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次月考质量分析

第二次道德与法治定期质量检查结果出来了。与第一次相比,平均分从24.48提高到35.26,最高分从36提高到44,最低分从17提高到27。即平均分提高10.78分,最高分提高14分,最低分提高10分,但排名不变。

因此,通过这一测试,我们可以更好地反映这一时期道德与法治的教与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1,复习知识的局限性。因为是以试题的形式进行测试,所以在这次复习中,我把重点放在了阅读、记忆、写练习册和试卷上,而忽略了对课本知识的系统全面的复习。

2.解题方法没有标准要求。比如填空:班徽是班集体的象征,代表一个班的目标。有的同学把“班集体”写成“集体”,意思没错,但做题不严谨,也不对。

在以后的《道德与法治》学习中,我会总结这两次考试的经验,争取在以后的学习中高效完成教学任务,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提高课堂效率。平时利用好上课的40分钟,抓住重点、难点、知识点、考点。

2.及时复习。每节课留出一定的时间进行背诵,把背诵进行到底。

3.多读书。所有的问题都来自课本,鼓励学生课后多读道德与法治的课本,就像读课外书一样。

4.多练习易错题。针对这次失误最多的填空题和简答题,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

5、看师资力量。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希望在接下来的道德与法治学习过程中,多学习,好好思考,好好实践,下次再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