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松原3.6级地震,为什么近期我国地震频发?

6月17日,四川长宁发生6级地震,7月19日,吉林松江发生3.6级地震,同日,四川宜宾筠连县发生3.2级地震。这几年地震似乎越发的频繁,人们对于地震的新闻都已经习以为常。但也很多人会问,是不是我国的自然环境变差了,为什么地震如此频繁了?

第一,地理位置因素。科学家经过统计、研究,在全球划分了两大火山地震带,分别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山——地中海地震带,全球的大部分地震都发生在这两大地震带范围内。从地图上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而西部则处于喜马拉雅山——地中海地震带,很不幸的被两大地震带给包围了。这也就是我国地震频发的主要原因。

第二,科技发展因素。由于我国的特殊地理位置,导致我国一直是地震频发的国家,但很多人可能会有疑虑,感觉以前没有这么多的地震啊。这就是科技发展带来的影响,之前科技相对落后,人们消息传递的方式比较单一,比较闭塞,消息的传递需要漫长的时间,因此对于小地震,新闻价值不大的消息人们会过滤不传递,只会传递造成较大灾难的地震消息,这也就导致人们会产生地震次数少,但是危害大的错觉。而现在,科技发展使人们消息传递更快,同时每个人都可以传递,这就导致哪怕一个小小的地震也会迅速传播到全国各地。这也就使我们觉得地震越来越多。

地壳运动比以前更频繁了。地震时由于地壳之间的相互挤压碰撞形成,据科学家监测,目前地壳进入相对活跃期,这可能也是地震频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