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病毒难在哪里?
首先难在病毒的差异性很强,即便同一类病毒也有很大差异、致病能力也大相径庭。双链DNA病毒中的成员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其次,病毒又特别容易变异,疫苗和药物需要不断更新换代。
人类认识病毒的历史并不长,仅有120余年。“个头小”是人类对病毒的第一个直观认识。1892年,俄国生物学家伊凡诺夫斯基发现:造成烟草花叶病的病原能够透过细菌滤器。1898年,荷兰生物学家拜耶林克验证了伊凡诺夫斯基的发现,并首次明确了病毒的存在:一类比细菌个头小,能使植物得病(如烟草花叶病)的传染病原。同一年,德国生物学家莱夫勒发现病毒也可以引起动物发病。此后,科学家们又鉴定出感染人类、昆虫甚至细菌的病毒,而这些病毒都是“小个头”。现在,借助电子显微镜,科学家早已能够直接观察形形色色的病毒:它们绝大多数的大小只有20纳米~200纳米,相当于鸡蛋的一百万分之一,细菌的百分之一到十分之一。
病毒不仅个头小,结构也相对简单,一般由蛋白质衣壳包裹核酸遗传物质(DNA或RNA)组成,有的在衣壳外还会套上“一件脂蛋白面料的囊膜外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