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连心桥的含义

我拟定的副标题是“连心桥”。“连心桥”有两层含义,一是传承“枫桥经验”,二是党群连心。“枫桥经验”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是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的发动与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先进做法,是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社会治理方案。拿到选题后,对“枫桥经验”进行了研读,从历年来的研究文献来看,“枫桥经验”呈现出阶段性的发展特点,从最初的“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到“党政动手,依靠群众,立足预防,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再到“以人为本,依靠群众;抓早抓小,就地化解;维护稳定,***建***治***享”。历经50多年的风雨历程,“枫桥经验”的内涵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创新,人民群众对社会治理的需求也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我从中梳理出几个关键词“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治安防控”“乡村治理”,从新时代“枫桥经验”对基层治理、风险防控、警民融合这一角度切入,以“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最多跑一地”为创作的精神核心,描绘了民警调解乡村基层社会纠纷,就地解决矛盾的场景,体现出中国特色的法治建设模式对乡村基层的社会治理。

我采用叙事性绘画形式作为表现手法,希望能以此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连心桥”展示的是民警调解农村纠纷的场景,背景安排在农村广袤的草地上,没有桌子、椅子,直接团团围坐在草地上。摒弃了坐具,是为了使党与群众的关系没有任何的阻隔,显得更为亲密,在这个背景的衬托下,以一种最接地气的方式去表达党群关系融洽。这种乡里乡亲的亲切感,与土地息息相关的人本精神,体现了党为群众提供“最后一公里”的服务。作品名称是“连心桥”,整体人物的走势也是呈现桥梁形状,象征“枫桥经验”***建***治***享,***创和美社会的内涵。民警作为调解双方矛盾的关键者,使矛盾双方能握手言和,起到了连接作用,彰显了党群连心。在刻画民警形象和群众形象上,历经多稿。

创作期间,浙江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省美协及中国美术学院组织了多批次的知名专家和学者临场解题、指导、观摩、研讨,受益匪浅。在审查过程中老师们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对人物头部的转向,面部表情,肢体的动态都提出调整建议。民警最初形象是正襟危坐,双手合并放在自己腿上,形象严肃;第二版改为身姿向群众倾斜,面向右边并将右臂搭在农民群众身上;第三版民警双手都打开,形象已不再拘谨。之后许江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