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是
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是《国语》。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为“春秋三传”之一。这部著作的作者,司马迁的《史记》说是左丘明,但是后世多有争议。现在一般认为,《国语》的成书并不是出自一人之手,很可能是当时熟悉掌故和了解各诸侯国史料的学者***同整理汇集而成。
国语全书***21卷,分国别记事,是各国史料的汇编。包括《周语》3卷、《鲁语》2卷、《齐语》1卷、《晋语》9卷、《郑语》1卷、《楚语》2卷、《吴语》1卷、《越语》2卷。全书起自周穆王,终于鲁悼公,以记述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各国贵族言论为主,因其内容可与《左传》相参证,所以有《春秋外传》之称。
国语在春秋战国之际这种特殊的历史时期形成,是这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历史真实的记录,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它反映了当时社会比较开明的外交思想和民族平等原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国语在内容上具有不同于其他史书的特点
它不是通过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来叙述一个国家的历史发展脉络,而是按照不同的国家分别记述其历史,以反映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情况及其文化渊源和发展变化。这种体例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为后来的《战国策》、《三国志》等史书的编纂提供了借鉴。
国语作为国别体史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它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史料,为研究古代社会状况、政治制度、文化思想等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同时,《国语》也是一部具有文学价值的作品,其中的历史故事和人物形象被广泛传颂,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