盔,用手榴弹砸向鬼子的脑壳,鲜血和脑浆溅了他一脸。

紧接着,李排长又向另外2个鬼子追过去。最前面那个鬼子没有等后面贪财的鬼子,这鬼子弯下腰在搜自愿军的身。此刻,李排长就是一手榴弹重重地砸在鬼子的头上,鬼子晕倒在雪地上,李排长迅速拔出靴子里的匕首,狠狠地向鬼子的胸膛刺去,三五两下结束了鬼子的小命。这时,前面的鬼子转过身来,将李排长扑倒在地,并将手榴弹夺了过去。正当鬼子举起手榴弹砸向李排长时,李排长拼命一拱,又把鬼子压在了地上。由于1.8米多高的鬼子牛高马大,身强力壮,而李排长只有1.68米高,身体单薄,因此,他们扭成一团,在雪地上翻来覆去打了几个滚,但最终李排长被鬼子压在了地上,鬼子又举起了手榴弹向李排长砸去……这当儿,李排长灵机一动,而且说时迟那时快,他左手的食指和中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狠狠地插进了鬼子那大鼻子的2个鼻孔,痛得鬼子“嗷嗷嗷”惨叫,鬼子手里的手榴弹掉了,李排长趁此抓起身边的匕首,刺向鬼子的胸口,鬼子应声倒地,此刻,李排长像刺靶子一样,很快把鬼子给“呜呼”了。

后来李排长荣获了二等功。

李排长就是我爸爸的爸爸,我的爷爷。

黄继光

黄继光,1931年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他自幼家境极为贫寒,六七岁时父亲因受地主欺压,病恨交加而死。黄继光从小就给地主扛长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家乡解放,村里组织起农会,黄继光不但成为农会第一批会员,积极斗争地主,还当上了村里的民兵。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停止复员并大量征兵。1951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

到朝鲜前线后,黄继光被分配到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任通讯员。1952年4月,部队到五圣山前沿阵地接防,本想杀敌立功的黄继光却被分配到了连队后勤。经过副指导员细致的思想工作,黄继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样样工作都干得很出色。经上级批准,他荣立三等功一次,还加入了***青团。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邱少云

1951年3月25日,邱少云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跨过了鸭绿江。

到朝鲜后不久的一天,部队在一个村庄休整,正遇上敌人的飞机轰炸,整个村庄立刻成了一片火海,战士们立即投入了抢救工作。邱少云不顾生命危险冲进了一间燃烧着的窝棚,只见里面一位妇女已经惨死,邱少云抱起死者身边的两个可怜的孩子冲出了火海……目睹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暴行,邱少云胸中充满了愤怒的火焰,他下决心,要为打败美国侵略者贡献自己的一切。

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的连队接受了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消灭平康和金化之间的三九一高地的敌军。然而三九一高地地形独特,易守难攻。在敌军和我军阵地之间还有三千多米宽的开阔地,是敌人的炮火封锁区。在这样长距离的炮火下冲击,必会导致我军较大伤亡,影响战斗的顺利进行。上级决定采用隐蔽作战,在发起攻击的前一天夜里,把部队潜伏在敌人阵地的前沿,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要使几百人在敌人眼皮底下隐蔽二十多个小时而不能有一个暴露目标,这个生物界可等艰巨。邱少云和他的战友们毫不畏惧,争相请战。临行前,邱少云下了钢铁誓言:为了战斗的胜利,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

深夜,五百多名身披伪装草网的战士,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那蒿草丛生的开阔地埋伏了下来。

11日清晨,三九一高地上敌方那层层的铁丝网和一簇簇不暴露我军潜伏秘密,观察所里的指挥员当机立断,下令用炮火将这股敌人全部歼灭。

也许是敌人对这片开阔地的情况有所怀疑,不多时,几架敌机朝着志愿军的阵地投下燃烧弹。有一颗燃烧弹落在了离邱少云两米远的草地上。不一会,插在了邱少云腿上的蒿草被点着了火苗在升腾。在邱少云后边,就是一条水沟,只要往沟里一滚,就可以把火扑灭。然而,这样就会把目标暴露给敌人,整个战斗布置将全功尽弃,五百多战友将面临巨大的危险。后方的指挥员对此心急如焚。好一个钢铁战士邱少云,任凭火焰越烧越猛,他强忍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痛楚,以超常的毅力,咬紧牙关,纹丝不动。火烧得更大了。周围的战友甚至能闻到肉体烧焦的味道,而邱少云仍旧静静地趴在那里,直到火焰整个将他吞噬……

为了全体战友的安全,为了战斗的最后胜利,邱少云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罗盛教

罗盛教,湖南省新化县相子村人,1931年生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里,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1年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志愿军47军第141侦察队文书。他高举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旗帜,昂首挺胸踏上了朝鲜的土地,一直向南急行军,迎接战火的洗礼。当年,他参加了阵地防御作战。

1952年1月,朝鲜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风雪弥漫,气温降到零下2摄氏度以下。2日,一位朝鲜少年崔莹在栎沼河上滑冰,不慎摔倒,压破冰层,掉进2.7米深的冰窟窿里,一瞬间就没了顶。刚刚投弹训练归来的罗盛教见此情景,像接到战斗命令,毫不犹豫地冲上去。他边跑边脱掉棉衣,纵身跳进冰洞,潜入水底寻人。在剌骨的冰水中,罗盛教一连两次沉入水底,摸到崔莹,几次用力把他托出水面,只因冰洞四周的冰层太薄,崔莹无法爬上去,又塌进冰水中。罗盛教第三次潜入水底摸住崔莹,双脚蹬着河底的碎石,使出最后一点力气,用头将崔莹顶出水面,战友赶来协助救出。崔莹得救了,罗盛教却被冲到远处的冰层下,再也没有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