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没有真正的山海之旅?
既然山海经的广告如此受欢迎,玩家都有点击下载的欲望,为什么国内团队不做一款真正的山海经手游呢?下面说说我个人的看法。
(一)受众太少
山海经的手游广告里,坤的出镜率特别高。为什么广告公司非要给坤穿小鞋?
主要是知道的人多。其实《山海经》里还有很多奇怪的山神,比如齐土、觉茹、xěng xěng(x和ng x和ng)等等。
问题是大部分人都没有认真看过《山海经》,对这些动物毫无概念。游戏要想让玩家认识这些动物,形成概念,就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花费一定的精力,比如剧情文本、动画、竖图设计、CV等。这些都是成本,最后玩家也未必买账。
对比三国题材,只要提到吕布,所有玩家都知道这是第一个戴着孙悟空帽子的勇士。游戏策划不需要刻意引导玩家,甚至可以在玩家认知的基础上进行深度创作。
所以《山海经》的主题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美好。
(B)应重新规划数字系统。
山海经早期的广告基本都是这样的,就是“我不小心犯了一个错误,但是我进阶成了一个野兽”“我不小心吞了xxx,成为了所有服务的第一”。
玩家看广告很酷,但是游戏实际上可以这样设计吗?所以设计玩家玩游戏要靠变异。氪有什么用?氪金就更不用说了,咸鱼一下子翻盘后的游戏内容是什么?我怕不是一天两天没内容玩然后删游。
现在的手游恨不得把一点攻击力砸成10份,就是为了留住玩家,让他们夺金。如果把山海经广告里的这一套做成游戏,分分钟开启数值策划。
这并不是说广告里的山海经手游不能做了,而是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必须大刀阔斧的创新。创新需要大量的试错和打磨,可能一年都没试过,连游戏项目都没了。
时间不等人,就用已有的,验证过的值,二三月换个皮。不好吃吗?如果是你的老板,为了利益你会怎么选择?
这一期就到此为止吧。如果读者有什么想法,可以留言讨论。
山海经的手游还是蛮多的。比如最近上映的《山海经》,叫蒸汽朋克《山海经》,但最后不是蒸汽朋克,也不是《山海经》,差别很大。
前段时间流行的lbs游戏《捉妖记》里也有妖怪,而且大多以山海经为原型。
其实国产游戏借鉴《山海经》是很常见的。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坤、大鹏,都出自《山海经》中的描写。
如果你仔细阅读《山海经》原著,你会发现它基本上是古人幻想出来的珍奇动物介绍书。随着历史进程,图纸被后人根据文字描述添加。在现代,这本书可以说是中国幻想和幻想题材的源头。
至于为什么没有专门的游戏,可能是因为它很破,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我曾经希望有这样一款游戏。
没想到现在就有了,而且是在测试阶段。
我看了视频,游戏画面很好看。安卓测试,因为我是苹果,所以测试不了。
就是你说的山海经的游戏,里面包含了上古神兽和凶兽,世界观很棒。很有可玩性。
游戏的名字是代号:西让。Taptap一搜就有,安卓可以等着测试。
因为山海经没有经过市场的检验。你可以看看现在有能力做出好游戏的这些大厂的游戏。其实所有的游戏都是经过市场检验的,能赚钱的,他们才这么做的(说的好听点叫借鉴,俗称抄袭)。
就像你投资别人一样。一个计划很有创意,但没有先例。事实证明,市场喜欢这种项目,容易赚钱,而一切没有先例的东西,从零开始,会让你损失惨重。剥皮者不用太多钱就能赚很多钱。你会投哪一个?
Tx通过超越暴雪等大厂成为“第一”、“游戏公司”,证明了这个套路的正确性。别人不学也能赚钱吗?
什么?你是说玩家?14亿就差那几十万吗?玩家是什么鬼?
梦见山海还可以,但是工作室太多了。
说实话,一是你没那个水平,二是你可能赚不到钱。
最近网上有很多这样的评论,夸腾讯家事业大,财大气粗,人才多。只要他们愿意,只要他们愿意,他们可以用钱砸一款媲美甚至超越国外顶级3A大作的游戏。
做梦?腾讯没有真正可以媲美世界级工作室的游戏制作技术,更不可能做不赚钱的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腾讯不做,其他厂商也不会。
无限定律呢?也是真正技术实践的作品。
工作勉强及格,也是有人探路,游戏比较简单的时候。
现在如果要求国内厂商真的做一款以山海经为题材的游戏,自然不可能是换肤页游。开放的大地图,丰富的生态系统,复杂的地形环境,更不用说剧情游戏机制了。
现在国内有现成的作品可以复制——《方舟:生存与进化》。
这个游戏不是很好,不是很复杂,机制很容易模仿。为什么不抄呢?
我连复制成品的技巧和勇气都没有,还想做一个全新的山海经游戏,于是就有了像幻想山海一样的再次换肤游戏。
我对国产游戏的要求很低,也不指望做出什么像《黑色神话》那样震撼人心的作品。
就算真的有人能做出进化完全靠吞咽的无脑手游,我也佩服。比如去年的“食人鲨”。
可惜没人做,换皮无脑简单多了,也更赚钱。没必要想。
山海经游戏确实存在,但是还在内测,我也玩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