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有很多学生不想学英语。关键是他们对英语不感兴趣。因此,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英语课程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把学习变成学生自觉、自愿、快乐的事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小学英语教学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要有趣,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古往今来,凡是在教学上有所成就的老师无一例外:他们的课让学生着迷。
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持久的兴趣,促使学生不断处于一种更好的学习状态,使他们乐于学习英语,善于学习,懂得学习,在学习中忘我。因此,课堂教学方法必须不断更新,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开展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实践热情,加强对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将学生的兴趣转化为参与实践的动力,并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保持这种兴趣,从而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新课标要求的任务?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
一,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与学是一对矛盾。作为矛盾双方的代表,教师和学生如何和谐相处,对完成教学目的至关重要。孩子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更“亲老师”。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就对这个老师的课感兴趣,非常重视。他们愿意努力学习这门课程,从而取得优异的成绩。这种现象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吧!另一方面,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个老师,就因为自己的逆反心理,不愿意学或者不愿意学这个老师的课。这种现象也是大家都有的。因此,教师要深入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情绪的变化,时刻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你不仅是学生眼中值得尊敬的老师,更是学生们可亲的知心朋友。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缺点不能批评,可以听之任之。就是批评和表扬都是为了同样的目的去爱他们。所以,批评的方式比批评本身更重要。让他们不伤自尊,人格不受侮辱。让他们发自内心地感受到老师的批评是真诚的爱,真诚的爱和帮助。这样,师生关系才能融洽,感情才能和谐,学生才能兴致勃勃地学习。
第二,用“趣味活动”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1,课初游戏,鼓励学习热情。
每节课开始时,学生虽然进了教室,但注意力可能还在课堂上。
在大厅外面。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采取各种形式的课前活动,如轮流唱英文歌,说绕口令,回答英语单词,用动作说单词,猜谜游戏,报数等。比如让学生唱一首英文歌,然后用2、3分钟表演日常生活场景对话。目的是让课堂教学从一开始就贴近学生生活,充满轻松愉快的英语学习氛围,通过大家的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这些活动也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游戏活动。用活动创造语言交流,让学习过程变成语言交流能力的训练,既锻炼了听说能力,又调动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并有效地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
2.上课玩游戏,促进新知识的吸收。
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新讲授的部分。如果学生对新讲授的部分有兴趣地学习,对师生来说,完成这节课的任务会事半功倍。
比如教数字的时候,我让一个学生背对着我在前面,然后我用手指按着他的后背,让他猜数字是什么,用英语说出来。把书本语言变成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想说的话,可以更有效地激发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学习和使用英语。
3.课后游戏是课堂教学的锦上添花。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下课前5分钟左右,学生更容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为了让学生始终保持饱满的情绪,让每节课都有始有终。我设计了一些竞赛游戏,让教学活动达到另一个高潮。
第二,抓住时机渲染英语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小学生幼稚,无所顾忌,敢说敢做,有强烈的创新和求异欲望。所以一定要因势利导,不要为了一味追求课堂纪律而挫伤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用抑扬顿挫、语调丰富、幽默、诱导或悬念,用丰富的表情和手势组织课堂教学,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轻松的教学环境。在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生能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学习中,自然敢用英语大胆发言,积极思考,不断产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展示自己的能力。新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有关,所以我们应该适当地把课堂变成他们的活动场所,让他们自由地展示个性,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自然地逐步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第三,教学方法要灵活,充满趣味性。
单一的教学方法令人生厌。再好的方法,如果经常使用也会失去魅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的兴趣,巩固学生的兴趣,教师应该认真学习教材。根据初学、巩固、复习等不同的教学内容,不能采用相同的方法,这就需要教师付出心血,不断探索和追求。在教学上,这应该是老师大有作为的地方。
比如教颜色词。有的老师就是教几个字,然后就忘了。然而,一些老师把单词做成卡片,让学生做游戏,如开火车、摘苹果、画彩虹等。,分组比赛,色彩教歌。这样学生学得又快又好,也锻炼了自己的观察能力、敏感度和集体观念。两种做法,两种效果,前者枯燥,后者过瘾。在学习单词的时候,我们也可以使用直观教具,比如教脚球。我们指着足球说,“这是什么?这是一个足球。足球,又是足球,足球的声音、形状和含义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里。以后他们看到足球,会脱口而出足球,足球,不用中文翻译做中介;教词汇也是教思维。如果复习词汇,可以做“猜”如复习贝尔、足球、钢笔、书、汽车、吉普等名词。我们可以把准备好的小物件、图片、模型放在讲台上,让学生先看一看,然后放在讲台下面,偷偷把一本书放在准备好的大袋子里,然后拿出来,用学生学过的句型提问:
t:我的包里有什么?学生猜一猜,答一答。
这是一个足球。如果答案是错的,就说出来。
t:不,不要问另一个学生。
t:这是什么?学生猜一猜,答一答。
这是一本书。猜对了。老师鼓励学生说。
t:是的,你说得对)如果你学会了聪明,你就可以更进一步。
t:你很聪明。
然后再换一个继续。诸如此类,不仅复习了单词,还熟悉了句型,练习了听说,学生们并没有把学习当成一种苦差事,而是怀着浓厚的兴趣参与其中。
在教句子的开始,可以举行一次听力比赛,看谁先说出句子,谁读得好。然后单词组句比赛之类的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这比老师一遍一遍讲,学生一遍一遍读要好得多。
教学课文可以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体裁和内容,采取多种形式,如模拟对话、扮演角色、讲故事、讲主旨、换人物、对话变叙述、叙述变对话、即兴口语作文、配图说话、写句子等。这样,死教材就会灵活运用,学生就会有学习兴趣,有更多的机会使用,效果就会好。
英语语法规则,用词差异,发音规则,经常让学生困惑。有鉴于此,教师可以编造一些公式帮助学生记忆,降低学习难度,温暖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告诉初一学生“be”的用法,记住公式:我用am,你用are就是跟着他,她,它。你用复数表示什么?之后都用的是。再比如职业,可以这样编:我是医生。她也是一名医生。我们是医生。我是老师,她也是老师。我们也是老师。诸如此类。只要老师经常吸收,多积累,勤总结,公式就会源源不断地涌入,教学就会变得有趣。
第四,让学生制作教具,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
对于初学者来说,直观教学尤为重要。由于条件限制,学校缺乏必要的挂图,所以作者开始让学生自己画。教学中要用到的图片是提前一周安排好的,要求用彩色笔画在白卡纸上,然后把图片所表达的单词和音标写在纸的背面。为了方便以后保存,我对纸张的大小做了统一的规定。一周后,一些“作品”被用在了教室里。这样一来,学生们对课后制作图片很感兴趣,都很期待自己的“作品”在课堂上出现。画画的意义已经超越了画面本身。它让学生感到成功,这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愿意来上英语课。此外,画画还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开发智力,让学生先熟悉将要讲授的新课,达到预习的目的。真是一举两得啊!
五、自编短剧,调动学习积极性。
学习要“学以致用”,尤其是英语学习。我们应该让学生在学完英语后说英语。为此,在每堂课中,作者都花大约五分钟时间让学生在讲台前表演他们自己的教科书戏剧。具体方法如下:上课前,当天值日的两个同学用英语做值日报告。内容包括:星期、日期、出勤、天气等。(没有学过的项目可以适当删除)。然后,这两个值日的学生,或者他们邀请另外两三个学生表演他们在课前安排好的短剧。剧情可以根据所学课文的场景,也可以自己创造场景,但台词一定要用所学的类型。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复习旧课,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创造,是对语言的灵活运用,从而加深对新学习内容的理解,最终达到“学以致用”。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帮助学生在笑声中复习,巩固旧知识,避免了让学生窒息的质疑复习方法,但效果远胜于后者。这一点笔者深有体会。一些学生毕业后仍然坚持英语课上的五分钟表演。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值得一试。
六、开展竞赛活动,调动学习兴趣。
小学生主动性强。比如可以把日常口语练习语言改成比赛语言;问答可以来个“快答”;学习拼单词,有“单词王”大赛,还有写作大赛、猜谜语大赛、窃窃私语大赛等多种形式;不如用积分的方法给予鼓励。课堂上适当的竞争,学生愿意参与,愿意争第一,愿意学习,调动了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英语学习,兴趣第一。教师应因时、因地、因人创设多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景,从而增强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学生的语言能力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其英语学习兴趣的影响。很难想象没有兴趣如何培养交际能力。因此,作为英语教师,一方面要教给学生语言知识,使他们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事半功倍。只有这样,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才能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