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川之危水源之危是生存环境之危民族存续之危对吗
河川之危水源之危是生存环境之危民族存续之危是正确的
1、思想重视,勇于担当
河川之危、水源之危是生存环境之危、民族存续之危,保护江河湖泊,事关人民群众安危,事关中华民族发展。
我们必须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进一步提高对河长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充分认识河长制工作是全面改善水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切实的行动自觉,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强化工作措施。“河长”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必须守河有责、守河担责、守河尽责。
2、长效机制,细分落实
按照“分级管理、按片负责”的办法,建立健全民间河长网系,由村书记担任村级河长,两委班子成员担任片区负责人,生产队长、妇女队长、党小组长等担任所属区域河道的民间河长,织牢织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的制度网。
结合“河长制”app,强化履职尽责。各级河长每周开展巡河工作,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用双目注视每一条河流——河面是否清澈、河道是否畅通、河边是否干净。一旦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反馈至村两委,协同养护社处理;处理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因河施策,确保各项问题及时销项,实现村居河道“水清、河畅、岸净、景美”。
3、发动群众,全民护河
充分利用电子屏、宣传栏、田间小喇叭等宣传媒介,大力开展河长制宣传,将河长制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有关政策法规送到群众身边耳畔,起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充分调动群众对水系保护和治理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进一步增强群众保护水源、保护生态的意识,推进水环境治理全民参与,让群众成为管河、护河、惜河行动的真正主人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