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甲骨文,什么是甲骨文书法?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文字,又称“文琪”、“甲骨文”、“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字”。作为汉字的早期形式,它是中国王朝最古老的成熟文字,首次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它属于古汉语,而不是其他语言的古代或原始语言。
甲骨文发现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殷墟,是商代(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年。
甲骨文有一种对称而稳定的模式。准备书法三要素,即用笔、完字、作曲。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来看,甲骨文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更加严谨和系统的文字。汉字的“六字”原则在甲骨文中有所体现。但是原图和原话的痕迹还是很明显的。[1][2]
甲骨文是商代(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年。
2017 165438+10月24日,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入选《世界记忆名录》。