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糖葫芦是年味的象征之一,古代时冰糖葫芦只有山楂味的吗

不是

古代时冰糖葫芦并不是只有山楂味的。在宋朝年间便开始了古式的做法,《燕京岁时记》记载:冰糖葫芦,乃用竹签,贯以山里红、海棠果、葡萄、麻山药、核桃仁、豆沙等,蘸以冰糖,甜脆而凉。茶楼、戏院、大街小巷到处可见,现已成为中国传统小吃。冰糖葫芦具有开胃、养颜、增智、消除疲劳、清热等作用。

糖葫芦的由来

从辛弃疾的诗作中,南宋朝廷的懦弱和畏缩可见一斑,面对侵犯,他们不愿通过打战来维护统治的稳定,而是一味求和避让。宋光宗也是这么一位昏庸的帝王。受父亲宋孝宗禅位登基之时他已经43岁,即使不和年纪不足8岁的圣君康熙比,和一般君王比,这个年纪也算大的。本就没有安邦治国的能力,再加上体弱多病,宋光宗在位期间,不思朝政,整天沉湎于酒色之中,而其中有位黄姓贵妃颇得他的喜爱。

宋绍熙三年,即1192年,这位皇贵妃突然肚子疼的厉害,看得皇帝心急如焚,赶忙召唤御医诊治。然而,服用了御医配置的药,贵妃的病症没有一点减轻的征兆,肚子仍然疼痛不止。

这可气坏了宋光宗,大怒之下,他把御医全部都关进大牢。伴君如伴虎,一不小心就有掉脑袋的危险。这下,再也没人敢给贵妃看病了。看着美人一天天消瘦下去,皇帝只能干着急,后来有人出主意张榜求医。榜子贴出去几天竟有了回应,一位老和尚揭了皇榜,随之被招进后宫,为贵妃切脉诊断。

诊断完毕,和尚从兜里取出几十个山楂果子,吩咐宫女把果子和冰糖一起熬制,让贵妃一顿饭吃5到10颗,并宣称坚持半个月病自然就好了。光宗不免蹙眉,这又不是药材,就是普通的果子,怎么能治病!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得照办。谁知,贵妃的病情竟然慢慢好转了,胃口也慢慢恢复了。龙颜大悦,吩咐御膳房常常备着这种果子。后来,这种果子也有了自己的名字——“蜜弹弹”。

其中的玄机说来简单,妃子常吃山珍海味,估计积食了,对症下药,山楂和冰糖一起熬制就是利用山楂健胃消食、帮助消化的功效。实际上,就算不找医生,饿她十天半个月,这种富贵病也就好了。

后来传到民间,人们都觉得山楂果蘸糖特别好吃,为了食用方便,提前用木签穿好颗数。这就是冰糖葫芦的由来。好吃的糖葫芦就这么一代一代流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