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生存和训练

原始森林生存策略

对于酷炫自然的玩家来说,他们走的是常人不走的野山野水,寻找的是不折不扣的野趣,当然也不会住舒适的酒店。对于这类玩家来说,必备的装备和知识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以下是一些关于野外露营的要领,请参考一二。

选择一个营地

首先要考虑的是安全。在野外,许多事故都会发生。在低海拔地区,危险要小得多,但营地选择的基本原则还是必须遵循的。

1.搭起帐篷前,必须仔细勘察地形。营地上方不应有滚石、圆木和风化岩石。一旦附近有散落岩石的迹象,千万不要再搭帐篷,尤其是离岩壁越近的地方,尽量避免在凹的地方扎营。如果发现有滚石,要立即呼喊并通知同行。

2.不要在泥石流频发的地方扎营。很多石头都有被泥土包裹的痕迹,这是鉴别泥石流发生的主要标志。不要选择离泥石流通道太近的营地。

3.雷雨天气不要在山顶或空旷地扎营,以免被雷击。

4.雷雨时不要在河滩、河床、溪边、河谷地区扎营,以免被突如其来的洪水冲走。

很多时候,营地会选在山脊上或者河两岸,欣赏风景。理想的露营地点无非是河堤上的露台或宽阔的河岸。沙地平坦干燥,山谷边有清水和可以当柴火的浮木。气候好的时候,是非常好的露营地。但如果下倾盆大雨,山谷里的水很可能会突然暴涨,使河岸被淹没,冲走登山鞋、食物等。,甚至人会被水流冲走。

5.雨季野外露营前,一定要注意当地露营地和河流上游的气候和水文情况。露营时要注意在高出水面数米的高地上搭起帐篷,不要选择雨水通道,选择排水良好的地方,危险时选择逃生路线。当一切尘埃落定,你要时刻关注水源的流量和浊度,以及流水的声音。一旦感觉到异常,就要赶紧跑开。深夜或疲倦时,是祸事的主因。不要在观察上粗心大意。

帐篷1。尽量在坚硬平坦的地面上搭帐篷,不要在河岸和干涸的河床上扎营。

2.帐篷入口应在背风面,帐篷应远离有滚石的山坡。

3.为了防止下雨时帐篷被淹,要在帐篷顶边正下方挖排水沟。

4.帐篷的四个角应该用大石头压住。

5、帐篷应保持空气流通,在帐篷内做饭要防止火灾。

6.晚上睡觉前,检查所有的火焰是否已经熄灭,帐篷是否固定牢固。

7.为了防止昆虫进入,在帐篷周围撒一圈煤油。

8.最好是面朝南或东南看早晨的阳光,营地尽量不要在山脊或山顶。

9.至少要有凹槽,不要建在溪边,晚上不会太冷。

10.营地选在排水良好的沙地、草地或废墟地。

近水

营地要靠近水源,既能保证做饭和饮用水,又能提供洗漱用水。如果远离水源,会给营地带来很多不便,甚至危险。但是在深山老林中,会遇到水源附近的野生动物,要格外小心。

背风会迅速带走人体的热量,给人制造寒冷,甚至引发疾病。同时,强风会带走帐篷,至少会让人无法休息,点燃篝火更是难上加难,做饭取暖也难以保证。所以营地一定要避风。最好是在山丘的背风处,在林中空地或森林边缘,在洞穴里,在山脊的侧面和岩石下,等等。在搭建动物预防的营地时,仔细观察营地周围是否有野生动物的脚印、粪便和巢穴。不要建在蛇鼠出没的地方,以免伤人或损坏设备设施。要有驱蚊、虫、蝎子的药物和防护措施。在营地周围撒一些草木灰,对于防止蛇、蝎子、毒虫的入侵会非常有效。日照营地应尽量设在日照时间长的地方,这样会使营地更温暖、干燥、干净,便于晾晒衣物、物品和装备。平整营地的地面应平整,无树根、草根、尖石、突起物或斜坡,这些会损坏设备或刺伤人,也影响人的休息质量。最后请注意:野外要保护自然环境,不伤害野生动物,不乱砍伐,不破坏自然植被,不污染水源。当我们撤出营地时,必须彻底熄灭火,尽可能把垃圾拿出来,扔到指定的地方。特殊情况下,实在带不走的垃圾,我们可以挖坑埋掉。如何不用炊具烹饪食物最好是在苦恼的情况下每天吃一顿热饭。熟食具有调理肠胃、消毒杀菌、营养易于吸收的特点。但在许多情况下,幸存者往往没有炊具来烹饪食物,所以他不得不改变烹饪习惯。下面这个方法简单有效,不妨试试。

(1)用炭火烘烤食物

植物、鱼、鸟、淡水蚌类和许多其他食物的块茎可以直接在炭火上烘烤。烤之前可以包一层粘土或者一层树叶,这样绝对不会把食物烤焦。

使用这种方法,不需要拔毛、去除内脏或刮鱼鳞。当食物完全煮熟后,只需剥去外面包裹的泥,毛发和鳞片即可去除。

(2)用篝火烤食物

把小块的野生动物、小鱼、鸟和植物放在湿的棍子或小树枝上,直接在篝火上烤。

(3).热石蒸菜

这是一种古老的“蛤蜊蒸法”,效果不错。方法是把带壳的食物直接放在滚烫的石头上或石头中间烤(有些肉料要用树叶或草包起来),再盖上一层沙或土。食物熟了,蛤蜊、牡蛎等东西只要一开土就会张开嘴,就可以吃了。

(4)入坑烘烤

先在泥坑里挖一个30 ~ 40厘米深的坑,坑底放肉、蛋、树根、贝类,坑里放绿色植物的叶子、草或能保持食物清洁的布。然后在坑上盖一层2厘米厚的沙子或土,在上面放火。但是不要把肉放在树叶堆里烧焦,会产生烟熏味。

5].瓦罐烹饪

用粘土制作一个陶制瓦罐来烹饪食物,内衬一层箔片,然后将干净的水和要烹饪的食物放入其中,然后加入热石头,直到水沸腾。用大绿叶覆盖至少1小时,直到食物完全煮熟。

取水1,饮用水和消毒

在危难时刻,尤其是在炎热地区和沙漠地区,供水非常重要。

(1)水源

天然水源如下:

地表水。如河流、湖泊和小溪。

地下水。如井水、泉水、地下水库等。

生物水。例如,一些植物含有充足的水分,如香蕉、竹子、仙人掌等。

天空中的水。例如雨、雪、露水和融化的冰。

⑵净化

雨水、泉水、井水、山涧都可以直接饮用。但静止的或慢流的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细菌,需要净化后才能饮用。净化就是消除水中的有机物,消毒,除异味。在危难求生的情况下,可以用以下简单的方法净化饮用水。

找一个容器,比如帆布包、聚乙烯塑料袋、大铁罐,在容器底部铺一层细砾石,再铺一层沙子、一层碳粉,如此反复多次。层数越多越好,每层约2.5厘米厚。如果没有沙子,用细砾石代替。

在容器底部钻一些小孔,把水倒入容器,下面用杯子接受。

另外,还有一种净化水的方法。在距离水源半米的地方挖一个浅坑。一段时间后,清澈干净的水就会从坑里渗出来。

⑶消毒

煮沸消毒。在海平面,煮沸至少1分钟;在海拔较高的地区,煮沸时间要延长,每升高1000m,煮沸时间可增加3 ~ 4分钟。

化学消毒。消毒剂包括二氯磺胺酸、碘化物、哈拉松等。将2片二氯磺胺苯甲酸放入1升水中,静置15 ~ 30分钟,达到消毒目的。没有这种药,每升水可以滴8-10滴碘。

(4)消毒

如果你想杀死细菌,你必须用下列方法之一:

净水片最好用。在进入沙漠之前,你可以从药店买一些,按照药片的说明使用。你不仅在自助和汽车、飞机上需要它们,你也应该在家里备一些以备不时之需。一般来说,1净水片足够净化1升净水,2片可以净化1升浊水。使用前让纯净水静置30分钟。

每升清水加3滴碘,浊水加倍。沉淀30分钟,放在一边。

家用漂白剂(5.25%亚氯酸钠)每升加入2滴清水和4滴浊水。使用前将水摇晃一会儿,让它沉淀30分钟。漂白的水有很淡的亚氯酸盐味道。

开水3 ~ 5分钟也能净化。向水中加入一点碳,同时将水煮沸以去除不同的颜色。搅动水使其通风冷却并恢复其味道或加入一撮盐。

寻找水

(1).饮用水的寻找和净化

水对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俗话说“饥则能止,渴则难得”。在某种程度上,水比食物更重要。1983,几个大学生在峨眉山山洞迷路,出不来。他们只喝了十多天的山泉水,最后被找到并救出。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出兵孤竹国,取得胜利时已是隆冬时节,江河溪水干涸,军队又饥又渴,军队无法行军。大臣彭几向齐王建议说:“据说蚂蚁夏天住在山的北面荫凉处,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向阳处。蚁巢附近必须有水,以便士兵在山南分头寻找蚁巢,深入挖掘。”齐王采纳了这个建议,于是找到了水,救了全军。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各个地区,植被的生长和分布以及鸟类、动物和昆虫的活动,往往可以为寻找浅层地下水提供一些线索。

在许多干旱的沙漠和戈壁地区,生长着柽柳、钟刺和其他灌木。这些植物告诉我们地表以下6 ~ 7米处有地下水。胡杨林生长的地方,指出地下水位距地表仅5 ~ 10米;芨芨草表明地下水在地表以下2米左右;茂盛的芦苇表明地下水位只有1米左右;如果你发现了金黛黛和马兰花之类的植物,你就知道在这里挖50 cm左右或者1 m就能找到地下水了。

我们还可以从植物上了解地下水的水质。如果我们看到像马兰花和佛子芽这样的植物,我们可以断定那里有不太深的淡水。

在南方,根深叶茂的竹林不仅生长在河岸,也生长在岩溶裂隙和水洞与地下河有关的地方。例如,在广西的许多喀斯特峡谷和洼地,字符串或独立的竹林往往是大天坑的迹象。这些天坑有的入口处能直接看到水,有的入口处看不到水,但只要往深处走,往往能找到地下水。

另外,地下水浅的地方,土壤潮湿,蚂蚁、蜗牛、螃蟹等。喜欢在这里筑巢生活;冬天,青蛙和蛇喜欢在这里冬眠;夏天的晚上,因为潮湿和凉爽,蚊子通常成群结队地飞来飞去。

也可以测试地下水位的深度。在地上挖一个小洞,用盘子扣在底部,盖上一些草。早上盘子上有小水滴的时候,地下水位就会高。挖一个1米的坑,点燃坑内冒烟的植被。如果烟柱呈弧形上升,地下水位就会高。

由于水在自然界的分布和流向很广,特别是地表水流经的区域很广,一般很难保证水源不受污染。如果有地图,要注意水源上游是否有地雷。如果有矿,水源可能会被矿物质污染。如果河里的石头有异常的茶红色或黄色,最好不要喝这里的河水。如果没有鱼类或其他生物栖息,就更要谨慎了。

平时雨水可以直接喝,下雨的时候可以用雨布和塑料布收集大量的雨水。用空罐、杯子、头盔等容器收集雨水,可以放在干净的石头上,不要放在地上。如果雨大,地上的泥会溅到接水容器里。

在野外没有可靠的饮用水,没有检验设备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水的颜色、味道、温度、水的痕迹来大致鉴别水的质量。

纯水在水层较浅时无色透明,在水层较深时呈淡蓝色。可以用玻璃杯或白瓷碗盛水观察。通常情况下,水越清越好。水越浑浊,含有的杂质就越多。水的颜色因污染而异,如腐殖质为黄色,低价铁化合物为淡绿色和蓝色,高价铁或锰为黄色和棕色,硫化氢为淡蓝色。

一般干净的水是无味的,而被污染的水往往有一些异味。比如含硫化氢的水闻起来像臭鸡蛋,咸的水有咸味,含铁量高的水有金属锈味,含硫酸镁的水有苦味,含有机物的水有腐败、异味、霉味、鱼腥味、药味。为了准确辨别水的气味,可以用干净的小瓶,装半瓶水,摇晃几下,打开软木塞后马上用鼻子闻一闻。也可以在60℃左右的热水里放一瓶水,闻到水里有怪味就不能喝了。

地表水(河流和湖泊)的水温因温度变化而变化。浅层地下水受气温影响较小,深层地下水水温低且恒定。如果水温突然升高,多半是有机污染造成的。工业废水污染水源后,也会使水温升高。

也可以用一张白纸,擦干上面的水滴,观察水迹。清水一尘不染;斑点说明水中杂质多,水质差。

在野外,最好不要喝杂草流出来的水,要用悬崖裂缝或岩石流出来的清水。喝江河或湖泊的水时,可以在离水边一两米远的沙地上挖一个小坑。坑里渗出的水,比直接从江河湖泊里抽取的水干净。

饮用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越少越好,否则长期饮用容易致病。饮用水消毒片、漂白粉片和明矾等药物可以净化水质。在野外,由于条件有限,一些含有粘液的野生植物也可以用来净化浑浊的饮用水。如薇菜的根和茎,榆树的树皮、树叶和根,木棉的枝叶和皮,仙人掌和霸王鞭的全草,木芙蓉的树皮和树叶都含有粘液和碳水化合物聚合物。这些植物与钙、铁、铅、镁等二阶以上的金属盐溶液结合。形成絮体,能吸附悬浮物,在沉淀过程中沉到水底,从而起到净化泥水的作用。

上面提到的野生植物中,仙人掌和霸王边是食用植物,在净水中的用量很少,产生的絮状物可以沉淀出来,所以用它们来净化饮用水是最理想的。用野生植物净化水,最好选择新鲜的植物,捣碎。使用时,在一桶水中放入约4g植物糊,搅拌3分钟,然后静置10分钟,浑浊的水即可澄清。

植物净水,虽然絮体沉淀可以去除部分细菌和微生物,但没有消毒作用。所以,饮用水最好用一点漂白剂消毒。如果没有漂白粉,几滴稀盐酸或碘酒也能起到消毒作用。

在原始森林中,许多小溪和河流看起来清澈干净,但实际上它们含有许多有害的病菌。人们一旦喝了它,就会染上痢疾和疟疾等严重疾病。特勤,二月在缅甸作战,1943,在丛林中跋涉300多公里。因为水的问题,短短两个月,他的团队成员有三分之一死亡或生病,无法继续前进。最后,英军无法取消预定的远程渗透行动。

记住,无论多渴都不要喝不干净的水,防止病菌通过饮水进入体内。这在热带丛林地区尤为重要。作为最后的手段,你必须在喝之前把水烧开。

3.海水和盐碱水的淡化

在海边,如果没有离子交换树脂脱盐器,可以用锅将海水煮沸收集蒸馏水进行海水淡化。煮海水时,在锅盖内侧贴一条毛巾,将毛巾上的蒸馏水水滴吸干,然后拧在一个大壳或其他容器中。这样反复生产,就可以得到需要的淡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和英国的一些水手使用类似的方法在荒岛上生产大量淡水,持续了76天,最后被英国飞机营救。

冬天,海水可以在容器里结冰。海水结冰时,大部分溶解在水中的盐会结晶离开水,所以冰基本上被淡化了。而未冻结的水,即浓缩盐水,在锅中加热,煮沸至干以获得结晶盐,然后铺在纸上以去除苦味以获得盐。

在中国西北广阔的沙漠戈壁,有植物的地方,通常有4 ~ 5米深的地下水。经过砂层过滤的水一般清澈透明,但由于大量蒸发和地下水的浓缩,不能饮用。如果没有离子交换树脂脱盐器,可以通过上述海水淡化方法处理后饮用。

中国西北沙漠地区的居民使用当地的胡椒草来处理微咸水。将0.1 ~ 1.9 g干花椒加入1 kg含矿物质0.37% ~ 0.72%的苦咸水中,虽不能除苦味,但可防止腹痛、腹胀、腹泻。

在有湿沙或微咸水的地方,可以通过简单的太阳能蒸馏器获得淡水。方法是挖一个直径为1.5 m,深度为1 m的沙坑,上面覆盖一层透明的塑料薄膜,四周用沙子或石头固定,中间放一块鹅卵石,将塑料薄膜做成倒锥形。事先在这个圆锥体下面放一个盛水的容器。阳光透过塑料薄膜将料仓内的水蒸发,水蒸气遇到塑料薄膜凝结成水滴,沿着圆锥体顶部滴入容器内。通过这种方法,每天可获得约1.5升蒸馏淡水。

海水能否作为最后手段饮用,目前存在争议。有人认为海水的盐度比人体含盐量高4倍。喝海水会增加体内总渗透压。虽然能暂时解渴,但很快就会大量排尿,使身体大量失水。但也有很多人认为,短时间内少量的海水有助于延年益寿。有人尝试从坠海第一天开始喝海水,每一个半小时一次,每次50毫升,每天只喝500毫升,喝4 ~ 5天后再喝淡水。结果实验者的新陈代谢很快恢复正常。

有“海军楷模”之称的法国医生阿兰·博姆巴尔(Alain bhombal)说:“如果你有淡水,在严格控制比例的情况下,加入海水以延长你的供水时间;如果没有淡水,就喝海水救命,直到能下雨,弄条鱼挤成鱼汁或者等到救生艇到来。”艾伦·博姆巴尔(Alan bhombal)并不主张喝海水,而是强调在生死攸关的紧急情况下,应该严格控制喝海水。艾伦·博姆巴尔(Alan bhombal)的经验是,比例为2: 1,即两份淡水和一份海水一起喝,一般不会危害人的健康,但会大大延长海上遇难者的生命。因为只有有了时间,我们才能聚集力量去捕鱼,收集雨水,然后我们才能继续航行,向救援船发出信号。法国著名海军医生布里奥里在其新书中写道:“灾民可以饮用少量海水,每天可达800 ~ 900毫升。不要等到他们完全脱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三个遭遇海难的水手在黑海游荡。他们喝海水解渴。其中一个连续喝了34天。他前两天只能用又苦又涩的海水润润嗓子,然后喝一两口。第三天,他口渴得厉害,喝了很多,一天一夜大概喝了2000毫升。然而,他活了下来。看来在没有淡水的情况下,喝少量海水也是应急措施。

4.解渴植物和解渴应急方法

山野有很多可以解渴的植物,比如北方的白桦树和白桦树的树液,山葡萄的嫩枝,酸浆的根,南方的香蕉和藤条的茎。

北方早春,在桦树茎上钻一个3 ~ 4厘米深的小洞,插一根细管(桦树皮做的)。通过这个小孔流入容器的汁液,每晚可达1 ~ 2升。桦树汁在空气中会很快发酵,所以应该立即饮用。

西南边疆密林中的扁担藤,因形似扁担而得名。它是一种多年生植物,通常缠绕在树干上。藤长约5 ~ 6米,藤面灰白色,叶深绿色,叶宽约3 ~ 4厘米,呈椭圆形,比一般叶片略厚。砍断藤蔓后,可以看到小筋断痕,很快就有淡水喝了。生活在西双版纳的傣族猎人通常不带水壶就进山,靠这个天然水壶里的清水解渴。

热带丛林里还有一种蓄水竹。这种竹子一般生长在山沟两侧,直径约10 cm,青翠挺拔,竹节长约50 cm。选择竹子找水时,要先摇一摇竹竿,听听里面有没有水。没有水你不必砍竹子。另外,检查竹节外观上是否有虫眼,有虫眼的竹节里的水不能喝。汲水的方法是在竹节的一端凿一个洞,将水倒入碗中,或者切一根细竹筒,插入竹筒中进行抽吸。竹节里的水很卫生,有淡淡的竹香味。我们的边防军叫“直立冷泉”。

如果你找不到植物解渴,有一个极其简单的方法可以获得水。一名澳大利亚飞行员布莱恩·卡瓦吉(Brian Kawaji)曾将一个塑料袋挂在一根树枝上,并将其扎紧。叶子蒸发的水分会被收集在袋子里。天气越热,蒸发量越大,得到的水分就越多。用这种方法,每天摄入的水分可以达到65438±0升左右。也可以用塑料布收集露水。午夜到黎明这段时间,气温逐渐下降,空气中的水分凝结成露水,粘在地面或植物上。早上在草下垫塑料布,晃动草让露水一滴一滴的流下来,可以解渴。

在缺水的情况下,要合理饮水。一开始可以不喝水,或者只是润润嘴巴和喉咙。当然,也不要勉强忍渴,以免身体出现脱水症状。想适当喝水,就要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实验表明:1000毫升水喝一次,380毫升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如果喝10次,每次80 ml,只有80 ~ 90 ml的尿液排出体外,水分在体内得到充分利用。每天早晚饮水不超过500 ~ 600毫升,5 ~ 6天内不会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

实在没水的时候,紧急情况下小便也能解渴。其实小便并不脏,只是因为心理作用总是难以下咽。如果可能的话,可以做一个过滤器,在竹筒底部开一个小洞,依次放入鹅卵石、沙子、泥土、碎木炭。尿液排泄到这里,过滤后的水就会从小洞下面流出来。

野外饮用水的净化俗话说“人可以一天不吃东西,但不能一天不喝水”。可见,人们非常清楚水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但不洁的水中往往含有一些致病物质,如痢疾、伤寒、血吸虫、水蛭、霍乱等有毒细菌,腐烂的名贵茎叶,昆虫、鸟类、动物的尸体和粪便,有的还可能含有重金属盐或有毒矿物质。所以当你在极度口渴的时候找到水源,最好不要急于狂饮。你应该根据当时的环境条件对水源进行净化和消毒,避免因饮水中毒或染上疾病。对发现的水源进行净化消毒,有几种简单可行的方法。

一、渗透法

当你发现水源中有漂浮异物或水质不清时,可以在水源外挖一个深约50 ~ 80 cm,直径约1 m 3 ~ 5米的坑,让水从沙、石、土之间的缝隙中自然渗出。然后,将渗出的水轻轻取出,放入盒、盆等储水容器中。注意:不要搅起坑底的泥沙。

二、过滤方法

当你找到的水源比较浑浊,有异物漂浮,有微生物,蠕虫和水蛭幼虫等。,而且水源周围的环境不适合挖洞,可以找一个塑料袋(质量好不容易破)在底部扎一些小孔,或者用棉手套、手帕、袜子、袖子、裤腿等。,或者可以用可乐瓶,去掉瓶底,倒过来,然后用刀在瓶盖上刺几个小洞。然后自下而上填入5-7层2-4cm厚的干净细沙、炭粉、细沙、炭粉、细沙,压实,将不干净的水慢慢倒入自制的简易过滤器中,当水溢出过滤器下方时,用盆或水壶收集过滤后的干净水。如果对过滤后的水质不满意,就做一个简易的过滤器,把过滤后的水再过滤一遍,就满意了。

三、沉淀法

将找到的水收集到盆或壶等储水容器中,加入少量明矾或木棉枝叶(捣碎)、仙人掌(捣碎)、榆树皮(捣碎),在水中搅拌均匀沉淀30分钟,轻轻将上层的清水舀起,不要搅动沉淀的浊水,这样可以得到更干净的水。

一般来说,除了泉水和井水(地下深井),无论是河水、湖水、溪水、雪水、雨水、露水等。,或者通过渗透、过滤、沉淀得到的水,最好消毒后再饮用。那么,如何消毒呢?该方法如下:

1.将净水片放入储水容器中,搅拌摇晃,静置几分钟,即可饮用,倒入锅中储存。一般情况下,一片化妆水片可以消毒1升水,如果水质浑浊可以用2片。目前野战军都是用这种方法消毒水。

2.如果没有净水片,可以用随身携带的医用碘代替净水片对水进行消毒。在纯净水中,每升水中滴入3-4滴碘。如果水是浑浊的,加倍碘。搅拌摇匀后静置一段时间,20 ~ 30分钟后即可饮用,也可留作备用。

3、使用亚氯酸盐,即漂白剂,也能起到消毒的作用。在净化水中,每升水滴三四滴漂白剂,水的浊度会增加一倍。摇匀后静置30分钟,即可饮用或备用。只是水有漂白剂的味道,注意不要把沉淀的浑浊一起喝。

4.如果以上消毒剂都没有,而你恰好随身携带了野餐用的醋(白醋也行),也可以对水进行消毒。将一些醋汁倒入纯净水中,搅拌均匀,静置30分钟后饮用。只是醋在水里的酸味。

5.在海拔不太高(海拔2500米以下)且有火种的情况下,烧开水5分钟也是一种很好的水消毒方法,简单实用。这种方法常用于对河水、湖水、溪水、雨水、露水和雪水进行消毒,以满足饮用水和烹饪的需要。

6.如果你要找盐水,用椒草和水煮。这样虽然不能去除原有的苦味,但可以防止腹痛、腹胀、腹泻。如果水中有重金属盐或有毒矿物质,用浓茶和水一起煮,不要喝最后的沉淀物。

目前有一种饮用水净化吸管,在野外非常实用。它的形状像一支粗钢笔。它净化的水无菌、无毒、无味、不含任何杂质。不用烧开就能喝,很清淡。

还有一些国外进口的净水器,体积小,效果好,能过滤出浑浊液体中可饮用的纯净水。

另外,要提醒朋友们,在饮水不足的情况下,一定要合理安排饮水,不要为了一时的口渴而过量饮水。此外,在野外工作或勘探中,饮水也要科学。如果一次喝够了,身体吸收后会把多余的水排出体外,会浪费很多水。如果一次只喝一两杯,那么就大口慢慢咽下去,等以后觉得口渴了再喝一口,慢慢咽下去,这样反复喝水不仅能让身体充分吸收喝下去的水,还能解决口腔和喉咙的干燥。一个标准水壶(0-9)的水,使用正确的饮水方法,可以让一个单兵坚持运动6-8个小时,甚至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