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喜欢挖掘机?
二是社会文化的影响。有一句人们已经耳熟能详的广告语:“挖掘机技术哪个好?中国山东找蓝翔。”原因是电视、互联网和印刷媒体充斥着暴力。经过长时间的强烈刺激,即使是一个微小的信息也会在观众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记。网友对这则广告的恶搞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什么情侣版,校园版,史记版,西游记版,孟姜女版等等,都是被“恶黑”广告通过网络传播,撒谎的孩子怎么可能不中枪?在发展中的中国,到处都是拆迁工地,“蓝翔技术”每天都在被演绎。喜欢模仿的孩子如何不跃跃欲试?
三是仿生学的反馈。人类在研究了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后,将其移植到人工工程中。这项发明创造的新技术催生了仿生学。早在1840年,美国西部开发期间,就出现了模仿大臂、小臂、手腕等人体结构,能够像机械手一样行走、扭腰的挖掘机。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解决挖掘机铲斗内的泥土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中科院任露泉院士从田鼠、蚯蚓、蜣螂等小动物的粘附中获得灵感,发明了机械解吸减阻触地制造技术。当孩子目睹挖掘机的工作时,自然会想到自己的双手,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在控制过程中,它们已经穿透了人和机器之间的身体,实现了信息的传递、转换和处理。机械手是自己手的镜像,是自己手臂的延伸。挖掘机是模仿人类手臂工作而发明的。在游戏中,孩子们学着挖掘机弯胳膊,挖,扭背,这是仿生学的反馈。
第四是表达的需要。孩子们喜欢玩沙子,就像他们喜欢风和水一样。由于沙子是一种低结构玩具,近年来成为儿童心理治疗的利器,即沙盘游戏。正是这种“自由而受保护的空间”的特性,使沙盘游戏成为临床治疗的基础和治愈转化的条件。孩子是弱势语言群体。他们在学会说话之前可以理解一些简短的单词和短语,但很难完整准确地表达一些复杂的内容,如特殊要求和特殊想法。沙盘游戏可以用非语言的形式表达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操纵“挖掘机”挖沙子,类似于玩沙盘游戏。他们铲挖,付出,放手,没有太多的要求和繁重的任务。除了操控的乐趣,他们还在谈论自己的内心世界,甚至发泄自己的情绪,但他们的内容不是我们听到的话语,而是我们看到的游戏结果。
孩子喜欢挖掘机玩具,看似简单的现象,却折射出一个孩子的世界。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这个世界,研究它,爱它所爱,想它所想。这应该是我们的教育态度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