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不是人生终点,别让成功毁了你

还记得那些贩卖焦虑的文章吗?这些文章一致的观点是:再不努力你就晚了,你的同龄人已经挣到了成百上千万,实现了财富自由,而你还在温饱线苦苦挣扎。

仿佛如果我们没有早点成为百万千万富翁就是人生路上的失败者,应该为此羞愧自责。但是那些被光环环绕的所谓成功人士,他们的生活真的像梦想的那样幸福和快乐吗?

著名主持人崔永元,曾饱受抑郁症的折磨。在新闻头条上我们经常会看到某些成功人士酒驾甚至嫖赌的丑闻。

你是不是也像我一样感到费解:这些成功人士到底是怎么了?为何不好好享受成功带来的幸福和喜悦,却偏偏要毁掉自己的生活呢?

也许我们可以在《自我驱动心理学》这本书里找到答案。书中说,很多人在走向成功后,会患有不同程度的 “精疲力竭症”。

在本书中,作者史蒂文?贝格拉斯从心理学的理论和临床实践两个角度描述了大部分成功人士面临的困境,并从社会思潮、幼年教育、生活经历等多个方面解释了出现这种困境的原因。就算不是成功人士,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或者教育孩子成长时,如果我们能预先知道这些道理,就会少走一些弯路,并获得物质财富和精神需求的双重满足,避免陷入“精疲力竭症”。

作为哈佛医学附属机构的成员,作者史蒂文?贝格拉斯博士长期研究职场人士的心理问题,经常为美国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一次收费高达1万美金。《自我驱动心理学》出版后,畅销18年,并上榜《财富》杂志75本商业必读书籍。

作者在《自我驱动心理学》中旁征博引,展示了深厚的心理学理论知识。该书总***讲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描述了成功人士普遍出现的“精疲力竭症”现象,其次结合社会思潮、原生家庭影响和个人心理差异等分析了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最后书中提供了有效治疗和避免“精疲力竭症”的方法。

我们从小被教育,要以成功人士为榜样,逢年过节,受称赞的有出息的孩子都是“挣大钱,开豪车、住大房子” ,他们是人人艳羡的榜样,是人们口中的成功人士。他们的生活似乎只配拥有幸福和快乐。

我在做慈善活动时,曾经遇到一位企业高管,妻子正在和他协议离婚,深爱妻子的他苦恼不已。在一次饭局中他向人倾诉,却遭到众人的哄笑“凭你的资本,还怕找不到女人吗?”。当一个成功人士拥有了金钱、名望和地位时,他的诉苦会被默认为是矫情。

当马云宣布一年内离任,将辞去阿里董事长的职位,去从事自己喜欢的教师职业时,没有人相信这是他离职的真正原因。曾经在节目中,马云谈到:自己最快乐的时候是当老师的时候,月工资不足百元,而现在资产上亿,却越来越辛苦。也许他说的是真心话,但一心以他为榜样和标杆的众人,很难相信这是实情。

史蒂文?贝格拉斯在《自我驱动心理学》中提到了成功的一些负面影响:

1、成功人士需要在大众面前时刻维护形象,因此失败的代价和压力大于常人。

2、成功在财务方面带来的安全感会削弱压力和挑战带来的刺激和新鲜感,让生活陷入无聊状态。

3、成功人士需要符合大众的期望,而不能随心所欲做事,某种程度上被限制了自由。作者史蒂文?贝格拉斯说“成功意味着更多的赞美、更多的金钱和更少的选择。”

那些表面上看似光鲜的成功者,可能心内正在备受痛苦的折磨。因为一旦你终于攀上苦苦追寻的高峰,发现这里的风景并不符合你的想象,会在内心的失落、空虚和外界施加的压力双重折磨下,陷入焦虑和迷茫。为了摆脱这种痛苦,成功人士会通过酗酒、赌博甚至自毁形象等手段来缓解压力。这就是《自我驱动心理学》中所说的成功人士“精疲力竭症”。

作者史蒂文?贝格拉斯提供了一种“精疲力竭症”自行诊断方法:

“专一、坚韧不拔、自力更生、兢兢业业、坚持不懈、狂热、热情、不知疲倦”

作者说“如果你还没到30岁,且具备以上不少于4项的描述,那么你可以为任何公司工作;但是如果你超过40岁但是也有同样的感觉,那么如果你成功了必定会遭遇精疲力竭症”。

成功学和消费主义的时代

曾经热播的电视剧《欢乐颂》中有一个情节,职场底层员工邱莹莹在翻阅励志书籍时,作为企业高管的安迪劝她不要看,因为这些励志书籍都是空谈大道理,没有实际作用。但是安迪的好心劝说反而招来邱莹莹的怨恨,两个人为此大吵一架。

这其实说明了一个现象,普通人最容易被成功学洗脑。然而可怕的不只是成功学宣传的“只要努力付出,就能成为千万富翁”这种盲目的励志言论,而是引导很多人去追寻的“成功的定义”是扭曲错误的。

在消费主义横行的今天,大多数人认可的成功是“大量的物质财富、可支配的资源以及社会的地位和名声”。没有人去关注成功者的心理和精神状态,成功和快乐幸福无关。

还记得那个著名的富翁和渔夫的故事吗?

终于可以安享晚年的富翁遇到了同样在沙滩上悠闲晒太阳的渔夫,大部分人都夸赞渔夫拥有一个乐观积极的心态,但是人生的赢家永远是富翁而不是渔夫。

我们在思维上已经被传统意义上成功的定义所限,我们奋力追求的成功已经成为金钱和权利的代名词。这就导致越是朝着这个目标,从底层一步一个脚印到达事业巅峰的成功人士,越容易遭遇“精疲力竭症”。

因为当他千辛万苦达到目标后,却发现这里并不是天堂,既不幸福也不快乐,这种失落感很容易导致迷茫和焦虑。

信息时代,成功人士缺乏隐私空间

前段时间很多明星夫妻遭遇“被离婚”,当事人在浑然不知的情况下,被传离婚绯闻。

互联网的发展给言论自由提供了舞台,也给谣言带来了可乘之机。成功人士稍有异常举动都会被过度解读,仿佛一举一动都在众人的监视下,无处遁形,维护形象的压力也空前加大。

陈凯歌执导的电影《搜索》就是讲了一个网络暴力的故事。一位上市公司的董事长秘书因为身患绝症而没有给老年人让座,被不知内情的网民一致抨击,导致公司的股价和签约的合同都受到影响,最后无奈选择自杀。

很多成功人士的形象代表的不光是自己,可能是一个公司,一个集团,甚至代表着成千上万的员工,所以越成功,责任就越大,自由是严重受限的。

从小被灌输的教育理念需要矫正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很多父母难以摆脱的观念。很多孩子都被迫走上延续父母未竟梦想的道路。父母总喜欢不断用名人事迹激励孩子。

然而作者史蒂文?贝格拉斯说:“努力激励他人成功的行为可能带来强烈的逆反。”就算孩子很懂事很听话的按照父母的要求努力取得了成功,但是在这个奋斗的过程中,心理上会感觉到胁迫和怨恨。

这种感觉会导致这些人一旦取得了成功,就会通过报复行为来疏解压力,毁掉自己辛苦获得的成功,患上“精疲力竭症”。

当我们一旦明白追求的目标是父母强加的,而非自己内心想要的,就会在目标中迷失,再高的成就也会失去意义,无法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

马斯洛需求理论模型给出了人类需求的五个层次,其中最高层是自我实现。只有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追随自己的内心,向着幸福和自由的方向而不是财富累积的方向追寻,才能达到自我实现这一层级,获得人生价值感。

《自我驱动心理学》这本书中为深陷“精疲力竭症”折磨的成功人士提供了一些实践方法,同时也教育还未取得成功、仍在成功的路上辛苦奋斗的人们如何避免成功后面临这种窘境。

对于成功人士,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治疗“精疲力竭症”:

1、采用女性思维

相对于男性,女性更愿意建立更多的社交联系。看一看每到周末逛街购物的人群,女生三五结对,很少能看到一群男生其乐融融的逛街购物。

女性的这种行为习惯有利于和外界建立更多的连接,当成功的时候,会获得更多的赞美;当失败的时候,也能获得闺蜜团队的安慰和支持。

而男生从小被教育“男儿有泪不轻弹”,面对困难要坚强和独立。这导致很多成功男性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软弱,害怕面对失败。

男性成功人士可以尝试与周围的人建立更多的社交关系,在取得自我成功后,寻找成功对他人的价值。除了塑造一个成功人士的形象,男性成功者还可以进行多方面形象的塑造,例如做公益活动,做义务教育活动,将自己成功的经验进行传授,发挥可支配资源的作用。

当一个人对社会的意义不只是“成功”的代名词,就会获得更多的尊重和支持,即使遭遇失败,也会因为各界人士的帮助和鼓励,感到温暖和满足。

《自我驱动心理学》中有一个案例,深受“精疲力竭症”困扰的企业高管,通过作者牵线,为在学校学生传授自己的从业经验。通过这种教学活动,当事人不仅克服了内心的焦虑和苦闷,精神状态也重新焕发,找到了人生更大的价值。

2、?放弃改头换面的念头

成功人士一般在某个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对于他们来说,如果跨越领域,接触陌生的行业会遭遇巨大的心理落差,因此很多成功人士惧怕改变。

金融学上有一个词叫“沉没成本”,准确描述了人们相对于得到更害怕失去的心理。很多人即使大学时学了不喜欢的专业,在择业时,也仍然会选择和专业相关的工作。

实际上,改变并不意味着对过去的全盘否定,我们已经形成了固定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不可能变成全新的自己。我们只需要通过自我认知,调整自己的一部分即可。这样既不会让改变造成太大的压力,还会有接触新领域的机会。

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并不意味着完全陌生或者之前的经验毫无用处。相反,我们可以将自己的管理能力、沟通能力、销售能力、策划执行能力等进行不同程度的组合,从而在每一个新的挑战中,都能掌控局面。

历史上很多大师级人物,都多才多艺,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是伟大的画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他用自己取得的成就完美诠释了人类具有多方面的潜能。

改变职业规划,进入陌生领域,并不意味着孤注一掷或者头脑发热。社会在不断发展,有些职位会逐渐消失,同时也有全新的职位被创造出来,我们应该去适应这样的社会。

曾任新东方老师的古典说“如果没有适合你的职位,那就去创造一个。”古典老师本身就是这一言论的实践者。建筑专业出身的他,从建筑公司跳槽到新东方教GRE词汇,现在自己创办了咨询公司,提供职业规划咨询。

如果你正在成功的路上奋斗,提前这样做:

1、重新定义成功,进行自我认知

富兰克林说:“成功的目标是可以让自己自由的思考”

如果我们盲目的追求成功,追逐物质财富和名望地位,即使取得成功也最终会因精神空虚,缺乏心理满足感和自我价值感而感受不到人生的幸福和快乐。

成功不代表结束,只有当我们感觉到是心甘情愿为自己工作,而不是因为外在的回报或者压力时,我们的潜力才最有可能被激出来,也更容易获得精神满足,不断取得成就。

我们要遵从内心的意愿,通过良好的自我认知,找到独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在《巫士唐望的教诲》一书中,巫士唐望教诲道:“路只不过是一条路,你必须扪心自问,这条路是一条心之路径吗?如果是的话,则证明这条路是好的;如果不是,它就是没有用的。心之路径就是只要你顺着这条路走下去,就可以给你带来欢乐。”

2、多样化职业规划路线

TED演讲中有一期讲到“大部分孩子都被灌输了一生心无旁骛,找到一份命中注定的职业,却忽略了有些人天生就是多重潜力者”。

我们在制定职业规划时,也容易按照直线思考,为了成功而机械工作,因为我们总觉得太多规划会分散精力,不利于取得成功。但是这样会导致成功之后心态失衡,缺乏其他有效的人生规划,从而变得盲目自大,目光狭隘,陷入“精疲力竭症”怪圈。

巴菲特曾说“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我们在制定职业规划时,也要进行多样化设计。尤其现在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很多新的职业也刷新了人们对工作的认识。

微博曾有人爆料,一位清洁工阿姨,靠着自己超高的人脉,在双十一电商平台的集卡、集豆的活动中,日均收入四千。

很多人悄悄开了自己的微店,也有些人在工作之余发展自己的第二职业。我认识的一位兼职写手,平时在国企上班,下班了就写稿挣钱,兼职收入几倍于工资收入。实际上,当人们不断面对新的挑战时,才能激发斗志和潜力,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反而有助于取得成功。

史蒂文?贝格拉斯博士在《自我驱动心理学》书中说“幸福是一个动词”。这个“动”的意思是人生就要在不断的迎接挑战,起起伏伏中度过才更有意义和价值,不要让成功的目标束缚了你的能力,同时也不要盲目教育孩子把取得成功作为人生的追求的终点。

人生有无限可能,一个真正的成功者从来不畏惧失败,不是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而是因为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从这件事中获得心理满足感和人生价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