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是怎么建成的?
永乐四年(1406),明太祖成祖上书,在南京故宫的基础上修建北京故宫和城墙。楚帝先派人员到全国各地开采珍贵的木材和石头,然后运到北京。仅筹备工作就历时11年。
珍贵的楠木大多生长在山里,百姓冒险进山采木,很多人为此丧命。后人留下“进山一千,出门五百”来形容拾柴的生活成本。开采建造宫殿的石头也非常困难。目前保和殿后最大的单笔石开采于京西南的房山。
历史记载了运输它的场景:成千上万的劳工在道路两旁每隔一英里左右挖一口井。在寒冷的冬天,当温度足够低时,他们从井里抽水,并将其倒入一条冰路。花了28天才送到宫里。此外,我们还将烧制苏州皇家建筑专用的方砖,山东临清也将向北京运送贡砖。
扩展数据:
一、建筑规模
北京故宫由明朝皇帝朱迪创建,其设计者是蒯祥(1397—1481,苏州人)。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长961米,宽753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面积72万平方米。654.38+0万农民工,已建成14,9999间半。
据1973专家实地调查,故宫共有90多个院落,980间房屋,共计8707间(而这个“间”并不是今天房间的概念,这里的“间”是指四根柱子形成的空间)。
二、建筑造型
当时的故宫前殿要求建筑造型宏伟,庭院清朗开阔,象征着封建政权的至高无上。太和殿位于紫禁城的对角线中心,每个角上有十个吉祥如意的兽。
紫禁城的设计者认为这将展示皇帝的威严,震惊世界。而后面的皇宫要求有深度和紧凑性,所以东西东六宫自成体系,各有宫门宫墙,相对排列有序。皇宫后是皇宫后院。
故宫博物院沿一条南北中轴线布置,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并向两边展开,由北向南笔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故宫,而且从南面的永定门到北面的鼓楼、钟楼贯穿全城。
百度百科-北京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