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知识家长助教活动计划

1.第一次做家长助手,如何与孩子互动?

做家长助教就是这么简单。

在案例1中,三班“交警叔叔”安全活动的指导者是杨洋的父亲,他是一名交警。活动中,杨洋的父亲身穿交警制服,向孩子们讲述了他的工作知识。然而,孩子们无法积极参与活动,因为他们很难理解枯燥和抽象的专业知识。

案例二:宣萱的父亲是一名中学体育老师,他在二班组织了一次健康活动“勇敢的我”。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活动,面对微笑的宣萱父亲,孩子们“放开”了手脚,活动一发不可收拾。宣萱的父亲急得满头大汗。

案例三:一班正在开展一项健康活动“医生有大本事”。玲玲的妈妈是医生,她把孩子分成六组,打算给每组一个听诊器,让每组玩听诊游戏。但是当玲玲的妈妈从自己的工具箱里拿出听诊器时,她发现自己只带了五个听诊器。突然,玲玲的妈妈不知所措。

家长助教是直接进入课堂参与教育活动的家长,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然而,从上述三个案例来看,无论是杨洋的父亲、郭瑄瑄的父亲还是玲玲的母亲都不能有效地完成助教的任务。那么,家长如何才能当好助教呢?

首先,做一个积极的助教

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伙伴,是幼儿园的重要教育资源。家长应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和优势服务幼儿园教育教学,积极支持幼儿园家长助教活动。比如接受老师发出的“助教”邀请,或者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工作特点自荐。

第二,“两个认识”非常重要

1.了解教辅班孩子的特点和能力。家长要了解幼儿教育,了解教辅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比如中产阶级的孩子,主要是用具体的形象思维。杨洋爸爸在讲解关于交警的专业知识时,不妨结合图片、视频和自己的行动,把抽象变成具体,从而调动孩子的主动性。

2.了解幼儿园活动的特点。陈鹤琴先生曾说:“儿童生来活跃,靠游戏生活。”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家长在组织活动时要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牢牢抓住孩子参与活动的“心”。比如宣萱的爸爸,不妨用一种游戏化的语言来介绍活动:“我是小爸爸,你们是大儿子。今天,小爸爸就带你去冒险。”在冒险游戏的吸引下,孩子会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活动中。

第三,要做好“三个准备”

1.做好心理准备。有些家长对当助教有些顾虑:组织活动时说什么?孩子会听自己的话吗?如果组织一塌糊涂,那该多丢人啊!其实家长不用担心。只要你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设计和组织活动,灵活运用有吸引力的教学方法,就一定能牢牢抓住孩子的眼球,让孩子围着你的“指挥棒”行动。

做好知识准备。家长要提前储备教辅人员教学活动中涉及的相关知识,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教学前要设计好活动计划,考虑好计划实施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想好应对措施。最好提前告诉班主任活动组织流程,征求老师的意见,熟悉和完善活动。

3.做好物质准备。家长要打好准备之战,同时准备好物质资料,提前充分准备好教辅活动中需要的资料,避免需要时手忙脚乱。为此,家长要了解班级的孩子数量,如果需要分组进行活动,要考虑每组所需的材料份数,避免出现情况3的情况。

第四,通过各种方式丰富助教的经验

一方面,家长可以通过班级家长园、班级论坛、网络等方式,了解他人作为助教的收获,尤其是组织活动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从而为自己做一个助教。另一方面,家长要多参加幼儿园开展的各种家园活动,了解新的教育理念,学习幼儿园活动的组织特点和其他家长作为“教辅”的成功方法和经验。

第五,及时反思自己的助教活动。

做完助教,家长要及时反思总结自己组织的活动:哪些环节是成功的,哪些环节是失败的,孩子为什么感兴趣,下次助教要注意什么等等。最好把自己的经验写出来,发布在班级的交流平台上,为自己当好助教,也为以后别人当助教提供参考。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幼儿教育不是一个家庭或幼儿园就能完成的事情。”家长助教活动不仅调动了家长这一重要的教育资源,也为孩子的学习注入了新的血液。家长要充分发挥教学助手的作用,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真正实现家与家之间的有效互动。

2.如何有效开展家长助教活动

第一,放大“助教”的优势,提高家长参与的积极性。

我们中产阶级的父母大多和我一样是80后,基本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很多父母在工作上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就,在生活中也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方法。作为教师,只要充分挖掘这些教育资源,利用它们为教育服务,就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家长助理”是一种新型的家园共育,其成效完全取决于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和强度。因此,在开展这项活动之前,我们不断地通过大众信息、学前个体交流等各种渠道进行宣传,形成家长在这方面的意识,让家长知道“助教”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因为,只要家长充分意识到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幼儿园的事情,并形成相应的共育观念,就会积极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第二,关注幼儿需求,开展家长助教实践活动。

教师要善于发现儿童兴趣和偶然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抓住教育时机,给予适当的引导。众所周知,幼儿园的老师大部分是女老师。在我们幼儿园,有一个小朋友很喜欢的男老师。每次上体育课,孩子们都很兴奋。活动结束时,他们觉得时间过得真快!所以我们常说,孩子需要“男性化教育”。在推广“助教”活动时,我特别强调,孩子需要父亲身上阳光般的正能量。我们班小朋友游的爸爸把扬州市汶河小学的“养蚕”活动带到了班上。幽默风趣的游老师,通过让孩子触摸、欣赏丝绸,了解中国几千年的养蚕文化,通过欣赏PPT,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孩子们抑制不住好奇心,不停地问问题。连我们都很惊讶,蚕身上的小黑点是用来呼吸的,就像我们的鼻子一样。活动最后,细心的尤老师为每个孩子准备了一次性纸杯、几片桑叶和两三只蚕宝宝带回家养。这就像是我们教学活动的延伸。几乎每天都有小朋友给我们反馈他们蚕宝宝的新发现,甚至有小朋友把自己的发现画出来,让家长记录下来。通过这样一个生动的助教活动,培养了孩子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探索欲望。

第三,挖掘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丰富教辅活动的形式。

不同的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妈妈多陪陪孩子。更多的妈妈甚至成为全职妈妈来照顾自己的宝宝。在生活中,他们可以说是无所不能。陪孩子上各种兴趣班,给孩子准备好吃的饭菜,妈妈本身就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在“助教”活动之前,我通过和孩子的交谈,了解了几位妈妈的“特长”,真诚地邀请她们参加我们的活动,让她们的特长融入到各种教育活动中。例如,这学期我们还邀请了齐的妈妈带领我们做了一道美味的“水果沙拉”。孩子们挑选自己喜欢的水果,拌上沙拉酱,享受劳动果实的美味。通过个人交流,我们也发现郝一帅的妈妈可以编出各种好看的发型。她欣然接受了我们的邀请,带了一套美发工具,为爱美的女生设计漂亮精致的发型。有古典的,有现代的,有可爱的,有安静的。被小朋友称为“美发阿姨”。在我们班,杨子轩的妈妈是一名护士。她还穿上漂亮的护士服,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护牙齿”的健康课。相对于我们对孩子枯燥的说教,家长的特殊职业,现场的说教,让孩子更愿意做一个勤刷牙,讲究卫生的孩子。端午节临近,知道我们要开展包粽子的活动,几位妈妈和奶奶甚至踊跃报名,准备了粽子叶和糯米,分组教孩子们包粽子。虽然饺子歪歪扭扭的,甚至还会漏饭,但是孩子们还是很甜蜜地拿回家,让父母煮着吃。端午节期间,我们班的杭同学还在扬州时代广场的饺子制作比赛中获得了大奖。

第四,在助教活动中注重感恩教育的培养。

在一次教学活动中,当孩子们被老师问到“你知道保姆这份工作吗?”居然有孩子说:“我妈是保姆!”我们的孩子习惯了被捧在手心里,父母长期为之付出是很自然的。恰好徐瑞豪的妈妈怀了二胎。他经常来找我们,告诉我们“妈妈的肚子大一点,宝宝就会动。”我们在征求孕妇同意后,精心准备了“我是哪里人”的助教活动。先让孩子看卡通胎儿视频,然后让孩子扮演小记者的角色去探访孕妇。孩子们不成熟的问题多种多样。“阿姨,你会吐吗?”“阿姨,这么大的肚子累吗?”“阿姨,宝宝什么时候出来?”在孕妇阿姨的耐心解释下,孩子们了解到胎儿的成长和出生原来是多么惊人。在游戏环节,我们准备了很多小枕头和玩偶,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体验一次妈妈的怀孕。当大腹便便的孩子在阿姨和老师的引导下慢慢走路,弯腰轻轻拿东西的时候,让他们体会妈妈的辛苦。在母亲节、父亲节、三八妇女节,我们也利用助教活动将感恩教育进行到底,请妈妈和宝宝一起做亲子灯笼。父亲节那天,孩子们可以画出自己的父亲,让母亲写下对父亲的祝福。

3.幼儿园家长和教辅应该怎么做?

做一个好的家长助教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案例。一中三班“交警叔叔”安全活动的指导老师是杨洋的父亲,他是一名交警。

活动中,杨洋的父亲身穿交警制服,向孩子们讲述了他的工作知识。然而,孩子们无法积极参与活动,因为他们很难理解枯燥和抽象的专业知识。

案例二:宣萱的父亲是一名中学体育老师,他在二班组织了一次健康活动“勇敢的我”。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活动,面对微笑的宣萱父亲,孩子们“放开”了手脚,活动一发不可收拾。宣萱的父亲急得满头大汗。

案例三:一班正在开展一项健康活动“医生有大本事”。玲玲的妈妈是医生,她把孩子分成六组,打算给每组一个听诊器,让每组玩听诊游戏。但是当玲玲的妈妈从自己的工具箱里拿出听诊器时,她发现自己只带了五个听诊器。

突然,玲玲的妈妈不知所措。家长助教是直接进入课堂参与教育活动的家长,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然而,从上述三个案例来看,无论是杨洋的父亲、郭瑄瑄的父亲还是玲玲的母亲都不能有效地完成助教的任务。那么,家长如何才能当好助教呢?第一,家长是积极的教辅,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伙伴,是幼儿园的重要教育资源。

家长应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和优势服务幼儿园教育教学,积极支持幼儿园家长助教活动。比如接受老师发出的“助教”邀请,或者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工作特点自荐。

第二,“两个认识”很重要。1.了解教辅班孩子的特点和能力。家长要了解幼儿教育,了解教辅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

比如中产阶级的孩子,主要是用具体的形象思维。杨洋爸爸在讲解关于交警的专业知识时,不妨结合图片、视频和自己的行动,把抽象变成具体,从而调动孩子的主动性。2.了解幼儿园活动的特点。

陈鹤琴先生曾说:“儿童生来活跃,靠游戏生活。”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家长在组织活动时要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牢牢抓住孩子参与活动的“心”。

比如宣萱的爸爸,不妨用一种游戏化的语言来介绍活动:“我是小爸爸,你们是大儿子。今天,小爸爸就带你去冒险。”在冒险游戏的吸引下,孩子会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活动中。

第三,要做好“三个准备”。有些家长对当助教有些顾虑:组织活动时说什么?孩子会听自己的话吗?如果组织一塌糊涂,那该多丢人啊!其实家长不用担心。只要你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设计和组织活动,灵活运用有吸引力的教学方法,就一定能牢牢抓住孩子的眼球,让孩子围着你的“指挥棒”行动。

做好知识准备。家长要提前储备教辅人员教学活动中涉及的相关知识,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教学前要设计好活动计划,考虑好计划实施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想好应对措施。最好提前告诉班主任活动组织流程,征求老师的意见,熟悉和完善活动。

3.做好物质准备。家长要打好准备之战,同时准备好物质资料,提前充分准备好教辅活动中需要的资料,避免需要时手忙脚乱。

为此,家长要了解班级的孩子数量,如果需要分组进行活动,要考虑每组所需的材料份数,避免出现情况3的情况。第四,多方面丰富助教的经验。一方面,家长可以通过家长园地、班级论坛、网络等方式,了解他人作为助教的收获,尤其是一些活动组织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从而为自己当一名助教。

另一方面,家长要多参加幼儿园开展的各种家园活动,了解新的教育理念,学习幼儿园活动的组织特点和其他家长作为“教辅”的成功方法和经验。5.及时反思自己的助教活动。做完教辅,家长要及时反思总结自己组织的活动:哪些环节是成功的,哪些环节是失败的,孩子为什么感兴趣,下次要注意什么等等。

最好把自己的经验写出来,发布在班级的交流平台上,为自己当好助教,也为以后别人当助教提供参考。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幼儿教育不是一个家庭或幼儿园就能完成的事情。”

家长助教活动不仅调动了家长这一重要的教育资源,也为孩子的学习注入了新的血液。家长要充分发挥教学助手的作用,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真正实现家与家之间的有效互动。

4.开展家长助教活动对孩子有什么好处?

我园连续五年举办“家长进课堂”活动,效益不言而喻。首先,父母的职业很多,包括医生、法官、飞机制造商、英语老师等等。在这些方面,家长各有所长,让孩子在与孩子分享的过程中掌握更准确、更全面的知识,这是其一;其次,幼儿园每个班的老师都是固定的,也可以通过家长走进教室让孩子接触到不同的教育认知,让孩子有更广阔的体验和认识;再次,教辅的父母更有利于宝宝,给宝宝自豪感,拉近彼此的关系。

希望能帮到你。

5.老师如何总结幼儿园家长分享的教辅活动?

幼儿园不仅仅是孩子学习的地方,也不是家长学习科普教育的地方。其实很多家长的知识也是我们儿童机构需要学习的。

这其实是一个向家长介绍幼儿教育的原则和原理,传递教育经验的过程。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育任务,同时分享教师的教育经验。幼儿园应该是孩子、家长、老师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地方。

家长教育资源丰富。作为教师,只要充分挖掘这些教育资源,利用它们为教育服务,就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家长助手”是一种新型的家园共育,其成效完全取决于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和强度。

所以,通过各种渠道形成家长意识,是做好“家长助教”的前提。因为,只要家长充分意识到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幼儿园的事情,并形成相应的共育观念,就会积极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家与家之间更紧密的联系,为家长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可以让家长在“家长助手”中好的方法和经验对其他家长起到促进和激励作用,这是发展“家长助手”的关键。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非常重视家园与家长的密切联系,努力营造家园共同关心孩子成长的良好氛围。

发现并利用父母的特长来教育幼儿。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伙伴,家长助教是幼儿园教育的补充形式,是搭建家园互动平台的有效手段。

通过这种家长助教活动,扩大了家长的工作范围,深化了家园合作的内涵,让家园双方在信任和尊重的氛围中互帮互助,相得益彰,进一步增强了幼儿教育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