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是《安娜卡列尼娜》中的重要人物,她为什么要卧轨自杀呢?

1、安娜受不了她对别人的虚伪。

社会化就是虚伪:虚伪是成人世界规则的一部分。不可能每个人都像《皇帝的新衣》里的小男孩那样说话,那等于把所有人的脸都撕掉。人不虚伪,社会不能容忍;人们不能容忍虚伪(当他们意识不到的时候,自我意识是痛苦的)。安娜是特别的,而卡列宁也对人类的虚伪深感痛心。她关于轮椅上的老夫人的故事,其实和Anna的故事是一致的。安娜死前,她学会了一种称之为“第二视力”的技能。在马车里,一对夫妇坐在她的对面,好像他们彼此相爱。然而,安娜一眼就看穿了。

2、生存是无尽的痛苦。

欲望和情感的满足是人类生存的重要任务。欲望可以狭义地理解,亲情不仅是爱情,还有伦理亲情、亲情、友情等。然而,这些往往成为欲望的羁绊和约束。与欲望纠缠在一起,互相撕扯,结果往往容易导致生存的无聊。对安娜来说,赢得了儿子的抚养权,赢得了离婚的权利,合法嫁给沃林斯基就意味着胜利?她真的能幸福吗?在安娜看来,人生的痛苦注定是无止境的。但她有预感,这肯定不是一个好结局,也不会有好结局。她处于一种无休止的悬疑状态,对未来充满了怀疑和恐惧。伴随着对存在的厌倦,虚无感开始逐渐蔓延并渗透到其内心世界。既然生存是虚无和无用的,那么再折腾又折腾又折腾,是不是很有趣呢?其他人可能有精力和兴趣去折腾,但安娜不想。一旦“死亡”这个词跳出来,它就一直在安娜的脑海中跳跃。

3、激情滋生毁灭。

精神层面的安娜总体上是乐观的,充满激情和活力。在沃林斯基眼中,安娜似乎有一种多余的活力渗透在她的整个身体和心灵中,违背她的意愿,有时在她的眼神中,有时在她的微笑中。但不幸的是,一开始,这种活力被压抑了很长时间,直到她遇到沃林斯基,才产生出来,释放出来。这种产生和释放可以说是不计后果,甚至不计后果。托尔斯泰对安娜生活的描写细腻而真实,让多愁善感的读者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