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和安卓哪个个人感觉更好?

虽然两家公司最后的结果不一样,但是产品设计的出发点和原则却非常相似。都强调个性化推送,简洁的布局,轻薄短小的交互。大家都觉得智能手表不应该成为用户的另一个信息干扰源,而应该让用户更好的沉浸在真实的物理世界中,让他们可以一直在线,避免做?低头族?类型的信息从属。总结一下,Apple Watch和Android Wear交互设计的共同点是:智能推送,轻交互,可读性高。苹果Apple Watch:个性化、整体性、轻交互。苹果是否强调Apple Watch是史上最?私人的?该设备允许用户以最简单的方式获取最多的个人数据。你只需要。匆匆一瞥?手腕可以控制所有信息,避免了频繁拿起手机的麻烦。苹果强调交互三原则:个性化:因为手表最贴近人体,最?没感觉?智能设备自然有潜力充当个人和虚拟世界之间的互动门户。每当用户抬起手腕,Apple Watch就能自动呈现相关信息提醒和个人健康数据。整体性:从iPhone5和iOS7开始,苹果开始追求极致的软硬件一体化体验。Retina视网膜屏幕,圆石外壳,圆形过渡,[数字表冠],内置Taptic精密震动引擎,都是这一理念在手表上的进一步实践。苹果建议开发者在开发手表应用时尽量使用黑色背景,将UI元素尽量安排在屏幕边缘,以便在视觉上模糊屏幕软件和外壳硬件的界限。轻量级:苹果认为手表上的交互应该快速便捷,不需要复杂的输入和操作。抬起手腕会自动显示提醒,放下手腕提醒会自动消失,用户不需要额外的触摸交互。【一览】将所有重要信息显示在一个屏幕上,在一些场景下提供了进一步交互的快捷操作入口。谷歌Android wear:自动触发、快速浏览、智能搜索Android Wear的设计逻辑与苹果基本相似,但其设计愿景略有不同:自动触发:Andor ID Wear可以通过识别用户的时间、位置、身体状态,在最合适的时间以卡片的形式向用户推送最相关的信息内容。简略:谷歌认为,用户在Android手表上获取信息的体验应该像用传统手表看时间一样优雅、准确,眼角一瞥一切尽在掌握。只有这样,用户才能更快地回归现实生活,活在当下,享受生活的每一刻。建议和需求:基于Google Now的引擎,Android Watch力图成为用户最便携的智能助手。谷歌的账户服务系统可以学习用户的偏好,只推送最相关、最及时的信息。不幸的是,谷歌的服务目前在中国大陆还不可用,这大大降低了Android手表的实用性。零互动或低互动:很多情况下,Android Wear会自动识别你的需求,帮你自动输入内容。用户只需确认或取消即可。UI元素采用大范围点击、大范围滑动和手势识别,不需要精准的触摸操作。谷歌打了一个有趣的比方,说你每给一个用户推送一条消息,就像现实生活中有人突然拍了拍你的肩膀,这是一种非常亲密的行为。但如果这样的行为被滥用,用户很快就会厌烦并抛弃你(Android Wear可以自定义哪些应用有权向手表推送消息)。UI交互架构:Android?二维卡?Vs苹果?三维空间Android watch系统的设计风格延续了Google Material设计的原则,色彩明亮细腻,强调卡片的交互结构。Android系统使用【情境卡片】推送,卡片分为两类:一类是标准的通知卡片,只提供信息,没有进一步的交互。如短信、天气、新闻等。;另一类是可执行卡【可操作卡/上下文通知】,比如可以随时暂停的定时器、音乐播放控制器等。卡片内嵌可点击的按钮,让用户除了阅读还能快速互动;当同一个程序向用户推送多条消息时,这些消息会自动组合成卡片叠,用户可以点击或折叠。当用户需要主动搜索时,也可以通过语音查询或者从命令列表中选择预制的快捷命令进行搜索,Android称之为cue cards。那么问题来了,这么小的屏幕,这么多的卡片,用户怎么浏览选择呢?正因如此,Android制定了2D Pickers规则,即上下垂直滑动,在不同种类的卡片之间快速切换。从右向左滑动进入特定应用卡片的详细信息,进行进一步操作,如查看详细信息、快速回复、在手机上打开等。从左向右滑动返回上一张卡,直到退出并返回默认拨号界面。一旦卡片退出,自动删除将不再出现。当然,除了情境卡和线索菜单,Android还为开发者提供了全屏?身临其境?交互的可能性,如果开发者认为真的有必要,可以给用户提供一个全屏交互的入口。与Android类似,苹果也提供了[基于页面]的页面模式。用户可以左右切换不同的页面。这种方式简单明了,但是当页面数量较大时,频繁的来回切换也会影响效率。因此,苹果建议开发者尽可能减少页面数量。层级模式是苹果和安卓最大的区别。在分层模式下,可以通过菜单导航条引导用户快速找到相应的功能,用户可以随时点击左上角的后退按钮或者从屏幕左边缘向右滑动,返回到上一个分层界面。可以想象,对于相对复杂的用户场景,这种模式比平面页面模式更高效。另外苹果提供了一个【强制触摸】操作,相当于给了同一个界面一个快捷菜单。在特定的界面中,只要手指用力按压屏幕,就会出现这个快捷菜单。这样既保证了界面布局的简洁完整,又不影响单指操作的效率。另一个亮点是,通过快速拨号【数字皇冠】,用户可以在不同的app和分层界面中进行浏览和放大缩小,进一步增强了交互的空间层次感。人机交互:安卓?少即是多?Vs苹果?软硬件一体化?Google Android Wear的操作强调简单的大动作触控,比如上下滑动、左右点击等。用户基本上不需要进行太过复杂和精准的点击就可以完成大部分交互。手势感应:当用户抬起手腕时,屏幕会自动亮起,并在一段时间后熄灭,这是通过内置的重力和角度传感器来实现的。这个设计乍一看很巧妙,很人性化,但实际使用中发现体验并不理想,有时会出现误触发或不触发的情况。好在你可以通过设置屏幕睡眠模式来避免这样的麻烦,不过这样也会相应影响待机时间。另一个实用的手势是用手掌盖住整个表盘。此时系统会返回首页,关闭屏幕,这是通过表壳上的光学传感器来实现的。Moto360,LG G Watch,华硕Zen Watch都支持这个手势,尤其是在华硕Zen Watch上。当有电话时,用手掌盖住拨号盘可以快速使电话静音,在开会和上课时非常实用。Android Wear的强大之处在于内置的Google Now智能语音引擎。只要用户说。好的,谷歌?或者通过点击屏幕唤醒,说出自己的需求,Google会返回相关搜索结果或者启动相关程序。不幸的是,Android Wear目前不支持中文,谷歌的服务在中国大陆也不可用。好消息是,用户可以通过下载Mobvoi和Andorid Wear的版本来实现类似的功能。苹果的交互方式比安卓多。Apple Watch除了支持类似Android和Siri语音助手的基础交互外,还提供了压力触控、数字表冠、Taptic震动引擎等几种新颖独特的交互方式。压力触摸让用户可以方便地唤醒快捷菜单;数字表冠赋予了手表经典的操作语义新的含义,方便用户快速浏览长内容,准确定位和缩放,也避免了屏幕被手指遮挡。Taptic engine可以给用户精准细微的震动提示,在不同场景下给用户更贴心的体验,比如心跳传输。另外,即使是同样的手势,苹果的考虑也更加细致。Apple Watch可以根据用户手臂抬起的时间长短显示不同层次的细节。当用户手腕刚刚抬起,手表会自动亮起,显示一个【短看】,此时界面只有最简洁的信息;当用户的手腕继续抬起时,短通知会自动切换到长look,将同一提醒的细节更进一步,并提供一个按钮供用户进一步交互。总结:安卓简单易用vs苹果丰富强大。手机换手表?改变?相比较而言,两大巨头的设计理念基本一致,只是具体的解决方案不同。Android的交互逻辑简单易懂,风格扁平化;苹果的交互相对丰富多样,强调空间的层次感。虽然苹果略显复杂的交互方式有一定的学习成本,但习惯之后可能会更有效率。我个人很期待苹果的交互系统。当然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孰强孰弱还有待真机体验。另一个悲催的是,目前这两个系统的手表都不兼容。如果安卓和苹果的用户真的互相喜欢对方的手表,恐怕就要换手机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以后果粉和安卓粉互相黑的时候,还会有另一个槽点。独立智能手表?不是,是更方便的信息交互界面。目前Google和Android Watch本质上都是信息展示界面,大部分数据操作都在手机上进行。开发者需要在手机App中嵌入支持手表功能的扩展包。在实际使用中,用户在手表上启动程序,然后通过蓝牙和手表管理模块(Apple的WatchKit扩展和Android的Google play服务)调用手机上相应的程序进行后台操作,然后将结果返回给手表进行显示。换句话说,现在的智能手表,如果离开了手机和蓝牙连接,就不再如此了?聪明?是的。为什么两家公司都采用这样的方法?我们认为既有技术上的限制,也有商业上的考虑。首先是降低手表的功耗,延长电池寿命。续航能力是目前用户对可穿戴设备关注的焦点。Moto 360和LG G watch目前实测待机时间约为一至一天半。苹果CEO库克也间接承认,Apple Watch的待机时间很可能不会超过1~2天。在这样的约束下,电池电量可以节省一点。把软件功能做轻也有好处?试水?并验证市场。智能手表作为一个新的品类,还没有经过市场和用户的检验。有多少用户愿意买单,市场能否逐渐成熟,还是个未知数。做一个轻量级的探路者,不如做一个大而全能的人。不过苹果也给自己留了后路,称将在明年晚些时候提供watch原生应用的开发工具。换句话说,在技术和架构上,苹果为开发watch原生应用预留了接口。不过开放这个接口的前提是智能手表这个新品类得到用户和市场的认可。如果未来能解决电池耗电的瓶颈,用户单独佩戴智能手表的习惯逐渐形成,智能手表有必要越来越独立于手机而存在,有必要出现更多手表的本地应用。反思:有没有第三种可能?也许苹果和谷歌的这些努力不是你的眼睛。那么,没有其他选择了吗?当然不是!如果喜欢长待机,简单可靠,可以选择Pebble Watch。其电子墨水像素风格简洁可爱,兼容安卓和iOS短信提醒。待机时间可长达一周,可谓是卖萌武器的极客;如果你是运动和数据控,可以试试微软最新的运动手环。长得丑,但是无所不能。拥有N个传感器和简单的手机信息推送功能,给你全方位掌控的快感;如果你认为智能手表一定是独立于手机而存在的,可以试试三星的Gear S,它的曲面屏幕很大,自带上网功能,可以随时随地打电话。如果你想了想,还是喜欢传统手表的外形,可以关注一下Withings的活动,或许能满足你保守的男人秀?阎孔?在与用户的交谈中,我们也发现,手表的交互不一定非要那样?光?。很多用户其实更愿意去?玩?手表,比如换各种个性化表盘,加?反人类?输入法,在手表上玩小游戏等。展望未来,其实智能手表还有很多很大的潜力,比如针对手势开发的体感游戏,比如用手表作为便携控制器与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交互,控制智能汽车,管理智能家居设备等等。也许未来的智能手表真的可以取代手机,成为?去App化?下一个互联网/物联网门户.......................................................................................................................................................................未来会有更多的领域进入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