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的笑傲江湖才看了两集,差点把我没气吐血,然后回忆了下吕颂贤版的,不看到好,一看连着看了三遍,
我也喜欢吕颂贤版的,不光笑傲江湖,金庸的电视剧都是香港拍的整体更好,无论是从演员的演技还是与原著的切合程度,港剧确实更胜一筹,但不得不说明的一点就是,港剧的场景也太糊弄人了,影响了一些效果,这也可以理解,香港电视讲求的低成本,高产量,非常的压榨演员,这也是为什么这几年好多香港的实力演员都纷纷跑到大陆来拍,结果就是好的演员根本无法发挥其灵性,无奈好的演员也是需要土壤的。
现在很是怀念香港各部经典金庸剧,像射雕:83黄日华版,94张智霖版;神雕95古天乐版;倚天屠龙记,2000吴启华版;笑傲江湖96吕颂贤版;天龙八部97黄日华、陈浩民版;鹿鼎记98陈小春版;碧血剑01林家栋版。以上都是值得回味的经典。不过大陆也有寥寥几部也是拍出了一些金庸神髓的,比如说大陆 吴越版的连城诀:我认为这是唯一一个大陆拍出水平的金庸剧,并且非常符合原著,非常值得一看。
当然,还有一点想说的就是,为什么现在科技发达了,武侠剧反而拍不好了,我认为这和拍戏时对武侠的理解有关系,对武打动作的理解也有关系,当然最最重要的就是选角,和科技的关系真的不算太大,有关系的话就是现在新技术出来了,导演各种的炫耀,意思是我很牛X,这种效果我能做出来,在这一点上我比上个版本进步了呢,好吧,你进步了可我们没瞧出好来这有毛用,于是乎就有了各种冲击波,各种——我还没用力你就倒下了,各种腾云驾雾,各种把武侠剧拍成了科幻剧,甚至是科幻惊悚剧,于是乎这类的电视剧的武打场面一出现就让人想作呕,想尿,唉,真心伤不起啊。
关于对武侠的理解我在这里还真不好怎么评价这些导演,因为我本人可能都没有太深的理解,但是一部好的武侠剧应该营造的是一种很客观的世界的,不能是你的大环境都没营造好,让观众看的跟看过家家似的。
关于武打动作,我为什么推崇香港电视剧,就是因为香港剧就成功的把握了武侠的度,实际上武侠剧中人的武源自于现实中的武的,是超越常人的这么一种存在,但绝绝对对不是超人,这个度要把握。香港电视剧对于武的刻画一个最成功的地方在于,他的标签化,他的色彩化,他的配乐化。就是每个人的功夫,每一种功夫他都作出门道来,前后保持统一,就是你一看到这个就知道他使的是什么武功,即使你认不出,也不要紧,你看着也不别扭。怎么做到的,就是一个人在学会一种绝世武功的前后的武功的效果处理是有绝对的差异的,这种绝世武功在学的时候的动画效果也是会出现在他日后使用的时候,也就是给这种武功贴上了一种标签。还有就是每个人的武功的色彩前后也是保持相对统一的,跟这个人的人生际遇,性格特点有关,这样看的话,他的武打效果其实也传递着某种信息,这就是色彩化。最后一点就是配乐化,认真的话,我们可以发现香港电视剧会给主人公的武功配上或激昂或哀伤的音乐,每次一使出这门功夫,必放此音乐,前后统一,让观众看得过瘾,这才是武侠剧真正的魅力,而不是你那冲击波就打发的了的,冲击波只是黔驴技穷,图省事的把戏而已。
再说一说选角,两个重要的方面,一个是对症下药,一个是层次鲜明。对症下药这个就是看演员的特质配角,这里面我们也没太多发言权,毕竟不是圈子里的人,这里面要考虑的因素还是比较多的。重点说下层次分明,就是角色的形象要符合他的身份背景,就好比说这回的新笑傲,你不能弄一个青年天才屌丝神医平一指,更不能弄一个中年方生,中年眼睛不会动大师方正,你追求演员年轻化,偶像化我不反对,但是你怎么也得专业一点吧,不能让他们穿上龙袍也不像太子吧,你不能让嵩山的十三太保,丁勉,陆柏什么的都和令狐冲一般年纪吧,长辈得有点长辈得样子吧,你不能把所有的角色都设定成一个年龄段里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