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戏剧中的烂房子时代

推荐作品:《无事生非》、《IT狂人》、《神秘博士》。

适合网络族群:宅男群体

“宅”在日语中是“宅男”,在欧美的同义词是“极客”或“书呆子”。当然,由于社会环境的不同,两者的具体表现也有所不同。如果说以电动自行车男为代表的日式住宅已经深入人心,那么CBS的《生活大爆炸》将美国宅男的生活搬上银幕,在中国受到热烈追捧,证明了不仅是日式住宅,欧美住宅在中国也大有市场。

其实英国在“宅剧”领域确实有超前于时代的感觉。1999的《宅麻烦》是英国“宅剧”的经典。古怪的漫画家蒂姆和失业的作家黛西以假夫妻的身份租住公寓,故事围绕他们的生活和微妙的发展关系展开。《无事生非》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其独特的视觉风格和对流行文化的频繁引用。该剧充满了对邪教电影、漫画、游戏和音乐的致敬,漫画家、乐队和主角玩的所有游戏和习惯性动作都可以溯源。这些有趣的宅男特征使该剧不仅在英国赢得了大批粉丝,还得到了美国天才导演昆汀·塔伦蒂诺的强烈推荐。

现在最火的英剧《IT狂人》常被拿来和《生活大爆炸》比较,但如果你看过前者,恐怕你要对宅男的标新立异的思维有新的认识了。《IT狂人》绝对是一部能让人笑到疯狂的英剧。比起《生活大爆炸》里的高智商书呆子,他们更贴近生活。罗伊(Roy)和莫斯(Moss)这两个电脑狂人被困在办公楼地下室的IT部门,而笑得有点疯狂的英国女人珍(Jen)每天都要对着电话那头重复无数遍“你试过重启电脑了吗”,而后者唯一的电脑特长就是“双击鼠标”。对“IT狂人”的嘲讽范围很广,从打击盗版、禁烟,到iPhone、facebook(影片中被恶搞成了friendface),还有更多两个宅男试图融入普通人生活的笑话,比如罗伊在同性恋演唱会上假扮残疾人,莫斯学着和喜欢看球的纯爷们说话。

其实英剧不仅仅满足于宅男文化的表现,有些剧还成为了宅男文化的经典。最早在1963 165438+10月出道的最老科幻剧《博士》,多年来人气不减。还带出火炬木集团等衍生剧,不亚于美国的《星际迷航》。像医生一样带着其他星球的同伴在宇宙间游走,对抗压迫,智胜邪恶的外星杀手,让宇宙成为一个和平而充满活力的地方,这绝对是每个英国宅男心中都曾有过的一大梦想。推荐:《我要做人》

适合网络族群:腐女群、宅腐群。

英剧中的同性情结早在“腐女文化”盛行之前就存在了。对于这种暧昧的关系,上世纪80年代经典英剧《旧地重游》中有这样的描述:“这种友谊是一种爱,在孩子还不知道它的意义的时候就已经产生了。在英国,这种爱情来得比较晚,在他们快成年的时候才产生。”换句话说,这种情结往往是无意识产生的,并不是以谈恋爱为目的。自然,这种关系给了女性观众很大的幻想空间。有网友谈到追英国“烂剧”的原因:“我不想看什么爱情,就看他们。”

英剧对同性暧昧关系的处理是如此得心应手,已经到了“腐女”欲罢不能的地步。在今夏最火的BBC电视剧《夏洛克》中,福尔摩斯和华生之间的“同性恋”火花无处不在。不仅房东太太不止一次对他们的关系表示怀疑(问他们要一居室还是两居室,暗示他们可以在英国结婚),老板还在他们一起去餐厅吃饭时误以为他们在约会。就连人物本身也经常说暧昧关系。华生问福尔摩斯有没有男朋友。他们一个人在泳池边的时候,害怕“别人会说闲话”。编剧的立场很明确:拍“绯闻”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英国人擅长在传统的角色设定中发展新的关系,往往能让观众开心。央视引进的《梅林传奇》已经在BBC播出了三季。虽然奇幻题材本身很吸引人,但也有声音批评该剧制作粗糙,特技粗糙。但是,当我看了网上的讨论帖,才知道这部剧的亮点在于梅林和亚瑟暧昧的关系。传统亚瑟王传说中的梅林原本是一个老人,但在剧中,他变成了一个带着绿色笑容的少年。作为贴身男仆,他为王子赴汤蹈火。另一方面,亚瑟愿意独自冒险去救他。这真的是中世纪简单的主仆关系吗?网友不愿意这么想。

至于BBC发布的另一部剧集《我想成为人类》,则以吸血鬼、狼人、幽灵三个角色为主角。狼人和吸血鬼,两个男孩,生活在一起,为对方而死,引起很多人取笑他们的关系。此外,乔治的扮演者拉塞尔·托维是一名出柜的同性恋,这也成为观众的一大事件。虽然他们在剧中都有自己喜欢的女生,但都挡不住观众的想象力。就连英国著名的同性恋杂志GT也邀请主角出现在封面上。

其实英剧除了人物关系的暧昧设定,在选角上似乎有些偏。男主角一般都是帅哥,但女主角与之不符。像大牙大鼻子这样的形象经常出现,但主角身边的男性朋友都是光鲜无比的,让女性观众更愿意幻想他们的关系。推荐作品:办公室和黑书店。

适合网络族群:搞笑群,我们都爱冷笑话群。

在讲冷笑话已经成为网民必备能力的今天,看英剧绝对是增强“冷作”的必要途径。与美剧的爆笑方式不同,英剧的笑话往往很冷场,讲笑话的人基本面无表情,从来不给人停顿和思考的时间。谐音笑话、双关语等笑话要求观众对英语和英国习俗有一定的了解。所以看懂英剧里的冷笑话,绝对是考验脑力和成就感的。

英剧善于从最平凡的生活中寻找笑点。在他们身上,一群人往往是各自在说话、生活、工作,就像经典喜剧《办公室》(The Office),后来被改编成美剧。枯燥的办公室,丑陋的同事,聪明的老板,就像白领生活中最普通的场景,而观众就像一个偷窥的邻居,对他们突如其来的话语嗤之以鼻。同期黑书店是近几年国内网友比较流行的,办公背景比较枯燥。剧中以伦敦独特的文化景观——二手书店为舞台,以懒惰又刻薄的书店老板伯纳德和每天辞职的店员曼尼为主角。一个是愤世嫉俗和放纵的自然结合,另一个是绝对的神经质和冷静。虽然两者是喜剧对抗,但编剧在文字互动上做足了功夫,从莎士比亚到邪教。

店主伯纳德希望所有的客人都死了,因为输入新书真是一件麻烦事,而且商店太脏了,当他戴着白手套在空中挥舞手指时,他会变黑。《黑书店》虽然以书店为背景,但里面没有虚假的温情和做作的小资气息,处处都是自我关照的冷幽默。伯纳德和曼尼从朋友家偷了献给教皇的酒。当他们醒来时,他们用树叶和一堆液体来填补空隙。结果他们不小心毒死了教皇。当观众以为伯纳德在头版看到教皇去世的消息会很震惊时,伯纳德突然惊呼道:“啊,今天是19,是我的生日!”

英剧的冷幽默就是这么以自我为中心,远没有美剧那么亲密,但往往提供了丰富的背景,足够你欣赏很久。黑书店的很多段子都来自狄更斯的小说和莎士比亚的喜剧。另一方面,剧中人物很少高调示人。这里没有一个人看起来像正常的知识分子,一切都只是胡说八道。这就是生活的本质。为什么不能用冷幽默的眼光看待生活?就像现在流行的FML网站,每天都有无数的网友站在上面,开心地看着陌生人吹各种奇闻异事,心血来潮地猜测背后延伸的八卦,观众看英文冷幽默的态度也是如此。推荐:“是,部长!”,“是,总理!”,“黑爵士”,“小不列颠”

适合网络族群:便宜口社,更便宜更受欢迎的群体。

没错,英国人几乎天生就有man show的尖酸刻薄,那就是“贱嘴”。看到他们一本正经,绞尽脑汁假装不在乎,从唇齿间轻声流出的冷嘲热讽的句子,本身就是一场戏。英剧中的人物喜欢自嘲,辛辣的讽刺背后有深刻的反思,“是,大臣!”和“是的,首相!虽然这两部姊妹电视剧的首播已经过去了30年,但在今天看来依然深刻,可见其讽刺意味有多深刻。

“是的,部长!涉及到英国政治体系中政客和公务员的斗争。几位主角性格鲜明,大臣外强中干,虚荣胆小,老文官诡计多端,世故圆滑。剧中对政治的讽刺常常让人惊叹不已。比如说到英国外交,台词是:“英国500年来一贯的外交政策就是制造一个分裂的欧洲。过去我们联手荷兰打西班牙,德国打法国,法国意大利打德国,法国打德国意大利。分而治之过去有效,现在依然如此。我们必须分割欧洲体。如果在外面分不开,我们就加入欧洲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连国家和政府都难逃被讽刺的命运,但英国人对“贱嘴”的包容更像是绅士精神的延续。是的,部长!播出后,撒切尔夫人不仅没有生气,还亲自参加了一场演出。你讽刺了我的政府。我不能禁止你的发挥,但我仍然可以利用你来增加我的影响力。这种传统绅士对待反讽的态度,给了英剧“贱”的天然土壤。

但是如果你说“是的,部长!如果说除了耍贱还有一丝绅士风度的话,那么多年后讽刺剧《小不列颠》的主角简直就是两个疯子。”《小英国》绝对是一部重口味的作品。马特·卢卡斯和大卫·威廉姆斯都是创作者和主演。在剧中,他们以高超的演技夸张地诠释了英国社会中的人类:首相助理、异装癖者、苏格兰人、减肥者、假残疾人、教师和学生...最低级的滑稽桥段使这出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后来他们去了美国,推出了《小小》

其实英国人对幽默的定义比很多国家都要宽泛包容,所以这种搞笑的“贱嘴”对外国人来说可能太讽刺太冒犯了,他们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这么喜欢贬低自己。但其实经过复杂的思考,英剧的“基”更像是高级幽默和低级恶搞的完美结合。看的时候感觉极其夸张。仔细想想,明明就是生活的准确写照。在揭露自己民族所有缺点的同时,也对自己的言行充满了自豪感,这更是出于一种难得的文化自信。

英国戏剧的衰落

推荐:《皮肤》

适合网络族群:英模群体

高贵的优雅和颓废的疯狂,往往隔着一层面纱。英国最后一个贵族的颓废,是《故地重游》中塞巴斯蒂安最完整、最令人心碎的诠释。塞巴斯蒂安从未离开过的泰迪熊金鲁贤,一度成为英国中产阶级男性的时尚玩具。时至今日,英剧仍在颓废中创造时尚。网络上流行的“英伦风服装”,叛逆、混搭、简约、格子,传统与叛逆并存。看似衣服上身是英伦气质,但从根本上来说,英伦气质应该是一种绅士式的没落,一种冰冷而强烈的个体意识,除非几部英伦青春剧煮得恰到好处,否则很难理解“英伦风”的真谛。

似乎所有的英国青少年都会被划上“颓废”的等号。在《皮》的海报上,男女衣冠不整,纠缠在一起,但这些看似玩世不恭的面孔却非常稚嫩,饱经风霜。相比美剧崇尚阳光、乐观、乐观的主题,英剧更喜欢用夸张、阴郁甚至残忍的手法来体现主题。《皮》虽然是青春偶像剧,但相比atreyu、《绯闻女孩》等淫乱故事,更倾向于展现当代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精神问题。

“皮肤”曾被定义为《猜火车》的电视版,一群沉迷于酒精、毒品、音乐和派对的男孩和女孩。他们的骨子里充满了年轻的热情和焦虑。他们爱自己胜过爱父母,爱朋友胜过爱老师,爱炫耀,爱无事生非,爱吃醋,爱吵架,爱骂人,爱热闹,爱迷幻,爱搞笑,爱折腾。

但不同于日本残酷的青年,超越幻想的生活,在厕所里,他们读着保罗·萨特的《恶心》,卧室墙上贴着安东尼奥尼和费里尼的电影海报,耳机里听着低沉忧伤的britpop,托尼的小夹克,卡西的绿裙白裙,希德的狗头t恤叫《进攻》,这也是他们自己的标志。《皮》中的颓废代表了年轻一代对“生活风格”的追求,但这种真正的“英伦风格”恐怕并不是现实中每个观众都能拥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