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的冬季习俗是什么?快回答
1.冬季至日
古代至日非常重视冬季。古人认为冬季的至日是混乱和复苏的机会。庆祝仪式自汉代以来就一直举行,并在宋代达到顶峰。至日冬天的前一天被称为小至日或小冬天,而至日冬天被称为长至日或大冬天。冬天过后的第二天,至日被命名为至日。节日的第三天,几百个官员互相问候,你却不听政府的。第三天,人民关门,学生放假。民谣里说“冬天的至日大如一年”,所以旧社会利津、夏津等地也叫子年、小年,和春节差不多,只是没有拜年。在济南、济阳、浮山等地,政府像过年一样庆祝,文人墨客也互赠贺片。莒县士大夫阶层举行招待会,称为“消寒会”,画了一张“消寒图”。邹城画了九九画,同时亲朋好友互赠温暖的用具,农家子弟则玩“占村”“打瓦”的游戏。少年开始学武,称之为“观冬”,但没有互相祝贺的习惯。据说孟子死在冬天的至日上,村民们非常悲伤,所以他们取消了庆祝冬天至日的仪式。山东其他地区普遍有学生拜老师晚辈拜长辈的习俗,农民有祭祖的习俗。临沂民间认为,冬季的至日是给死者送寒衣、修房屋的日子。家家户户用火纸裁衣服,在墓前焚烧,再添土。莒县在祠堂祭祖,仪式非常隆重。崂山县的老习俗,冬季至日分为两天,第一天叫做
“鬼冬”,祭祖,吃饺子;第二天被称为“人类的冬天”,我们吃包子。临沂、历城、临朐等地的女子,习惯回娘家。青云和武帝从这一天开始窖菜,女人开始做针线。邹城开始建造地窖,编织席子,纺织纱线。日照民间传说如果冬天的至日上,云与日出相遇,云与日落相遇,那么来年将会是一个好年景。根据冬季至日的日期,即墨人在月初、月中或月末预测当年冬季的冷暖。民谣说:“冬冻头牛,冬暖中,冬冻尾鬼。”
2.腊八节
12月8日是腊八节。古代没有正规的腊月。晋朝以后,十二月是腊月,所以十二月八日叫腊八。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在此出家为道。为了纪念释迦牟尼,北宋东京(开封)的所有寺庙都在这一天举行佛浴,并制作七宝五味粥,称为腊八粥,又称佛粥。后来人们也做腊八粥,甚至朝廷也做腊八粥作为礼物送给官员。在山东各地,腊八节吃腊八粥是很常见的。德州的腊八粥是用八种五谷果做成的,其中一定要有枣,象征好运。腊八粥的枣是“早”,栗是“劲”,就是早点努力,争取明年粮食丰收。要把腊八粥做的更稠更黏。粘性是“连”的谐音,寓意年年丰收。黄河口开垦荒地,家里有个新娘。腊八用黄米和红枣做饼,称为“吃碗饼”。即墨把腊八节当作农民的节日,据说取自“七人八谷”,是对山谷的纪念。
腊八节是隆冬,天气寒冷。俗话说“腊八腊八,冻死叫融化。”旧时邹平等地的地主要等腊八节才能对长工表示善意。当他们离开时,他们献上了一些腊八饼。
度过下一年
腊月二十三是祭灶日,俗称“小年”,又称小年、小年、小年节。这一天送灶神上天说事,叫送灶,退灶,醉。
灶台的祭祀是在23日晚进行的。胶东地区的灶神画像贴在正房东边的灶火墙上。两边各有一副“天说好话,回宫求好运”的对联,是“一家之主”。祭祀时放上蜜饯瓜果和一碗面汤,然后烧香磕头,放上老灶神?脱下来烧了,就是把灶神送上天。做饭的时候加点谷草杂粮喂喂灶王爷的马。以前有
俗话说“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在山东,通常是男人祭灶,但在恩县、博平,是女人领着孩子烧香拜灶。旧炉子?烧了之后,有的有了新灶?当时有人贴到了除夕,所以对联上有“二十三上天,正月初一下来”的字样。
祭祀用的炉子里经常会用到又甜又粘的食物。常用蜜瓜和枣,临朐也用羊枣和柿饼,威海用糯米糕和小蜜瓜,无棣、恩县、博平、招远、日照加小米糕或枣糕,意为粘灶王爷的嘴,防止他说上帝的坏话,或使灶王爷的嘴甜,只说好话,所以成武等地称之为这个。有人在灶门口放些酒糟或酒,称之为“醉生梦死”。
除了蜜饯瓜,有的供品是饺子,意思是“在饺子里起起落落”,有的是面条,有的也是煮马,用稻草做的鸡,让灶王爷骑上天,一路顺风。祭祀结束后,将举行告别仪式。一家人跪在灶王爷的雕像前,一边磕头一边焚烧灶王爷的老雕像和一匹纸马。老人同时喃喃道:“灶王爷,你上天吧,多说好的,少说坏的,五谷杂粮都带上。”急需生孩子的人读到:“腊月二十三,灶王爷去西天,好话少说,马尾上带了个胖小子。”这样甚至会把灶神送走。淄川、招远等地有辞灶后占卜的习俗,即悄悄出门听人预言吉凶。
辞掉后厨,据说神仙上了天,万死不赦,一个穷苦的民间,此时结婚,这叫“乱年”。古代称大寒后10天,不禁止结婚。现在大部分农村人都是年底结婚。
4.除日之外的年份
腊月的最后一天除了白天,腊月的晚上叫除夕、大年三十、大节夜、大庆典等。,民间称之为年夜饭、年夜饭。除夕零点是两年的分水岭。俗话说“一夜连两年,五小时分两年。”
除日之外的活动很多,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响(放鞭炮),二是红(贴春联),三是火(点灯守岁)。
5.春节
春节拜年的习俗由来已久,至今仍经久不衰。首先是家庭拜年,在一个家庭中,晚辈给长辈拜年,同辈之间互相拜年;后来的拜年是给未服五服的长辈拜年;最后是远拜,给五福的长辈和亲友拜年。以前拜年要磕头,现在一般只打个招呼。商人不仅要打招呼,还要祝贺对方富有。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要给他们压岁钱。临清的第一天,男人和已婚妇女参加拜年。男女分开,先拜长辈,再拜家里所有的长辈。这被称为“全家新年祝福”。之后,族长带领他们到不同姓氏的寺庙和祠堂里拜神,这一年被称为“村拜年”。最后,村长指挥全村人在村里的十字路口互相拜祭,解决往年的纠纷和恩怨。这一年被称为“拜年和团结年”,运城等地有“在春节乞讨很长时间”的习俗。起床后,孩子们默默地拥抱着臭椿,唱起了《臭椿王,你长粗我长,你长粗做料,我长穿衣服》。而邹城则有夯鼠洞的特殊习俗。第一天早上,他用面棍捣鼠洞,说:“戳,戳,戳,十只老鼠九只瞎,一只不瞎,要我来戳”,以保证粮食安全。
第一天禁忌很多,地点也差不多。在莒南,禁止推磨(年前就封了,初五才允许用磨),禁止提水,禁止扫地,禁止打人骂人。而临沂则避免花钱,包饺子,吃肉,捣蒜。怡园初夜不点灯。据说如果你点亮一盏灯,老鼠就会泛滥成灾。第一天破事是胶东各地最忌讳的。万一打碎了东西,你要拿着棋子,不要回头,不要说话,径直走到井边,把棋子扔到井里,否则你就是“主凶”。有的地方打碎器物后,念“岁岁平安”的吉祥语来破解。第一天煮饺子,破了不能说“破”,要说“挣”。该店春节时同时吃饺子和蒜,因与“蒜”同音,改名为“怡和料理”。
春节期间的娱乐活动在山东人中极为普遍。秧歌、龙灯、舞狮、旱船、武术表演、球类运动等形式多样。正月初二到十六,曲阜城有鼓楼门会,孔庙开放。会上有花鼓、盲调等地方戏曲表演,有民间艺术表演,有卖玩具、烟花、鲜花、炸糕的商贩。14号是这个会的高峰,农村很多人进城赶会,俗称“赶访会”。为了观看会上的热闹场面,孔府的夫人们在孔府大门内侧的墙上搭建了一个平台和棚子,挂满灯笼并装饰上五颜六色的灯笼,并在平台临街一侧挂上竹帘,以供观光。
6.元宵节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因是节日食品而得名。元宵节的主要活动是看灯,所以也叫灯节。道教称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的中元、下元为三元,属于天地水三官的生日。人们一般习惯称之为正月十五,或称之为十五。曲阜、邹城、泗水一些地方把正月十五叫做“小年”、“小年”。“十五”计划是继春节之后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在城市和农村仍然广泛庆祝。
山东的灯笼种类繁多,各有特色。胶东、鲁中、鲁西南习惯用豆粉、玉米粉做生肖灯笼。根据家庭成员的生肖,每个人都有一盏生肖灯,在节日的夜晚用盘子点燃。据说谁的灯亮的时间长,谁的寿命就长。有些人制作所有的生肖灯笼,寓意是消除疾病,使人兴旺。此外,它是一个代表十二个月的农历灯笼,用于祈祷每个月的农作物、水果和蔬菜的丰收。门口做狗灯笼,牛棚马棚做牛灯笼,鸡舍做鸡灯笼,水箱做金鱼灯笼,客厅所有地方做荷花灯笼,桃子灯笼,娃娃灯笼。乳山等地制作“守望者”灯,形似老人,肩上扛着各种农具。节日的晚上,家里的男孩子们点燃它,送到打谷场的中间。烧出来后,家里的长辈根据烧的情况预测当年各种庄稼的丰歉。在一些地方,元宵节晚上,人们插上灯芯,装满食用油,然后庄严地点燃。据说从灯芯燃烧后的形状可以获得各种“信息”。如果六月灯的灯芯烧成米粒,就预示着小麦会有大丰收。据民间传说,元宵节的灯是吉祥的灯,可以驱走邪灵,消除一切疾病。于是人们经常拿着灯看对方的脸,也看房子里里外外的每个角落。诸城的习俗和胶东相似。不同的是,女主等家人睡着后,拿着面灯一个一个看肛门,说:“豆粉灯,豆粉灯,看一看,别招虫。”据说这样可以预防肠道传染病。
元宵节,一些地区的庙会非常热闹。费县的玉皇庙会在元宵节举行“赶车”仪式。驾队由八面彩旗领衔,随后是锣鼓、高跷、旱船、舞狮。进寺烧香祭祀,载歌载舞。终于,春天的“春鸡”开始陆续播种,他们高高兴兴地回家了。曲阜、邹城、泗水交界处的尼山,是孔子的诞生地。正月十五有孔庙庙会(又称“孔庙会”、“孔庙会”),持续三天。会场设在尼山孔庙前。大多数参与者是年轻的妇女和儿童。有卖玩具和小吃的小贩,唱戏和其他文化活动,经常有成千上万的人赶去开会。滕州的元宵节“玩花”更是引人入胜。人们用铲子来搬运熔化的铁,并把它撒到树林里。柴树银花,飞珠溅玉,让人拍手称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