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孩子的活力,其实就是八个字:狠心,耐心,自信,放心。
现在是一个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时代。小时候把孩子当宝贝,一家人伺候着,让他们学会穿衣服,说太冷怕冻;让孩子自己学吃饭,说太慢,怕饿;让孩子下楼陪孩子玩,说不放心,怕摔倒被欺负...就这样,他们怕这怕那,孩子一眨眼就上学了。这就更糟糕了。孩子只是读自己的书,学好自己的才艺。别人都是父母,爷爷奶奶!于是,从小学开始,就有了陪读的父母,他们成了美食家,用不同的方式做出美味;在去往各个培训学校的路上,家长们在风雨中充满了期待。
学生高分低能是普遍现象。父母对孩子的希望就是考个好学校,找个好工作,找个好伴侣。几乎没有关注过孩子的生命力问题。准确的说是偶尔想想,从来没当回事。
老大小时候,我们没有条件把她当宝贝。没有老人来照顾我们的孩子。我一边工作一边照顾他们。因为我很忙,为了节省时间,我什么都自己拿。后来她大了一点,只要管好学业就什么都不做了。因此,她很快就要大学毕业了。如果她父母不在家,那吃饭就靠点外卖,更别说帮她家人收拾了。甚至她的房间都是狗窝。我不得不担心她进入社会以后怎么生活。还特意在网上咨询了大家。这个时候应该强迫她学家务吗?一位朋友一针见血:最佳培养期已经错过,此时强制可能适得其反。是的,我早就意识到,我从小就忽视了对她生活能力的培养,但为时已晚。
我的小弟弟被我打了。
五岁的他,已经成为周围同龄人中最自律、最会照顾自己的人。早上起床穿衣刷牙洗脸,晚上脱衣服睡觉,一个人睡一个房间,主动完成布置的作业,一个人和小区的小朋友一起玩,不要乱跑,一个人去篮球培训学校玩(不用过马路人多),也可以一个人去附近的理发店理发,一个人去附近的超市购物,玩具用完放回原处。扫地拖地都比大人规范...
可能有人会问,这样乖巧的孩子会不会迟钝内向,缺乏活泼开朗?不是这样的。我的第二个孩子可以是熟悉的,疯狂的,主动的,热情的,有礼貌的。当我有事要做的时候,我可以放心地把他托付给任何一个亲戚或朋友,哪怕在那里呆上几天,大家都喜欢他,被称为“小外交官”。
另外,他能快速完成20以内的加减法,其实100以内的都行,只是慢一点,简单的乘法会好一点。他也认识很多汉字,但没有计算过细节。他会一点跳棋,五子棋,象棋,还会玩数独,华容道。我可以和他玩数独,但是华容道不能和他玩。我不仅会用图片拼乐高,还能靠它。
当然,这些对于那些训练有素的孩子来说都不算什么,但我从来没有被提前教育过。如果有老师,他问,我告诉他。这样,我已经满足了,因为它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我的初衷只是想尽快培养他的独立能力。虽然我很乐观,对未来充满希望,但我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如果有一天我不得不提前离开他,我可以稍微安心的离开,身患癌症,不得不高举利剑。(这里就不多说生病的故事了。有兴趣可以看看我的另一篇文章《上帝给了我一个儿子,又给了我一个肿瘤》)
也许一个得了癌症的母亲希望自己的孩子一夜之间长大。面对不幸,我不得不接受现实。孩子被割出来后,交给亲戚朋友帮忙抚养。直到做完手术化疗,我才把孩子接回身边。那时候孩子已经半岁了,那时候我只能帮忙,主要是孩子的爸爸。真正接手的时候应该一岁多了,身体慢慢恢复了一点。因为我的病,我比以前更加关心我的孩子。我担心我会在他慢慢长大之前走到生命的尽头,所以我一定要在有生之年尽我所能让他快点长大。
综上所述,我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比其他家长用了更多的零食。
没有规则,你不可能成为方圆。让孩子从小养成守规矩、守纪律、自律的孩子。比如不看手机,早晚刷牙,按时睡觉,不私自去别人家玩,不私自离开自己的居住区,外出玩要按时回家,玩具一定要整理好放回原处,幼儿园布置的作业按时完成...
现在有些孩子不懂自律。并不是父母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大家都知道,自律的孩子长大后工作会更顺利,生活也会更顺利。但往往“我不能忍”两个字就毁了。
我丈夫就是干这个的。因为身体不好,经常早睡,孩子都在看动画片。到了睡觉时间,孩子说再看一集,他就让他再看一集。看完一集,孩子说再看一集,他也同意了。我知道后,坚决制止,规定该上床就上床。想看动画片永远看不完,也养成不了拖延的习惯。
都说现在的孩子是被电子产品毁掉的一代,从小就在看手机,玩游戏。经常看到一些一岁两岁的孩子看到手机才吃饭,带着孩子去医院看病。那些打点滴的孩子几乎都是边玩边看动画片,坐高铁的也是。他们一坐下,手机或者Apai就设置好了,动画片马上放上,朋友们聚在一起带孩子去吃。那些小屁屁们会挤在一个角落里玩手机..答案是一样的:不会。
而我家老二现在从来不看手机,即使周围人都在玩的时候。因为不看手机,他有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机会去学习其他的东西,培养其他的兴趣,比如下棋,画画,打球等等。
首先是鼓励孩子尝试探索性的学习行为。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其实是愿意尝试新事物的。“我能行”其实是他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我自己来”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挑战。记住,孩子走不稳的时候,总想像大人一样做事。家长通常的反应是“宝宝走了,你还小,还不会,等你长大了再学”,然后你已经长大了,还没学会。
记得老二两岁的时候,他说要洗碗。水槽高之前,我搬了个凳子,让他站在上面。他一副马到功成的样子,严肃而得体。只要安全,我会让我的孩子尝试和学习他想学的任何东西。其实孩子的学习能力很强,不要小看。只要他学习日常的东西,我就不再帮忙了。“我不需要你事事帮忙,我能行”是他读给我的骄傲。
二是锻炼他的勇气和独立性。
鼓励他分房睡。他小时候的婴儿床就在我们的大床旁边。我担心他晚上踢被子会着凉,就买了不同季节不同厚度的睡袋,房间合租毫无障碍。
我给他选了附近的篮球培训学校。他不需要过马路,就试着自己回去,告诉他注意安全,不要在马路上玩。前两次我偷偷跟在后面,发现不需要担心,就不再接送了。社区的人问我怎么能这么放心。我笑了。
还有很多,比如我出去做生意或者散步,把他一个人留在家里;给他钱去超市买他需要的东西...
当然,一切都要以安全为前提。所以,我从来没有放松过安全教育。我从小就给他灌输各种安全知识,给他看安全教育片,甚至通过实验让他对安全产生敬畏。每次我让他单独行动,我都被说了上千遍,以至于现在我出门或者做什么事情,他也是被说了上千遍给我听。
我不是教育工作者,不知道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了解孩子的兴趣,带他一起学习,督促他养成热爱学习的习惯。
老二从小喜欢画画,我就买了各种画笔和纸给他画。虽然我给他定了很多规矩,但是画画没有规矩。他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想画哪里就画哪里,把自己的天性释放得淋漓尽致。我家的墙壁,桌面,地板,甚至床单都是他的杰作,因为我觉得这和对错无关。用孩子们的话说,他在装修房间。
他对数字很敏感,我就耐心陪他玩答题游戏;他喜欢听故事,所以我每天晚上睡觉前都给他讲几个睡前故事。他喜欢科学实验,我就买了各种实验器材陪他做实验,带他去科学实验馆玩;当他开始对识字感兴趣时,他不厌其烦地跟着他去辨认街上的广告牌。如果他问路边的野花野草叫什么,我就算不认识,也会立刻去找他。
孩子是一个“十万个为什么”,只要我们不压制,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动力都是很强的。这就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抽出足够的时间,陪着他们不断了解这个世界,一起学习,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