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在曹营中未献一计一策,曹操为什么不惩罚他?
你以为徐庶到了曹营之后像个小媳妇一样,每日以泪洗面,天天看着南方想着刘玄德,思念着大耳贼的音容笑貌。其实是不可能的,徐庶在曹营不仅干得很卖力,官也做得不小,最后官至御史中丞。
汉末乱世,不管是将领还是谋士改换门庭都是很平常的事,也并不会因为改换门庭而被大家看不起。徐庶离开刘备投靠曹操,从小庙进了大庙,卖力表现还来不及,还怎么敢混日子。
曹操的“吾之子房”荀彧,原先跟随的是袁绍,陈登先跟陶谦后属刘备最后才跟的曹操,在曹操手下干的也很卖力。“五子良将”中的张辽原先是吕布的部将,后来跟随曹操。连刘备自己都曾经在曹操阵营干过,不要说什么“降汉不降曹”,刘备自己都不好意思说这个。
所以,徐庶后来跟随曹操在道德上并没有什么值得指摘的地方。反而是端着曹家的碗,想着砸曹家的锅才会被人看不起。诸葛亮与徐庶、石韬在荆州时是好朋友,后来诸葛亮北伐听说徐庶才做到郡守,另一好友石韬做到典农校尉,还为他们俩可惜说:“他们两人怎么才做到这个位置,难道是魏国人才太多了么?”
逮大和中,诸葛亮出陇右,闻元直、广元仕财如此,叹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
之所以会产生徐庶“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说法,主要是曾经作为刘备谋主的徐庶进入曹营之后,能力与荀彧,郭嘉,程昱等相比明显还差了一截,只能进入第二梯队。在一些大事上,曹操根本不会听取徐庶的意见,不是不想说,而是没机会说。
徐庶投靠曹操之后,历任郡守,右中郎将,御史中丞。也算是在仕途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特别是御史中丞负责纠弹百官,权柄极重。御前奏事时,御史中丞,尚书令、司隶校尉专席而坐,京师号曰“三独坐”。荀彧就曾任尚书令,徐庶御史中丞的位置可不是一个装聋作哑的人能干的。
曹丕称帝时,徐庶曾上表劝进,不过用的名字是徐福,所以徐庶不仅在曹魏殚精竭虑的谋发展,并且还曾参与劝进,成为曹魏的开国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